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黄河枯水期,朝廷在大名府境内修了两条铁索的渡桥,又顺便加固了黄河大堤。
赵佶这一路北行,看到最多的便是由河北行省布政司组织的、各府县百姓参与的各种工程,修路还是其次,挖掘水塘、疏通沟渠、修建堤坝,甚至还有青壮被组织了围杀野兽。
在信都县外,赵佶甚至看到了不少成排的暖棚。对此他也是相当好奇,唐斌便主动领着去参观。
这是从原冀州农学堂改名为河北农学堂的教授们带着学生们搭设的示范暖棚,以土坯筑墙,以木为梁,上面铺设茅草、稻草编织捆绑的厚厚草席。
暖棚入口有一间小屋,可以烧火,烟气则通过预埋在土墙附近的陶瓷排烟道,对暖棚内部加热,如此便是冬天也可以种植一些非时令的菜蔬。
这种暖棚大宋皇室也有,只是布局不似这般简单粗陋,赵佶嫌暖棚里太闷太脏,却被唐斌拦住,询问了教授和学生们许多问题,比如每日需烧多少石炭,多久可以收成,售价大概多少,获利几何?
这些信息他都要上报给王伦的,如果河北农学堂试验成功,说不得就要向整个北方推广,故而唐斌也懒得理会赵佶,仔细询问后,便请教授们年前上报布政司,将这个好消息呈送陛下和朝廷。
赵佶这一路北行,与其说是他被迫旅游,不如说是王伦命唐斌巡察地方,将他顺手带上。
一直走到雄州,看到了王伦所设的宋北伐燕云英烈祠,官府还派了十户百姓勤打扫,护卫大冢,赵佶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羞愧之意。
但他没有任何动作,既不肯拜上一拜,甚至连拱手都不愿意,唐斌怒视一眼,只觉得这样一个生性凉薄之人,活该被我梁山夺了天下!
气愤的唐斌干脆带着赵佶直奔易阳府归信县城北门,雄、莫二州已经改组合并为易阳府,那里仍旧悬挂着童贯那颗干瘪的人头。
赵佶被迫下马,身后的马车上悬挂一面“和乐公”的大旗,有随行的官兵不断大声吆喝:“和乐公巡视至易阳府!”
赵佶的身边很快围满了行人和商队,不少闻风赶来的城内百姓,迅速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
赵佶看着童贯的首级,微微叹了一声,面色如常。有个百姓壮起了胆子,大声问:“和乐公,你做官家时,可知道俺们河北百姓如何煎熬么?又担心辽兵南下,又要发愁朝廷各种苛税,你在龙床上睡得还安稳?”
赵佶和善地笑了笑,回到:“我如何不知百姓艰苦?但彼时辽国尚强,燕云未收,我夙兴夜寐,一心图辽。幸皇天护佑,新朝光复燕山三府,兵强马壮,不惧胡虏;更兼圣天子在朝,众贤云集毕至,华夏众生有望矣!”
人群顿时迸发出了欢快的笑声。
唐斌突然觉得,当初自己应该再坚持一下,若陛下同意了自己的意见,哪怕背上毒杀皇帝的骂名,他也愿意为子孙搏个未来!
难怪王伦时不时要痛骂赵佶一番,遇到这么一个厚脸皮、不知羞耻为何物的皇帝,杀又不好杀得,当面骂了说不定还是个唾面自干的主,真难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