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第十二间店(1 / 2)

阿司匹林。

租借小店周围四下都有人户, 有户人家和苏老太太比邻,家里原是四口人,最近多了一个老太太。

老太太叫余秀兰, 八十多岁, 原来是独居。

大约一周前, 余秀兰被邻居发现昏倒在厨房, 清醒后就没办法正常行走了, 腿脚失了力气。

老人最怕就是卧床, 无法自理。

余秀兰膝下有四儿一女,现有两个儿子住在镇上, 一儿一女在外打工, 还有一个儿子早年病亡, 走得比老娘还早。

余秀兰半瘫后, 急急忙忙叫回儿女。

她没办法站立行走,往后吃饭穿衣、乃至上厕所、洗澡都要儿女照料。

几个儿女聚到一处,商量几天,最终决定轮流照看老人。

老太太在每个儿女家住一个月, 一年轮两次多就过去了。

前些日子,余秀兰就搬到了路遥家隔壁。

病死的那个儿子的媳妇改嫁,仍住在镇上, 也就是余秀兰现在住的这户人家。

儿子虽然死了,儿媳妇也改嫁了,但下面还有两个孙子。

路遥时常看到坐着轮椅的老人一个人坐在地坝上,一坐就是半天。

这会儿隔壁传来争吵,路遥听了一阵, 顿感一阵无力。

天气不好, 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蔽, 风还大。

余老太太想到坝子里坐,可以看到路上的行人和外面的田野,视野总归是宽敞一点。媳妇不准,说她昨晚在外面坐得太久,着了凉,半夜一直咳。

老太太闷得慌,偏要要去坝子里坐。

但家里几个人都不准,也没人来帮她推轮椅。

余老太太骨架大,个子高,八十来岁高龄,体重还有一百二十斤。

平时坐在轮椅上,上上下下需要两个人推,不到两米的距离,对她来说犹如天堑。

过了一会儿,老太太的孙儿心软,费了把力气把她推到坝子里。

……

傍晚,路遥沿大马路遛弯。

余秀兰在公路上方跟她打招呼:“老路,没去老年活动区啊?”

路遥摇头:“那边坝坝风大,我又不喜欢跳舞,不如在公路上转一转。你一个人啊?”

余秀兰八十高龄,面上却不像大多数老人那样皱皱巴巴,皮肤反而挺光滑,像是被撑开了一样。

她嗓音有点嘶哑:“都出门玩去了,就我出不了门。”

路遥:“想出门,喊你媳妇、孙子推你啊。”

余秀兰摇头:“一个两个吃了饭就跑,哪有时间推我?我坐一阵,吹吹风,等他们回来送我进屋,一天就过去了。”

路遥在路边站了一会儿,见余秀兰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犹豫再三,提了一句:“你要是想在路上走一走,借你一台机器人,推你逛一圈,不收钱。”

余秀兰有些惊讶,本不该答应,但她实在太想到路上走一走,低下头嗫嚅一声,答应了。

路遥回家,指示待机的护理机器人阿司匹林到隔壁接余秀兰,推她到路上转一转。

余秀兰第一眼看到阿司匹林有些骇住,银白色的机身,又瘦又高,偏还穿着人一样的衣服,面容如刀削斧凿一般,方方正正。

阿司匹林和白兰是同一种机型,属于技术和程序都趋于成熟的一款护理机器人,不然也不会在星域大量投入使用,连贯岛也批量引进。

余秀兰半是战战兢兢半是期待地被阿司匹林推出门,她不想被家里人知道,遂指示阿司匹林沿公路往下推,再转个弯,往肉兔养殖场的方向走一段,路上有大片的油菜田。

早些日子还是金灿灿的油菜花,转眼全绿了,过段时间要开始种玉米了。

余秀兰的视线掠过翠绿的油菜田,投向远处山巅,望到天边灰橘的云层,眼底漫上一层热意。

人啊,不能不服老。

老了就像田里的杂草,没用还烦人。

暮色一层一层落下来,余秀兰招呼阿司匹林送她回去。

机器人沉默,却充满安全感。

他不反驳她,不贬低她,坚硬的金属脸孔上也不会出现不耐烦的神色,余秀兰的内心一阵久违的平静。

那个傍晚发生的事情,余秀兰没有跟家人说,路遥也没有说。

三四天后的一个傍晚,余秀兰在自家坝子里冲着路遥家呼喊。

路遥从二楼的窗户弹出头,问:“什么事?”

余秀兰腼腆又兴奋地说:“我想租借阿司匹林,想到公路上吹吹风。”

路遥倒也料想过这种走向,赚这种老人的钱多少有点亏心,但不租看着也可怜,她迟疑片刻,答了声:“马上过来。”

余秀兰有个老人机,没办法扫码,只能按指纹。

办好租借手续,余秀兰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塑料袋,卷了一层又一层,拿出藏在里面的钱,递给路遥一张五十面值的花币。

她算首租,享受五折优惠,一个小时二十五花币。

余秀兰心里有些可惜,首租优惠只能享受一次,她不敢租太久,就划拉了一个小时。

……

阿司匹林成了余秀兰和路遥的秘密。

余秀兰住在路遥隔壁的时候,隔个五六天就租借一次阿司匹林。

每次都是傍晚,家里无人,余秀兰像浮上水面换气的鱼儿一样,叫阿司匹林推她到田间野地放放风。

不过这件事到底没有瞒多久,一个月过去,余秀兰要去另一个儿子家住。

那天搬家,余老太太的二儿子来路遥家租走了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