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第十二间店(1 / 2)

闪闪发光的他。

钟翠竹的老伴儿姓李, 两人膝下有一双儿女,大儿子叫李金树,小女儿叫李金桂。

从大路走过来, 找路遥的三个中年人就是钟翠竹的儿女和女婿。

钟翠竹挖笋压断了腿, 进城看诊后腿上就打了石膏。

在医院住了几天, 她就吵着出院, 先住到儿子家, 没两天她又闹着想回镇上。

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都劝, 劝不住,只好又请假送她回来。

回城的路上, 几人还在商量怎么解决老太太养伤期间, 家里的伙食问题。

老父亲常年行动不便, 家里大小事全靠老太太张罗。老太太如今腿上打着石膏, 不良于行,指望不了老头儿照顾。

李金树和李金桂原来商量了两种方案,一是轮流出一个人来照顾两老。

钟翠竹并不是往后都不能动了,至多将养两个月, 麻烦也就两个月的事,分担下来一家一个月。

只是家里都有孩子上学要照顾,工作不说多繁忙体面, 直接请假一个月也不好向领导提。

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又提出第二种方案——两家拿点钱一起在镇上找个合适的人照顾两老两个月。

城里请护工比较贵,在乡下至少便宜一半,做饭捎带照看两个老人,四五千花币就能请到人。

只是放两个不良于行的老人在老家, 又请外人照顾, 多少有点不放心。

他们原打算确定请人照顾, 优先找认识的人,再在家里装上监控。

商量到最后,请人照顾的方案几乎拍板。

方才到了家里,邻居过来闲聊,听说社里有户人家从城里回来,家里全是工作机器人,还提供租借服务。

李金树和李金桂有点意动,这才特意过来看看。

路遥直接将三人领到待机室,近二十台待机的机器人像士兵一样安静的待在待机舱里。

李金树、李金桂和李金桂的老公老刘自诩见过世面,也被这场面惊到。

目前市场上他们所了解的机器人是比较传统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某些大型商场的用餐区有服务机器人,但是相当笨重且机械,完全无法与路遥展示出来的机器人相比。

路遥用简单的语音指令唤醒二号厨房机器人白糖糕和待机中的清洁机器人柠檬水,指示他们向客人展示技能。

柠檬水的程序里有租借小店的地图,他很快循着地图找到家里的清洁用具,开始扫地。

白糖糕则进入厨房,手脚麻利地做出三菜一汤。

用的都是家里现成的食材,一荤一素一汤,外加一锅香喷喷的米饭,整个过程耗时四十分钟。

李金树和李金桂夫妇看得目瞪口呆,盛情难却之下,还坐下来尝了尝白糖糕的手艺。

李金树扒拉着碗里的蒜苗炒腊肉,连连点头:“这味道比餐馆也不差了。”

李金桂吃得慢一点,微垂着眼帘,询问路遥:“店里还有其他类型的机器人吗?功能全面一点的那种?”

租借小店的厨房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展示出来的智能程度远超三人的认知,不过机器人毕竟是机器,相对而言功能比较单一。

厨房机器人只会做饭,清洁机器人只会做打扫,农用机器人只会干农活,综合下来看,感觉还是不如请个阿姨。

李金桂脑子里灵光一闪,不知从哪里得到灵感,兴许是电影,她想会不会有那种专门用于护理病人的机器人。

路遥沉吟片刻,点头道:“店里暂时没有专门用于护理的机型,但是可以调货。”

李金树和老刘对视一眼,不怪他们惊讶,乡村这么闭塞的环境,调货过来怕是相当费时费力。

不料下一秒,面前的小老太太就道:“店里没有实体机型,不过我们有全息体验服务。要不要试试?试用后确定有需要,我联系同事直接调货过来。”

路老太太容颜苍老,业务能力还在。

几位客人却没有注意到她的措辞,注意力完全被前半句吸引。

全什么息?

什么体验服务?

李金树和老刘只当听了个笑话,这小老太太骗人不打草稿,又或者是把线上3D展示错说成了全息体验?

他们虽然生活在十八线小城市,网络如今那样发达,要了解前沿技术的发展并不难。就算有的领域开始尝试投入全息投影技术,那也不是烂大街的大白菜,随意在这种乡野小镇就能看到。

开了那么多店铺,什么神魔鬼怪没见过,路遥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战战兢兢的新人店主,不害怕锋芒毕露,也不担心被人盯上。

无神之地对路遥的限制太严苛,科技是她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开局已经处处是劣势,她不打算掩藏机器人技术的锋芒,反而要竭尽所能凸显它们的优势。

