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上的赵军被清军清理干净,和托便令周勇带领手下,猛冲台阶,支援城门处阻挡王彦出城的绿营兵。
控制城楼后,城上的清兵又不断射下羽箭,让已经冲进门洞赵军攻势一滞,尽被城下的绿营兵挡了下来,出不了城。
这时的北门,王彦领着一千多名赵军,猛冲挡在门洞处绿营兵,城上的清军又往下猛冲王彦的赵军,局面顿时陷入焦灼之态。
如果这是平时,赵军能与同等数量的清兵战个平手,王彦肯定会倍感振奋,但现在他心里却是十分焦急。
城内赵军大乱,将校全失,清军很快就会从其它方向入城,如果不能早点杀出去,他们必然会腹背受敌,最后全死在北门之下。
两军混战,短兵相接,王彦拿手的鸟铳战法,也失去了发挥的空间,只能勉强压制一下城上的箭雨。
时间慢慢流逝,局势对王彦越来越不利,他已经底牌尽失,没有别的力量可以用来扭转战局。
城楼上,和托默默注视着城下的战斗,不由得对王彦提起了几分兴趣,他原以为王士衡不过一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是善于出谋划策的谋士,没想到他统领兵马的本事也不差,满洲人敬畏强者,今赵应元已死,他便对王彦生出了招降之心。
王彦等人在城下苦战,却冲不垮挡路得清兵,内心正焦急之间,身后赵军却又突然大哗,原来是从其他城门进城的清军,赶来支援。
一时间,赵军腹背受敌,失败已在眼前。
以前的王彦会觉得自己战死,也是无关紧要的,可是现在的王彦却不会那么想。
他认定自己是汉族历代先贤选中的人,他肩负着常人无法理解的使命,所以觉不能轻易的死在这里。
一瞬间,他心里的不甘,化作满腔悲愤,使他双目通红,使他疯狂的砍杀身前清军,他的揭斯底里,使得清军都一阵动容。
“王士衡!降了吧!”看着不停挥刀乱战的王彦,和托脸上露出惜才之色。“你们汉人不是有言,识时务者为俊杰吗?战到此时,你已经尽力了!”
王彦冲在众人之前,左右砍杀,可他毕竟不是战将,不善搏杀,若不是刘顺等人拼死护着,恐怕早已身赴黄泉,对于和托招降之语,他充耳不闻,只是用手中战刀猛烈挥击,倾诉着他的选择。
那青州秀才钱一枫身中一箭,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裳,听闻和托之语,又见王彦漠然回应,却突然耻笑道。“尔等蛮夷,岂能理解我中土英雄,只闻识时务者为俊杰,却不闻舍生取义,杀生成仁乎?”
和托闻言,顿时脸色一寒,清军入关以来,汉族大员降者无数,整个北直隶、山东,都没有遇见像样的抵抗,一个青州却已经折损了他两三千人马。
他好意招降,王彦不予理睬也罢!
城下一小卒居然还敢耻笑于他!
若汉人,人人如此,他大清岂敢窥视中华。
一时间,他思绪复杂,也不在言语,皱眉看着城下厮杀。
随着入城的清军前来支援,王彦的处境越发艰难,他带了的一千五百多名士卒,已经死伤大半,而剩下的兵士又被清军分割,他自身也已身中数刀,无力再战。
可赵军虽然处于绝境,却无一人乞降,中华从来不缺乏汉奸,可也从未缺少过敢于死战的勇士。
城上,韩昭宣看见这等场面,看着一个个倒下的赵军士卒,心里却没有得胜的喜悦,他不禁问自己,富贵荣华是否就真的那么重要,是否现在的一切,就真是他想要的一切。
不觉之间,韩昭宣内心生出了一丝愧疚,居然让他鬼使神差般扶着墙朵,带着一丝哭腔向下喊道:“王士衡,我两榜进士,朝中大员,我都降了,你一介举人,何苦丢了性命!”
“我与尔,道不同不相为谋!”王彦被众人护在中间,听闻城上有人喊话,一脸决然地回道。“大明朝有投降的首辅,有投降的进士,有投降的将军,却不会有投降的举人王彦。”
悲壮之气随着王彦的回答,在众人中迅速蔓延。
“我青州秀才钱一枫,不降满清!”
“我青州霍士杰,不降满清!”
“我沧州刘顺,誓死不降!”
“我陕西王威,于尔等建奴决一死战!”
“我等愿随公子共赴黄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