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治二年,四月底,声称要在一个月内,将西军赶出川南的豪格并没能如愿,他的大军陷入川南已经四个多月。
孙可望进入川南之后,还是老一套,他知道士绅不喜欢他,所以也没打算让他们改变对他的看法,他的态度就是每占一地,大族豪绅不论好坏,全部杀完,粮食银钱作为军资,田产直接分给当地贫民。
这样一来,他获得了足够的军资,让他能将战事进行下去,同时又获得了一定的民意基础,使得他能够立足。
虽然民间对于孙可望的风评很差,掌握话语权的士绅将他形容成杀人魔王、西匪头领,但是普通的穷人对他到不是特别反感,毕竟能分田地,况且孙可望也有他的一套主张,“抵抗鞑虏,杀尽不平,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建立太平之国,使耕者有其地”。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一句话,道出了多少血泪。
古往今来,农民以及一切自食其力的百姓,无疑最渴望天下太平,希望社会秩序能正常,希望政治清明,能够公平。
身处在纷争的年代,清军、明军、金军、盗匪在四川大战十多年,百姓渴望太平,所以孙可望提出给予田地,杀尽不平,还天下一个太平,这样明确的政治主张,还是很具有煽动性。
这使得西军在川南占稳了脚跟,得到了不少底层民众的支持,让他们面对战力强劲的金军时,虽败不亡,金军攻占了城池,可是却无法肃清西军,形成金军占据城池,西军占据四野的局面,让豪格处处分兵不敢深入进攻。
豪格从川东撤兵,转而与孙可望争夺川西、川南,孙可望出于实力差距,主动放弃了对川西的占领,而是重点防守人口众多和相对富裕的川南。
战争之初,金军势如破竹,收取了嘉定州,可是当推进到泸州等地时,情况开始转变,金军围攻富顺已经一个月,期间,金军粮道不断的被袭扰,在正面进攻中也屡屡受挫,使得豪格的攻势有些乏力起来。
而在此时,明朝进一步向西南增加兵力,原本直属于湖广战场的两支精锐部队,开进了贵州,连王彦的亲卫部队克胜营也已经到了广西桂林。
豪格进攻川南,是为了将孙可望赶出四川,夺回他的胜利果实,可是现在却陷入相持阶段,夺取川南的目标恐怕无法实现,而密探报告明朝不断增兵,就使得他急躁起来。
四月底,豪格孤注一掷,留下偏师继续围攻富顺,命索尼领两万人马,绕道去攻打泸州,准备尽快结束战事。
谁知道孙可望见明军不断增兵,也急于击败豪格,他见金军久攻富顺不下,士气必然低下,而西军刚从何腾蛟手里换了一批军械,战力有所增强,他也打起了攻击金军后路的主意。
两支迂回的军队,在小道上不期而遇,大战一场,双方的目的都没有达成。
在这一战后,豪格无奈,只能暂时退回嘉定州,双方都意识到无法将对方赶出川南,加上明朝增兵带来的压力,两方的战火逐渐熄灭下了,进入对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