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74章 人头粮(2 / 2)

担心知青们对生产队有意见,以后闹出矛盾,坏了自己的安稳日子,刘婧雪赶紧解释道,

“其实那些人头粮的工分标准,为什么会比实际分得的粮食多,大家只要稍微一想想就明白了。

毕竟那工分标准,只是针对有劳动能力的人,而生产队可是有不少不能下地的老人、孩子。

难道生产队不给他们分粮,让他们活活饿死,这可跟国家政策不符。

政府就是想要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不会像旧社会一样饿死人,才会定下人头粮这事的。”

“咱们都是下乡知青,上过学的,思想觉悟肯定要比村民们要高。

连那些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计较的村民,都对分出部分粮食给自己没啥关系的老人、孩子没有意见。

咱们做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更加不可能有意见了。”

郑建民连忙接过刘婧雪的话茬,“是啊,咱们来到这里下乡,户口到了这里,那就是一个集体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村民们给我们建了知青点,免费让我们住。

山里的出产、野味、柴火,只要我们勤快一点进山,也都是免费提供的。

你试试如果不是本村村民,就算是临山镇的,你进山扫货,看有没有抓你。

生产队对我们跟对其他村民没什么两样,甚至还更宽容一些。

毕竟村民们还强制要求上工,我们在非秋收时候,可是不强制上工的。

村民的工分,如果不满足人头粮标准,不也一样要补。

咱们总不能享受了人家给予我们的福利,又一点都不付出吧。

天底下可没有这样的美事。”

那些老知青纷纷开口道,“郑知青、刘知青,你们不用跟我们说,我们早就明白了。

只是那些新来的知青,还没想清楚,你跟他们说就行了。”

陈国庆、张平安连忙表示,“刚郑知青、刘知青说过后,我们也明白过来了,我们没有意见。”

“我刚才只是一时没想明白。

听你们解释了以后,我也明白了,我没有问题。”,冯春燕立马摇头,表示自己不敢有意见。

刘婧雪给他们吃定心丸,“其实350个工分标准,并不多。

咱们吃亏就吃在过来的时间太不凑巧了。

咱们五个,也就上了二十天工。

不过就算这样,工分最少的映春也有90个工分了。

东北这边4月到10月,都有活干,大概7个月左右。

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就只需要挣50个工分。

一个月可有30天,就算打猪草一天也有2个工分,只要不是天天不上工,怎么着也能凑齐350个工分吧。”

众人一听,都笑了起来。

张映春也笑着道,“听小雪这么一说,这350个工分,还真不算多。

就算是我这最没用的,一年下来也能凑齐,甚至还有不少时间能偷懒不上工。”

冯春燕苦笑,“若从头干到尾,那我也不担心凑不足工分。

只是我这才上二十天工,离工分标准差得有点远。

一下子要补这么多钱,手头有点紧。”

听她这么说,除了极少数人外,其它知青也都理解。

冯春燕的情况,她之前说过,对于她的处境,刘婧雪很是同情。

想了下后,刘婧雪道,“你不用担心,咱们才来这么些天,大队干部肯定知道,让咱们凑齐工分,不太可能。

他们肯定会有安排的。

等下我问问。”

听刘婧雪这么说,冯春燕感激地道,“小雪,真是多谢你了。

以你的工分,肯定是达标了的,还得麻烦你替我们出面问询。”

“不用这么客气,咱们一起来到这里,也是一种缘份,能帮忙的我肯定要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