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番外九(2 / 2)

他们这次的目的地是西欧的几个航空强国,在座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大多会说俄语或英语,但是欧洲的小语种就很少有人会了。

机械部特意从外语学院请来了几位小语种老师,给大家突击外语。要求众人至少要学会问路,不至于与大部队脱离的时候走丢了。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没想到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得多学两门外语!”一位看起来跟夏启航年纪差不多的领导感叹道。

“不收学费多学两门外语还不好!”另一人调侃道,“以后咱们这些人都是同学,也算是有过同窗之谊了!”

他们这个代表团的规模和规格都相当高,除了二机厂这种部属工厂,还有好几个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个部属研究机构以及军工厂的代表。

整个团里有将近三十人,这些总工院长主任的年龄都不小了,戴誉在其中算是最年轻的。

值得一提的是,戴誉还在会议室里碰到了一位半生不熟的人,首都航空研究院的董院长。

董院长见了他就打趣地问他研究生考试复习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在研究院看到他。

戴誉只说要先完成厂里的工作,打着哈哈混了过去。

在北京呆了三天,集中学习和开会,又将这次考察的主要目的交代清楚,这个代表团就登上飞机出发了。

“造了这么多年飞机,这还是我第一次真正坐飞机呢!”坐在机舱里,黄轩小声跟戴誉念叨,而后问,“戴工,你坐过飞机吗?”

坐过,但戴誉只能摇头说:“没坐过。”

既然大家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黄轩心里平衡了。

他们这一代的科研人员基本都没见过什么世面,不像夏启航他们,要么年轻的时候有过留学经历,要么参加过其他高访团。所以,人家那些老同志不但坐飞机的时候很淡定,下了飞机见到满满的异国风情时,也表现得十分坦然。

从机场到酒店的一路上,黄轩都扒着窗户张望窗外的风景,恨不得掏出照相机,将倒退的建筑都一一拍摄下来。

觑一眼身边闭眼假寐的戴誉,黄轩用手肘拐了他一下。

“你快看外面多热闹,这会儿还睡什么啊,回了酒店再睡也不迟。”大巴车等待红灯的时候,黄轩指着窗外的摊位说,“你看他们吃的那个看起来还挺好吃的,一会儿咱们也买那个吃。”

也许是觉得戴誉与自己都是土包子,黄轩在戴誉面前丝毫不加掩饰。

戴誉在飞机上没休息好,这会儿脑袋嗡嗡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无语道:“那是甜筒冰淇淋。”

“你咋知道?”

“……”戴誉,“报纸上介绍过。”

他们这次的行程非常紧凑,三个国家的三所大学,二十几家航空工厂,十来个研究所,要在一个月之内参观完。

任务十分艰巨。

不只戴誉在假寐,除了异常兴奋的黄轩,车上的大多数人都在养精蓄锐。

他们第一站抵达的是联邦德国。

到了德国接待方安排的酒店以后,领队又将所有人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短会。

“大家抓紧时间休息,今天开始就要进入战斗状态。临上飞机前,我收到了上级领导的指示,这次不仅要参观学习,也要为负责引进外国技术的谈判小组收集资料。”领队拿出几页纸的清单,交代道,“如果参观过程中遇到这上面的项目,我们甚至要代表国家去与对方谈判,商谈专利引进事宜。”

众人都默默点头。

他们这次的主要任务有三个,其一,考察西方国家的飞机制造和研究水平;其二,学习对方在航空企业现代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其三,探讨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关联生产的可能性。

对于戴誉和黄轩而言,最后这个第三点是他们此行的重中之重。

上级将二机厂确定为对外开放厂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他们自己寻找销路,甚至是寻找出路。

军方订货正在逐年收紧,只凭那点订货量是不足以支撑二机厂这么大的工厂维持下去的。

要想保证二机厂的科研投入不缩水,就得找到新的资金来源。

回到房间以后,戴誉和黄轩也临时开了个小会。

“之前厂里给咱们的任务是考察外国人的民用航空工业和航空副业。”戴誉摸索一下下巴说,“如果真如领队所说,可以与外方进行进口谈判,那么之后就需要多关注一下与咱们厂相关的产品了。”

黄轩往床上一躺,顺口说:“这不是题中应有之意嘛。”

见他没明白自己的意思,戴誉解释道:“厂里最新制定的发展策略是以民养军,所以有人跟厂长提议开设一个分厂生产大巴车和面包车。”

“嗯,我听说了,这个办法不错,卖车赚回来的钱可以当做科研经费,重新投入到对飞机的研制中,算是一个良性循环。”

“要想指望面包车和大巴车发家,那得形成规模,大量生产销售才行。”戴誉循循善诱道,“明明卖飞机比卖面包车更赚钱,你说为啥厂里不专心销售飞机呢?反正有几个机型已经对外开放了。”

“技术不行呗,好几个机型的技术还是国际上五十年代的水平。对外开放是对外开放了,关键是得有人买啊。”黄轩摇摇头,“只看人家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我就知道咱们跟他们有多大差距了。”

戴誉一抚掌,赞同道:“就是这个原因呀,技术不行!不过,虽然上级部门打算引进先进技术,但是既没说具体引进哪个机种的,也没说装备到哪个厂里,咱们可以主动给二机厂争取一下呀!”

