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一个承诺(1 / 2)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3088 字 5个月前

屋里一下安静下来,隆武看着王彦,眼神复杂,而王彦却是一阵沉默。

他脑中想了好一阵,想着如何才能说服隆武,半晌后,才目光直视道:“陛下,臣所求者,自然是驱除鞑虏,恢复汉室,天下太平,大汉昂扬向上,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隆武微微皱眉,混浊的眼睛眯起来看着他,冷冷道,“君臣共治?就算卿现在这么想,可今后还会这么想吗?若是部将逼卿取而代之,怎么办?”

人一旦身处高位,掌握的权利越大,就得对更多支起你权利的人负责,许多事便身不由己,隆武作为帝王,自然能够看到这一点。

王彦最后走到哪一步,除了他自身,还取决于他身后一大票人的诉求。

王彦感觉到隆武对他说词并不满意,或者说并不相信,他微微沉吟一下,然后正色道:“今后之事,臣不能向陛下保证,但陛下的担心,也是臣警惕的问题。”

隆武听他这么说,没有一味的强调没有二心,枯瘦的脸上认真起来,听着王彦继续说道,“想要君臣共治,并不容易,制度易建,人心难改。历经蒙元之祸,加上本朝二百多年皇权独大,臣之所求,难上加难。这不紧紧是改革制度,限制皇权,加强臣权,唤起士人阶层对天下的责任,还需要教他们怎么来适应这套规则,只有大多数认可之后,才可能实现。如果臣谋逆,自身不遵守,其他人怎么会认可,部下自然上行下效,所以臣对此十分警惕。”

宋太祖黄袍加身后,整日却闷闷不乐,又担心部下被黄袍加身,陷入一个循环,最后用杯酒释兵权,以一套以文制武的制度,来解决他的担心,但这也给宋留下了诸多问题。

明朝的制度从成祖之后,就很少改变,而同样的制度,在成祖时能五伐漠北,远渡重洋,而到了现在却要走向灭亡,这其中的原因,便是人变了。

隆武微微点了点头,制度只是辅助,中国历代其实主要还是人治。当人们熟悉规则,并且认可规则后,制度才能发挥他的作用。

王彦的想法与史书上的权臣并不相同,他追求的似乎是一个长久的治世,革除历代弊端,心中有张载一样的情怀。

如果一定要从历史找一个人与王彦比较,隆武马上就像到了一人,新朝的王莽。

史书记载,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于公元八年,代汉建新,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如果成功,必然名垂青史,可惜最后失败,遗臭万年。

隆武抬了抬手,忽然让王彦起来,再次坐到龙榻边,盯着他道:“卿想成圣?”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著《左传》上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