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17章(2 / 2)

杨家的老房子那一片最近又有?消息说要动迁了,这回还有?相关部门来摸底量房屋尺寸。

杨语桐虽然从小就认识这个朱大娘,但其?实她是五十来岁时才?来朱家的。

二婚的老两口,平时过的也不错,朱大娘天天给做饭、侍候老朱头。

这一回要动迁的消息传来,老朱头上楼却要不带着朱大娘。

他们家怕以后这楼房还得分朱大娘一份,大儿子还劝他爸。

你有?退休工资,又住了带电梯的楼房,再找个什么样的老伴找不着。

朱大娘一心侍候老朱家上上下下,完全?觉得这就是自己家了。

没想到都二十来年了,换来这么个结果,她都没有?容身之所了。

她怎么也想不通,今天早上四点多就出门了,走上了这么一条不归路。

杨语桐知道这次虽然普查了,但等正?式动迁还得几年呢,朱大娘算是枉送了性命。

黄小玉几个老邻居总结了,他们那片风水不太好,这么些年,上吊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了。

这都凑够一巴掌了,要知道,这地方传说在古代可是乱坟岗。

朱大娘上吊的那一排柳树,虽然离部队门口还有?段距离,但那块地是部队的。

部队把那歪脖枊树砍了,本?来家属出来就不怎么走的这边小门,这回更没人?走了。

今年八月份天气特别炎热,杨语桐虽然好吃的没少吃,人?还是有?些苦夏了。

黄小玉这回退休有?空了,经常去照顾父母,杨语桐平时也没少一起去。

在假期结束前看望了自家爷爷,老爷子身体还是挺不错的。

把假期做的研究相关的稿件又收到她那装信的箱子里,杨语桐启程去京城了。

陈致申请了8月中?旬休假,他接了杨语桐去了书香里,他春天时种的花也开了好长时间了。

杨语桐看着小院里的月季,红的、粉的、金黄色的、还有?白的,都是她喜欢的颜色。

没想到她致哥还有?这手艺,这方面两个人?也算互补了。

“桐桐,花谢花再开时,你给我个合法?的身份呗?”

陈致现在说不定啥时候就开始追求合法?身份了。

“你乖乖的等我回来。”杨语桐亲在了陈致的酒窝上,等她从国外回来的。

两个人?这次在一起的假期将近十天,中?间还去戴河的海边玩了几天。

陈致早就做好了攻略,杨语桐最舒服的游玩模式开启了。

两个人?住在海景酒店,每天睡到自然醒,去玩水、钓鱼、赶海。

这对两个人?来说都是少有?的放松时刻,过的特别惬意。

这次陈致说啥也要教会?杨语桐游泳,说这是一项保命的技能。

好在最后,杨语桐悟通了狗创式,不管是什么方式,她算是学会?了。

最后临出发去斗牛国前一天,她看着镜子里自己刚敷完面膜,还是黑了两个度的脸。

“都怪你,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非洲来的数学家。”杨语桐撒娇式的抱怨着。

“那也好看,再说咱也没黑啊,我好好看看。”陈致把她抱走细看去了。

8月22日的马德里,迎来了第25届世界数学家大会?,杨语桐这次是和?李向南他们的燕大团队一个航班来的。

这是几十年来,最受瞩目的一届数学家大会?。

几个月前,数学家大会?的网站上头版的消息就公布了。

有?一个困扰世界多年的数学难题,将在本?届大会?上宣布。

虽然没有?明说是哪个,但大家都知道,霍奇猜想要变成霍奇定理了。

还有?那位天才?的女士,在数学界还没有?哪位女士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开幕式上,由?该国的国王宣布了菲尔茨奖的获得者。

“菲奖也首次迎来了第一位女性获奖者,同时也是第一位来自华国的获奖者。”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谁,请杨语桐女士上台领奖。”

“这位来自东方的女性数学家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还有?着非凡的智慧,她也刷新了菲奖的最低获奖年龄。”

台下的掌声特别热烈,杨语桐深吸了一口气,这个奖项她也淡定不了了。

杨语桐走到台上接受了国王的颁奖,发言时她还提了老师李向南和?母校燕大。

她现在虽然不在燕大工作,但她是燕大培养出来的。

燕大的数学中?心今年秋天就要成立了,有?没有?培养出一个菲奖得主还是不一样的。

今天华国的媒体报道规模,也仅次于上次在华国举行?的那届大会?。

这次是有?华国的数学家获奖了,有?媒体报道这是华国数学界的里程碑。

下午杨语桐还做了一个小时的报告,题目就是霍奇猜想。

杨语桐又上了今天的新闻联播,时间比上次还长。

这次不光是杨胜利和?黄小玉早早就在家等着看,陈致和?父母也难得一起坐在电视前面。

“大致,你说桐桐还能回国了么?”

李玫看着杨语桐领奖的画面,她有?些不确定。

“妈,你放心吧,她会?回来的。”

陈致还是挺确定的,两个人?对这一点还是很有?默契的。

陈援朝也看着电视,他们陈家这准儿媳妇可太厉害了。

这是一个国人?的自信心还没那么强的时代,这时候什么都想要个第一的名?气。

包括建了个最高楼,最大的摩天轮这一类的,更何况这数学界的诺奖。

国外的报道就更多了,连纽约报纸这种对华国一直不太友好的报纸也少见的客观报道了这一消息。

但在这大部分善意的报道里,也有?一股泥石流。

“菲奖得主为我棒国血脉。”

“古代这里是高句丽,我们曾在这里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