黄轩蹭地从床上坐起来:“怎么争取?”

戴誉拿出一张纸,将他们厂的对外开放机种一一列出来。

“目前厂里有对外出口资格的机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直升机,二是运输机。其他机种暂不考虑。接下来我们要将目光集中在这两个机种,以及配套的机载设备上。如果能拿下其中一项的生产技术,就能让咱们厂的飞机制造技术水平从五十年代上升到七十年代,一次性跨越二十年!”

“用世界一流技术生产出来的飞机,出口到亚非拉地区,甚至是返销回欧洲地区,肯定是没问题的!”

黄轩一拍大腿兴奋道:“咱们本来就是飞机厂,生产飞机当然比生产面包车好了,卖出去一架飞机的钱,相当于卖几十上百台面包车。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呀!”

两人意见统一以后,拿出行程单,按照需求标注出上面的重点单位。

德国和英国的几个航空科研机构,以及飞机制造公司和发动机制造公司,是他们此行的重点考察对象。

戴誉想了想,跑去跟老丈人也说了一下这个思路。

“这还用你说!”夏启航盯着他在行程单上圈出的几家发动机公司看了看,“能来考察的没有善茬,大家心里都有数,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肯定会为自己厂里争取的。到时候就各凭本事吧。”

黄轩自己就是运输机的设计师,当然希望能引进先进的运输机生产技术。

不过,在德国考察了几天以后,他觉得在运输机方面,他们厂的技术水平还可以,不算特别落后。相比于那些歼击机,强击机的迫切需求,上级部门明显不会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引进运输机的生产技术上。

他与戴誉及时调整了策略,将重心放在了直升机上。

近几年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直升机的用途都越来越广,在国际上的销路也非常可观。

最主要是,他们厂在直升机的生产水平上确实有些落后,只靠自主研发的话,或许再过十年也未必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上级部门应该会考虑引进这方面的技术。

然而,接连在两个德国公司碰壁后,戴誉和黄轩就有点抓瞎了。

“徐翻译说,他们只肯出售部分制造技术和关键设备仪器,还有少量成品部件。整机的生产技术不能教给我们。”黄轩挠挠头,泄气道,“这样的话,又得走以前仿制的老路,一点点从人家给的成品部件中抠细节。如果拿不下整机生产技术,领队恐怕不会同意引进直升机的相关技术。”

这次上面的定调就是成套引进先进的飞机生产制造技术,重点就在于“成套”。

为了抢时间,宁可花点钱。

戴誉安慰道:“他们不卖就算了,咱们再去其他国家看看也一样,他们总不可能商量好了,都不卖给我们吧?”

然而,离开德国,来到英国以后,果真如戴誉的乌鸦嘴说的一般,英国的这家飞机制造公司也不同意整套出售生产技术。

“他们这是啥意思?有钱都不赚的吗?”黄轩叉着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不是说资本主义国家就认钱嘛,咋可能有钱送上门了,都不卖呢?”

戴誉摩挲着下巴想了一会儿,问负责翻译的青年:“那位史密斯先生是怎么说的?除了你刚刚说的那些,还说了别的没有?”

翻译先是摇摇头,而后顿住说:“也没说什么,就是给了报价单,还说如果咱们可以接受这样的报价,就由咱们这边的负责人亲自去谈。您要去跟史密斯先生谈谈嘛?”

戴誉沉吟片刻,摇摇头,对翻译交代道:“你现在就去找他,语气客气一些。就说咱们的负责人先不过去了,谢谢他这两天的招待……”

翻译见他说着说着就停下了,不禁追问:“然后呢?就说这些嘛?您不打算再跟他们公司商量商量了?”

戴誉没有理会这一串的发问,继续道:“临走的时候,你再不经意地跟他透露一下,我们这边已经有意向跟德国某个公司合作了,他们公司的副经理正在赶来英国的路上,可以将飞机的成套生产技术专利转让给我们。”

翻译不确定道:“这样能行嘛?这不是空城计吗?万一被人戳穿就尴尬了吧?”

“哪有那么容易尴尬,咱们后天就转战其他城市了,他哪知道德国人去哪里跟咱们汇合。”

翻译按照戴誉说的,返回这家飞机制造公司,与副总经理史密斯先生客气友好地告了别。

离开前又不经意地透露了些德国方面的信息。

戴誉原本以为对方还会拿乔两天,等他们离开之前再现身。不成想,当天晚上,这位史密斯先生就找来了考察团下榻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