太原府的童贯,已经做好了再次西逃的准备。
郭药师战死,童贯彻底丧胆,只觉得河东路已经糜烂至此,他不能将这一条命丢在这里。
他的打算是向西逃到石州,从那里渡过黄河,进入到永兴军路,只要回到关中,以他童贯当年在西军的威风,不就是回到家了么?
至于蔡攸,童贯不打算带这个累赘,又骑不得马,干脆留在太原府与城共存亡吧。
但是蔡攸旁的本事没有,盯人的本事却是有的,他也清楚,自己和童贯带到河东路的河北兵马皆不可信,以童贯的作风,肯定是要逃走的,那么自己也得跟着。
这俩人一较劲儿,太原知府张孝纯顿时怒了,怎么,当老子是个摆设?他也命人私下里紧盯着童贯和蔡攸的一举一动。
张孝纯本就对童贯和蔡攸很不满,但童贯毕竟头上顶着个河东路宣抚使的名头,你蔡攸只不过是河北路宣抚副使,鸠占鹊巢算什么?
蔡攸与他老爹蔡京一样,都是锦衣玉食惯了的。蔡京有一件事极其出名,大观三年也就是十余年前他第一次罢相被贬杭州时,半路上想吃鱼,就问渔夫鱼价几何。
渔夫说一文钱一条,蔡京顿时气得发昏,说我何曾吃过如此贱的东西。
所以童贯和蔡攸到了太原府,仍旧摆出朝中高官的排场,衣食住行样样精致,让张孝纯心生厌恶。
他与王禀关系不错,毕竟王禀虽是武将,但为人谦和知文,两个人搭配着工作做得相当不错。结果童贯一来,不但夺了他的权势,还要打压王禀,张孝纯更加气愤。
前几日收到战报,说王禀在马关城失陷,张孝纯只以为这位朋友战死了,大哭一场为之祭奠,对童贯的怨气也越来越大。
十月底,史文恭兵进太谷县,正式冲进了太原府,吴用、秦明、史进、鲁智深等诸将,则合兵一处,从寿阳县西进。
两路大军齐发,童贯得到消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手下收拾行囊,随时准备逃走。一直密切关注的蔡攸也开始收拾行李,于是太原府一众官员,也纷纷效仿。
但童贯终究没能及时逃走,因为驻守太谷县的折可求,面对着史文恭的大军,非常干脆果断地投降了。
府州折家对大宋朝不可谓是不忠心,从大宋朝立国之初,但凡是西北对辽国、对党项的战事,折家几乎从未缺席。
大宋朝给的优待,是折家可以世袭府州知州,但府州同样损失惨重,每一个家庭几乎每一代人都有青壮跟随出兵战死,然而大宋朝廷却屡次要求出兵,完全是一付涸泽而渔的态度。
前次朝廷要平定方腊,赵官家难得没有调动折家兵马,但折可存还是尽起本州青壮,凑了一万余人,主动请求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