无神之地约束的应该不只是她而已,这样的世界,唯一能制裁她的除了不断流逝的时间,或许也只剩下人类世界自己构筑起来的复杂关系网,世俗舆论或法律。

而她正经开店,手续齐全。

就算持有目前世界最顶尖的机器人技术,有心人想算计,没有实打实的证据,短期内也无法把她怎么样。

路遥假装没有看出几人有意无意展现出的轻蔑和嘲弄,和气地起身,引三人回到待机舱室。

待机舱室是路遥家的堂屋,空间是所有房间里最大的一间,整整齐齐摆放着崭新的机器人,靠左边的墙壁一侧有一扇小门,进来就是一间厢房。

厢房的一半空间布置成了迷你全息投影场地。

路遥推门进来,从门边的柜子里取出三幅眼镜递给李金树三人,顺手按下投影启动按钮,调试出提供体验的护理型机器人。

路遥示意李金树和李金桂夫妻戴上眼镜,空房间在三人的注视下搭建成疗养院病房的模样,刚开始只是墙壁、病床、简易储物柜、隔帘、陪护椅,不知什么时候耳边出现了疑似痛苦的呻吟声,怪异的味道充斥在鼻子里。

窄小的床上躺着神情麻木的老人、失去行动能力的人,穿着统一制服的护理机器人就在这时登场。

三人的表情由刚开始地漫不经心转为讶异、震惊,逐渐成了失去管理的状态。

体验时间并不长,连投影场景搭建在内不到五分钟,李金树、李金桂和老刘几十年的认知都被完全颠覆。

从全息投影区出来,李金桂就问:“调货要多久?”

路遥:“马上联系,大概晚上八点能到。”

李金桂惊讶不已:“这么快?”

路遥一本正经:“不用这么惊讶,我们有专门的调货渠道。”

李金桂朝身旁的李金树看了一眼,又转头看向路遥:“租借的话,费用怎么算?”

路遥了解过桐花镇的行情,请短工干活,男人两百花币一天,女人一百五十花币一天。

社里似乎还有郭嘉提供补助的项目,请村人干活,大多是种植和收割农作物的工作,一般是十花币一个小时。

这种活计有季节性,并不常有。

租借小店里的机器人性能优越,可惜店址落在乡镇,基本没办法拿到正常工作薪酬。

不想过分压低机器人员工的价值,又想尽力促成第一单租借业务,路遥纠结片刻才回答:“护理机器人是店里的高端机型,租借价格比其他机型略高,租借费用五十花币一小时。不过小店刚开业,正在做活动,首次租借打五折,限租三日。假如租得时间长,我做主给个打包价,首租结束,可以再以三百元一天的价格租出,租用期限二十天。”

李金桂猛眨眼睛,又给身旁的两个男人递眼色。

不能说便宜,但以他们刚才的体验来说,其实也不贵。

只是算下来又比请人工贵,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划算。

李金树沉吟片刻,指着旁边待机的白糖糕和柠檬水问:“它们的租借价格是多少?”

路遥:“都是二十花币一小时。”

路遥说完都痛心,以桐花镇的整体经济发展来看,机器人的租借价格毫无性价比。

但是以路遥所持有的机器人的性能来说,这价格跟白送没什么区别。

李金桂和李金树到外面商量,老刘还在待机室晃来晃去,主动攀谈道:“这种智能型机器人网上都没有卖,你这里怎么这么多?”

路遥:“不是网上没有,应该是你没找到渠道。不过就算你费尽心思找到渠道,也绝对没有像我这样敢零租的供应商。”

老刘觉得老太太说话潮得过分,细想又没有任何破绽。

就算不去仔细了解,也有常识,这种携带高新尖技术的智能机器人,价格绝对不可能亲民。

李金树兄妹商量了几分钟,李金桂又进来把老刘叫了出去。

路遥心里从来没有这样没底过,想着这一单怕是难成。

又过去约十分钟,李金树在门口朝路遥招手。

等小老太太迈着小碎步麻利地走近,他笑着道:“我们商量好了。三百一天,租用一台店里的护理机器人,先租三天,合适再续租。另外再租借一台厨房机器人,每天早中晚去家里做饭,总计四个小时。”

路遥无声叹气,狡猾的城里人,专门欺负小老太太。

路遥坚持道:“首租三日,护理机器人二十五花币一小时,厨房机器人十花币一小时。三日后,护理机器人以三百花币一天的价格租出,租用期限三十天。厨房机器人以二十花币一小时租出,租用期限无限。”

就算这一单做不成,也不能在这里让步太多,不然以后邻居都来讲价还价,那就烦死了。

不知道为什么,僵持了一阵,李金树兄妹点头同意了路遥的方案,只是坚持先租三天试试。

路遥松了口气,不管租三个小时还是三天,只要有人做先吃螃蟹的那个人,对租借小店来说就是好兆头。

说得无赖一点,她现在并不指望这间店能赚多少钱,但需要推进店铺的经营进度,以寻找完成任务的线索。

一般来说,大型器械租用都需要交付一定比例的押金,然而以机器人的购入价格作为参照,就算只要十分之一,普通人也没魄力拿出来,反而很赶客。

路遥只得又借魔神大人的光,拿用祂指骨做成的笔起草了几份不同条件的租借凭据,再植入到待机机器人的运行程序里,如此就是带有强力约束的隐形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