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西荷联合(1 / 2)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3391 字 5个月前

北京是明朝的首都,明军光复之后,呼吁还都的声音并不小,但是在王彦将皇帝迁回北京之后,这种呼声便基本停止下来。

大臣都知道,以眼下的政治局势,朝廷是不可能还都了。

王彦不愿意回北京,除了他的大本营在南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南方确实比北方更为发达,而且明朝推行的南进政策,关系到明朝赋税的增长,北京距离南洋实在太远,不便于明朝对南洋掌控和经略。

南京相比于北京,离南洋近了许多,但是消息从南洋传来,就算除去海上的时间,从广州快马加鞭至南京,也要小半个月的时间。

在得知荷夷毁约,大肆屠杀明人之后,王彦紧急召开议事堂会议。

南洋关系大明的利用,更加关系明朝官绅和商贾的利益,议事堂官员听说以有千人被杀,顿时义愤填膺,高票通过了内阁对荷兰开战的提议。

保护南洋的利益,对于京中的官绅而言,或许比统一天下,还要积极一些。

况且明朝刚光复旧都,实现了中兴,荷夷这个时候挑事,不是打大明的脸吗?

内阁得到授权之后,快马给两广总督陈子龙下命,让他做好开战的准备,并让东海水师一部南下增援,但同时提醒陈子龙,西班牙人可能已经到了南洋,让他摸清情况,尽早报告朝廷。

在等待南洋的消息时,南京朝廷也没有闲着,而是以很快的速度,处理了几个大问道提。

七月十五日,在王彦就任监国仅仅五日之后,太后便下懿旨,为八岁的皇帝,选了五岁的楚王长女为皇后人选,定下婚约。

次日,共治皇帝和曾太后,便在新任的北直巡抚高一功的护卫下,移驾北京城,还于故都。

在这件事之后,作为北伐战争的指挥者,王彦开始为所有参与战事,以为战事提供保障的后方官员请功。

这是一个相当繁杂的工作,因为此次出征,明军出动了三十余万马步军,不说士卒,单是有军功的军官,就数以千计,不过王彦只是负责给主要的将领定下奖赏,下面的将校则由兵部的官员统计,按着规定封赏。

王彦重点要赏的人是戴之藩、刘顺、王士琇、李过、刘芳亮、满大壮这些军中大将,尤其是戴之藩,作为东路军的统帅,他速破徐州,包抄河洛,可以说是军功第一。

早在当年戴之藩阵斩阿济格,趁势夺取南阳之战后,王彦就说要给他封王,但是戴之藩没有接受,因为那时异姓王只有王彦一人,所以他死活不接。

之后何腾蛟因复川封王,明朝异性不封王的祖制,便基本被践踏了,而有了何腾蛟的例子,戴之藩是如能如何都该封了。

这次王彦便表他为广陵郡王,至于其他人,想要封王,功绩却似乎差了一点点,所以李过、刘顺等人,则交给内阁商议,按着功绩给予不同的世爵的奖励,不过王彦告诉他们,只要灭了金国,他们也能封王。

戴之藩封王,在明军中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这等于告诉武将们,只要有足够的功绩,就有资格进位王爵。

一时间,这令军中士气大振,但也为后来的西进和南下之争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