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鹤顶红(1 / 2)

老太君赐死的话一出,全场最最震惊的人莫过于沈母本人。

沈母一把扯下眼上的纱布,难以置信地看向老太君,她实在想不通,作为一家子亲戚,老太君为何突然向她发难?

还一出便是下死手?

为何?

为何?

究竟为何啊?

沈母扪心自问,嫁入沈家几十年来,她一直对老太君恭敬有加啊!连一句违背的话都不敢有!

哪怕当年,沈奕笑出生后,老太君喜欢得不得了,三天两天便把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沈奕笑抱入王府去养,她也不敢违抗半句。

哪怕她思念儿子,思念得双眼通红,一整宿一整宿睡不着,她也没对老太君说半个不字啊!

不仅没说“不”,甚至为了讨好老太君,让笑儿谋个好前程,她还多次私底下教导笑儿——要多亲近老太君这个姑母。

导致的结果便是,沈奕笑八岁以前,一度与老太君这个姑母更亲呢,对她这个当母亲的反倒生疏得不行。

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老太君才是沈奕笑的生母,而她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外人呢。

那些年被抢了儿子的苦,她从未抱怨过啊,除了躲在被窝里偷偷哭几场,就再没干过别的。

她对老太君真的是够意思了!

够意思了!

为何老太君丝毫不感激,反倒一出事就向她发难?

沈母真的是想不通啊。

更让沈母想不通的是,此时老太君瞪向自己的眼神里,竟隐隐藏着一丝不该有的嫉妒。

嫉妒?

这种情绪,多年前,沈母曾经在老太君的眼底看到过。

当年,老王爷的爱妾芍侧妃(木邵衡和蝶衣的生母)还活着,被老王爷宠爱到了骨子里,哪怕想要天上的月亮,老王爷都会认真地思考该如何让她如愿的那种。

那会子,老太君每每在园子里偶遇芍侧妃,眼底便会蹦出一丝难以自控的……嫉妒。

可那样的嫉妒,今日居然在老太君眼底重现,而嫉妒的对象竟换成了沈母?

这是什么奇葩操作?

沈母整个人都震惊了。

难不成,是沈奕笑八岁后,懂事了,开始逐渐回到她这个母亲的怀抱,慢慢与她建立起了母子之情?

间接导致沈奕笑与老太君没以前亲密?

这让老太君心底不爽?

产生了嫉妒?

正当沈母想不通时,木邵衡发话了,他当着一众跪地的外省官员,高声质问侍卫长道:

“你方才说,本王的舅母与你手下的侍卫私通,可有人证?”

侍卫长拱手道:“回王爷,有,捉奸的正是高夫人。”

“高夫人?可是高镍的夫人?”木邵衡特意点到了高镍的大名。

果然,高镍的威名不是盖的,一听到高镍的大名,在场的官员立马纷纷附和:

“那这,可谓是证据确凿啊。”

“再无可抵赖的。”

那可不,高镍的锦衣卫那可是威名在外啊!他夫人的话,若都不算证据确凿,那岂不是要跟锦衣卫公然唱反调?

找死么?

嫌脖子上的脑袋长得太稳当了?

所以,甭管证据真的假的,只要高镍夫人开口了,那就是假的也必须变成真的!

何况,还有老太君对沈母歇斯底里的指控呢。

要知道,老太君那一脸的愤恨和怨毒,几乎让在场所有的官员相信了一点——这位沈母铁定是平日里私生活就不检点,早就惹了老太君的怀疑。

否则,老太君怎么可能在外人云集的场合,不顾娘家的颜面,执意要赐死她的弟媳妇呢?

甚至,完全不给沈母辩解的机会,一开口就要赐下鹤顶红,就要了结沈母的命!

于是乎,在高镍夫人和老太君的一同佐证下,瞬间判了沈母死刑。

木邵衡毫不犹豫地拿下沈母,命令侍卫长道:“就按老太君的意愿,赐鹤顶红!死后丢去乱葬岗,尸骨喂狼。”

注意判词——“按老太君的意愿”。

这里头可包含着木邵衡的小心思呢。

这句话无异于告知沈母,若非老太君早就对她颇有微词,他木邵衡今日未必会果决地要了她的命。

沈母听了这话,果然急眼了,拼了命地喊冤。

奈何,她嘴里的帕子堵得严严实实,说出的话全变成了“呜呜呜”,竟是一句也听不清。

直到侍卫长拿来鹤顶红,当着众人的面扯出她嘴里的帕子,要把鹤顶红灌进她嘴里时,沈母才终于找到机会哭喊出声。

“老太君,你是不是为了沈奕笑,才看我不顺眼?才执意置我于死地?”

不料,这句话刚一出口,沈父却心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