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契丹汉化(2 / 2)

许贯忠与王伦商议出来的“汉胡杂居”,在城市内,每一里、每一保都有契丹人,而且契丹人少,汉人多,没有单独的契丹人里或者保,更不可能有坊。

契丹人不得自己聚落为村,而是与汉人混居,一般不超过一个村庄人口的三成,且家族多被拆散,分散在临近的多个小村庄里。

不会种地无所谓,允许契丹人将土地承包出去,想要养牛羊,官府也支持,税赋也按照辽国制度,征收实物税。

总之许贯忠也遵从契丹人的习俗,但是燕山府举办的“吏员考试”,则是用汉文,官府一应文书、律法、政令,皆用汉字。

故而不少安稳下来的契丹人,便开始主动学汉语,习汉字,而许贯忠又搞了个奖励,凡能书五百汉字的契丹、奚人,皆可免部分税。

又在各里、保、村等,组织识字的汉人,开设短期的识字学习会,不分人等,都可以来学习。

耶律大石眼看着同族兴高采烈地学习汉家的一切,而燕山府只需要支付少量钱粮,就有至少一半的契丹人主动换上了汉家的服饰。

耶律大石很无奈,偏偏他又没有立场阻止,因为他就是辽国唯一一个契丹进士,汉文化素养比大部分梁山头领们都要高。

真可恶啊!

许贯忠拿出的另外一个“汉化契丹”的武器,是史料和传说。

契丹人的祖先,被追溯到了秦汉时期,属于鲜卑人的一支,又跟建立后周的宇文部有些牵扯。

宇文部自认为是炎帝后裔,实际上算是匈奴遗部,那就是夏朝之民了。

总之,许贯忠组织了一批文人,宣扬契丹也是炎帝子孙,与炎黄子孙的汉人是亲戚,是秦汉时期分家的同族。

这让耶律大石更加气愤,却找不到理由反驳,契丹人又不记史,辽国虽然有史官,也没办法对本族的来历进行详细的考证。

于是掌握了话语权的许贯忠,就这么继续在燕山府推行着各种汉化。

很快就有一部小册子从河北的印刷作坊大量印刷后传到燕山府,并成为了契丹人学汉字的课本教材。

耶律大石也看过了,这个小册子写的很有条理,契丹族源脉络,遵循本族传说,辅以中原王朝详细的史料,做了大胆的推测和断定。

看完之后,耶律大石也动摇了,毕竟炎帝后裔这个名头,他也舍不得不认啊!

这就是王伦与许贯忠等人商议的民族政策,尊重对方的优良习俗,恶俗则引导改变,建立相对公平的制度,不刻意区分民族。

大约是耶律大石表现“良好”,快到年底时,一项新的任命下达,耶律大石出任燕山府推官,负责协助许贯忠进行本府的法律制定。

耶律大石便将烦恼抛开,尽可能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为自己那些主动汉化的族人们追求更多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