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粮食危机(2 / 2)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4258 字 5个月前

他们赚着种棉的钱,交着种麦的税,各地方官府与当地大族勾结,只要他们交税,也没有多管。

各县上报给金国朝廷的说法还是本县三成棉七成麦,但实际上棉田的规模早已超过了七成。

这本来是天衣无缝的,长安的金国朝廷,从账目上查不出问题来。

不过到九月间,要交秋粮时,金国国内的粮价却一下涨了一倍,便引起了户部尚书虞胤的注意。

在虞胤看来,关中平原虽然出现大面积的改麦种棉的情况,但是随着玉米和番薯开始在金国推广,金国可耕种的旱地面积增加,玉米和番薯的产量,完全能够弥补种棉后,粮食不足的问题,粮价应该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品,可现在到了交粮的时候,粮食一下涨了一倍,那就说明粮食减少,有些不正常了。

作为户部尚书,虞胤对于金国麦子、玉米、番薯的亩产,都十分清楚,也知道金国水田、旱田、上田、下田的面积。

有户部记录的田亩资料在,他是能够大概算出金国粮食的产量变化,得出来的数据,就是粮食产量应该与去年持平。

一开始,虞胤以为是户部算错了,如果是那样,金国朝廷就该调整政策,增加麦田的种植面积,但是他让户部的官员将数目从新计算了一遍,却发现并没有计算错,粮食的产量应该与去年持平。

这让虞胤起了疑心,令人下去调查,没多久就知道了原因。

原来是有些大户将规定种麦的田地,也种了棉花,等到要交秋粮时,他们便从市场上购买粮食来交秋粮,自然造成了粮价的上涨。

对于他们而言,粮价就算涨了一倍,相对于涨到三倍的棉价,他们还是会大赚一笔。

金国的世家和军阀政治,让这些人在地方势力强大,朝廷收的税和粮食反正没少,虞胤也就没有发现问题。

长安以东二百多里的临潼县,坐落于渭河南岸,处于富饶的渭河平原上,有良田数万顷,他与渭南、咸阳是金国产粮最多的三个县。

九月底,豪格领着几名官员,在骑兵的护卫下,沿着渭河来到临潼县。

关中地区,整体而言缺少水源,不过渭河水系流过的关中平原,水源还是十分充足,是仅次于汉中盆地的膏腴之地。

豪格骑马驻立在渭河边上,渭河犹如一条玉带穿过关中平原,河岸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高大的水车,像后世的摩天轮一样耸立在岸边。

这显示了金国十年治理关中的成果和发达的水利设施,但是豪格的注意力并不在水车和渭河上,他的目光落在了渭河南岸的土地上。

算时间,在这个时节,渭河南岸应该是一片黄灿灿的麦田,入眼的该是随着秋风起伏的麦浪,入鼻的该是麦子的清香,但进入豪格等人眼帘的却是成片的棉田。

看见这一幕,豪格的身子不禁在马上摇晃了几下,后面的虞胤生怕他气得从马上坠下来。

“这是谁的田,朕要杀了他!”豪格稳住了身子,马鞭指着远处的千顷棉田,愤怒得眼睛都突了出来。

棉花对水源的要求较少,这里地处渭河边上,获得水源容易,必然是金国规划的麦田,但是却全部种满了棉花。

这么好的良田都被拿去种棉花,那其他的田地,就不用说了。

豪格坐下的宝马,似乎也感受到他的怒气,躁动的打着转儿,虞胤叹了口气,拿着马鞭拱手行礼道:“陛下,据臣所查,这一片都是孔相国的田产,另外永平王、还有韩相国的田产,也大多种了棉花!”

豪格闻语,脸一下涨得通红,孔闻褾是大学士,他根本不可能轻易杀掉,况且孟乔芳、韩朝宣这些人,也有田产种了棉花,他根本无法处理……

虞胤道,“陛下,这事孔相也未必知道,臣探知是孔相的家人,同县令勾结,把种棉的份额全都拿了过来,他们让百姓去种麦,结果百姓不服,也都偷偷种了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