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陈永华(2 / 2)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3063 字 5个月前

王彦身子一震,没想到陈鼎居然自杀了,他心里不禁一阵伤感,这时他调整情绪,拍了拍陈永华的肩膀,“明敬兄的气节,令人敬佩,必然史笔留芳,复甫不必伤怀,至于落榜之事,大可来年再战。如果复甫没有别的安排,我可以推荐复甫先入国子监学习一段时间,复甫以为如何?”

陈永华闻语,脸上露出喜色,他家乡被清兵占据,父亲自尽,家产被夺,老家肯定回不去了。

本来他从家中逃出,是准备就近去投郑成功,但朝廷开设恩科的消息传过来,他便改变主意,来到广州参见科举,没想到却没有考中。

眼下他盘缠用尽,正不知今后该怎么走时,王彦要推荐他入太学,他自然立马答应,“晚生愿意进入国子监求学。”

王彦点点头道:“现在天色也晚了,我还有些事情要问复甫,不如今夜就到我府上住下如何?”

陈永华点点头,王彦让亲卫给他让出一匹马,然后翻身上马,府邸而去。

回到府上,亲兵们各自回了营房,王彦则带着陈永华一起用餐,吃完之后,就把他带到书房,脸色沉重地说道:“方才在集市上,复甫说钱贵银贱,一两银子只能换七百文钱,是怎么回事?”

中原缺少白银,铜也不多,历代都靠从日本进口,大明朝廷是银两与制钱并行流通。

在一般情况下,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的制钱,但自从张居正改革以来,朝廷不在收实物,国家赋税改收白银,农民只能以谷帛易钱,然后去银庄兑银缴纳。

这刺激了经济的流通,但也使银的地位提高,加上国家度支和大宗交易多用银,造成民间少银,但百姓又需要银子来交税,所以往往造成银贵钱贱的局面,也就说是一两银子兑换一千文,实际上往往是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文以上。

王彦对于银贵钱贱的情况到是知晓,但对于银贱钱贵的现象,却是第一次看见。

广东福建一地,在明代因为耕地比较少,要养活那么多人,就必须另寻出路,所以出洋做贸易的人比较多,在明代南洋已经有了大量的汉人。

就是因为人口的流动和贸易的频繁,所以使得年纪轻轻的陈永华对于这些问题比较敏感,他几乎没怎么思索,便回答道:“广南之地,现在成为大明对外贸易唯一的出口,大批的物资从这里运往南洋,换取了大量的白银流入,银一多,自然就贱了。”

“物以稀为贵!”王彦一点就透,他突然脸色一变,“那不是等于银子的价值,在降低吗?”

如果现在银子是一两兑换七百文,那岂不是说,王彦现在的资产,一下缩水了三成。

陈永华道:“其实问题还要复杂一点,大量白银流入的同时,大量的物资又在流出,一面是白银价值降低,一面是大明内部因为物资流出,而使物价上升,肯定会造成一些问题。”

王彦似乎有些明白过来,“这就是朝廷当初禁海的原因之一么?这样的问题,复甫可有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