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年时间(2 / 2)

这十几年时间里,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28年,已经放缓了的基础交通建设,在这些年,又重新解开了限制。

用电的高铁,轨道交通,在电力几乎相当于不用钱的情况下,

在各个城市内外,铺得可以说是密密麻麻。

这铺开的过程中,自然是有一些运力浪费的。

但对于居住在城市乃至乡镇中的人们来说,

高铁和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愈加有公交车的感觉。

不光是票价便宜,班车相比从前也多得吓人。

而同样是因为需求,

高铁的速度上,这些年再有了巨大的提升。

虽然每小时上千公里的超级高铁依旧未曾出现。

但到43年,运行中的高铁,均速基本到了六百以上,有些特快高铁的速度甚至能够达到八百每小时。

同时,

在官方的有意识推动下,智能驾驶技术也覆盖的很快。

而在智能驾驶技术覆盖之后,脱离人直接控制的情况下,大部分汽车都能够顶着限速跑,堵车都大概率成为历史。

而交通技术的进步,

也直接改变着整个城市的面貌,

人们的居住区域开始有了一些明显的去中心化的趋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工作地距离一公里和距离三十公里,乃至距离六十公里,通勤时间差距都没有太多的时候,

人们对居住区域显然有了许多更发散一些的要求。

可以说,整个华国,都在持续发生着巨变。

……

同一年。

在五万平米的立体农场得到初步成功过后,

负责立体农场相关项目的团队,在得到了同意建设更大范围立体农场的批复。

不过,这一次,更大立体农场的建设计划,推进的速度比当初要再慢了一些。

因为,上面在同意建设更大范围立体农场的时候,

还要求,负责的团队,在这次建设过程中,

尽量减少建造过程中使用的人力,尽可能增加机器,智能机械在建造过程中的占比。

为之后进一步扩大立体农场的建设占地面积,摸索出一条可行的路线。

最终的目标就是不光是在立体农场的日常运行中,

在建设中,也要做到,‘多用电,少用人’。

此外,

当年,还有个好消息。

那个当初上面同意,更加离谱的‘智慧村庄’实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众研究人员带着一批建设人员,在大西北找了块当初的荒地,

搞了十几年时间,真得把当初畅想的‘智慧村庄’搞了出来。

这个村庄占地面积不大,也就和那个立体农场接近。

从天空到地面都是全封闭状态,地面上就零星几栋房子。

他们这十几年的实验重点,也不在这些房子上。

而是在这整个全封闭的‘智慧村庄’上,

这个封闭的,像是一个倒扣在荒地上的大碗的智慧村庄内部,

通过一系列设备,能够做到恒温恒湿,

温度可调节,风力可调节。

可模拟白昼黑夜,能够模拟日出日落,能够模拟雨天风天。

在这个小小的智慧村庄里,天气也能够完全受人控制。

虽然实现这些,每时每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但恰好,可控核聚变能够支撑这种狂想。

当然,现阶段,这种‘智慧村庄’还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

更多只是和航天航空领域有较深的合作。

但对它的未来,许多人都相当抱有期待。

时间,就这么流逝下去。

然后,44年,45年……

一直到了48年。

这一年,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之后的第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