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起来吧!”边柳说道,他并没有打算用一个人的智慧解决所有的问题。
从后世,他学到了一句至理名言:要相信古人的智慧。
刘邦知道重用张良、萧何、韩信,他比不上刘邦, 多用三十个应该可以吧?
段煨一时有些迟疑。
“你放心,纵使你有私心,本帅也不至于行杀伐之权。人皆有私,本帅不会自私到认为天下人都无私无求的地步。”边柳诚恳的说道:“本帅自起事至今,除了在战场之上,还有一些冥顽不灵的,从没有滥杀一人,这天下杀心太重,本帅曾告诉自己,要以恕止杀。”
后世的赵匡胤建立大宋,曾允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又有刑不上士大夫之举。
这其实是在看透了南北朝武人乱国之后下的一剂猛药。
边柳学到过一句话,叫做矫枉必须过正。
赵匡胤重文抑武,便有这方面的意味。
不过猛药治重症,如果把它当成日常用药,那就不太合适了,这或许也是造成大宋被后人称之为“大送”的原因。
边柳面对的汉末的情况,其实也是武人乱国,在民间,白骨露於野,生民百余一;在朝堂上,政治上的差异,最后都会通过刀枪来解决。这样一来,代价就太大了。
边柳知道,哪怕自己真做了皇帝,也无法保证天下平安无事,所以,要把政治斗争约束到一定的范围内,就必须要少杀,甚至于不杀。
大帅府释放宽恕俘虏不是一次两次了,边柳或许不清楚,但实际上,无论是张济,还是段煨,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快投降,除了边柳顶着刘辩的名义,一直传颂的仁义之名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定都长安的事情,本帅无法答应你,不过将来考虑此事,必会找你商议。”边柳开口道。
“臣惶恐!”段煨也知道,此事不是一下子可以决定的,他只是想趁着今日交出兵权,多为自己,为家乡子弟多争取一些好处。
“定都是长远之计,对于眼下的凉州,先生有什么建议呢?”
“臣还是坚持,要先震之以威,然后才是稍加恩宠。若不能做到前者,大帅总有金山,也难填其欲壑。”
这个道理,边柳还是很好理解的,打败对手前,给他多少,他都觉得是自己该得的,但打服之后,给多少,他们都感激涕零。
李傕郭汜,不就是一开始仗着手里还有一点兵,不肯投降吗?到了后面,想要富贵,都没得机会了。
“先生之言有理,那先生觉得,目前的凉州,谁适合用作本帅立威的目标呢?”
段煨想了一会说道:“当初汉武帝击败匈奴后,便迁徙了大量汉民于凉州,所以现在凉州虽乱,却也是汉民占据主导,大帅携王师征伐,乃是名正言顺,自当有百姓相迎;羌人之中,与汉人相背驰着,乃是先零羌,先前多番征讨,先零羌已经所剩无几,剩下的羌人皆习惯了与汉民共存,如今多聚集在马腾韩遂之下,此两人习惯见风使舵,大帅兵锋所向,或可使之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