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2 / 2)
等大家都看向纪元的时候,纪元道:“殿下还是先去求见皇上吧,此事还是你们父子之间商议最佳。”
太子这边的人冷静下来。
李家跟吴家何尝不知,可他们不会让王家上位,明显会再次劝阻太子。
他们这边的谈话,皇上自然不知道。
他所知的,就是朝中大部分官员,似乎都倒向太子。
都在支持太子。
这样的认识让他脸色难看。
也许在这一刻,他已经彻底理解父皇,彻底理解当皇上的不易。
纪元并未在这事上纠结太久。
工部如今的事情太多了。
路要修,工厂要建,工会也要扶持。
有着做不完的事。
当然,也有好消息。
南齐府那边的路已经修好了,一共修了四条路,都是通往滇州府。
如今两地已经彻底打通,当地的刘知府更是让两地百姓多来往。
加上刘知府带过去的橡胶技术,以及占城稻,让当地百姓很快接受如今的生活。
水泥官道建好,更是让他们知道,做天齐国百姓有多好。
朝廷还免了他们一年的赋税,实在是缓解了他们的压力。
中间也有问题,刘知府的信件里说,河辉国一些旧党还想夺回河辉土地。
当地早有准备不说,还被当地新成立的伐木会打跑。
南齐府的伐木会虽然刚成立没几个月,但已经组织起来。
按照他们的话来说,日子从未这样好过,凭什么让他们再回去。
刘知府说,这些人以前是伐木的奴隶,每日砍树,但是没有一点酬劳,完全是家奴。
让他们过之前的日子,他们第一个不同意。
只要南齐府越来越好,根本不用担心这里的安全。
而且南齐府也建了个蒸汽纺织厂。
当地的纺织行业也有自己的特色,刘知府准备大力发展。
这些也得了工部的支持。
从朝廷工部安排下去的官员,很快就会过去,帮助他们在当地修建工厂。
同时,还有比独国的比独港同样在修建。
宁安州跟比独国之间的道路修了一半,招募不少周围的百姓修建,不过道路太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那边的比独港已经在动工了,两边同时做事,效率会快很多。
珊珊那边来信,说是那边想做工的百姓很多,而且天齐国以外的百姓工钱便宜,今年的速度应该会加快一些。
预计永康六年,道路跟港口都可以大致完工。
而她,应该会在永康七年,或者八年的时候回京。
也就是下次乡试结束,程亦珊相信自己,可以靠着宁安州乡试成绩,被提拔上来。
纪元嘴角微微上扬。
他也相信。
这封信先回了,又让人加急寄出去。
其他的信件一一拆封。
肃州的情况更好一些,如今的肃州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地方。
一座水泥工厂,足以带动当地的税收了。
加上水泥厂大部分利润也发给工人们,也算给天下的工厂做了榜样。
蔡丰岚把那地方治理的极好。
吏部的任命文书也在今年年初发了过去,蔡丰岚会是肃州正式的知州。
白和尚在第三个任期,辗转去了粤地,信里他说,他已经蓄了头发,不过在粤地又有种想剃发的感觉。
没办法,那里实在是太热了。
白和尚在粤地为罗定州的通判,在他的扶持下,当地的工会,工厂都有序展开。
白和尚还道:“工会在此地,简直一呼百应。”
“本地宗族势力很强,既好也不好,但工会也算契合他们的想法。”
“他们对蒸汽船非常感兴趣,还有一家子的船只,从天竺回来,最远的,像是从地中海而来。”
白和尚说的地中海,就是纪元给的名字。
跟纪元猜测的差不多。
地中海附近的罗马帝国发展也很迅速,他们虽然还未开启工业文明,但商贾贸易还是很频繁的。
因为橡胶的缘故,跟粤地的交易量越来越大。
这样的交易并不意外。
船只的技术也在迭代。
最好的技术,肯定还是蒸汽船,太子参与的那部分。
纪元回信,让白和尚所在的罗定州进献海外宝物给太子。
相信太子,肯定会很感兴趣。
还有建孟府的殷博士,殷博士说,当地的炼铁行业也形成了规模,开了蒸汽炼铁厂。
当地知府牵头的,还跟上司请求,让殷博士也参与。
不出意外的话,殷博士不再是学官,而是职官。
毕竟当年的蒸汽机研究,也是他最先牵头的。
这事被建孟府知府知道,肯定是要拉着殷博士一起做事的。
天齐国各地,都已经习惯蒸汽机,并且抢着建造蒸汽厂。
如果说最大的蒸汽水泥厂在肃州。
那最大的蒸汽纺织厂,就在松江府。
黄阿婆建起来的纺织厂,招收了近三千的女工,如今都是熟练工了。
像南齐府想要建造纺织厂,就要从黄阿婆的厂子里请人去帮忙。
所以纪元所在的工部,特意单开一个部门,把厉害的技术女工招进工部,成为工部女官,便能去支援各地。
此事也有人反对。
可还是那句话。
谁家没有女儿。
越是大家族的女子,越容易学到这些技术,越能掌握知识。
堵住这条路,也是堵住他们自己的路。
加上纪元在这几项事情上,简直说一不二,推进的也很迅速。
整个天齐国,都在因为新技术的产生,而发生变化。
科举同样在变革。
已经有了小范围的工科考核,肉眼可见,以后会越来越完善。
变革是很难,但又不是那么难。
毕竟这些变革,是可以看得到的。
各地越来越多的水泥道路,越来越多的橡胶轮胎。
以及各地的蒸汽工厂。
还有占城稻,麦子良种,都在以超快的速度推广。
可最让人惊讶的是。
各地百姓的识字率,似乎在这几年里,增长的格外快。
但凡进了什么农会工会的,至少都会写自己的名字。
不认字?
不认字学啊。
别人都能学会,你也可以的。
最简单的一二三四,最简单的名字,你们也可以的。
扫盲,并非是从孩童开始,应该从大人开始。
便是七老八十了,也是可以学的。
而他们也可以影响自己的下一代。
这样的变化,让这个几百年的帝国,好像焕发出不同的生机。
只是外面的生机,跟京城的沉闷,似乎有些割裂。
别说外地进京的官员了。
就算是跟外面联系紧密的官员,都能感受到京城,或者说皇宫的沉闷。
六月份,从粤地过来的官员回京述职。
他想跟人讨论工厂建设的问题,却发现大家在吵什么大学士谁来当。
他还想问问蒸汽船的研究如何了,海运真的需要这种好东西。
可根本没人回答。
他们只会说,皇上跟太子因为这件事争吵的厉害,你可别说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
外面工厂办的如火如荼,你们都不知道吗?
还好有年轻官员拉着他道:“你傻啊,这些去工部,工部都有答案。”
粤地官员无语,闷头去工部。
好在,工部还是新气象。
在工部得到想要答案之后,这位官员看了看皇宫方向。
他并不知道要怎么形容皇宫的景象。
纪元却是知道的。
腐朽。
老一套。
在他们的权力漩涡中斗个不停。
因为大学士谁来当这件事。
皇上跟太子在这个战场上角力,应该都动了真怒。
好在这天下间,京城是中心,也不是中心。
很多东西,已经遍地开花了。
所以这边的争斗看着声势浩大,好像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但事实上,这里面的皇帝太子到底是谁,好像已经不太重要了。
反正他们吵的确实热闹。
皇上觉得太子想法太多。
太子觉得皇上一点也不信任他。
不过最终这个位置,还是让纪元坐上了。
李家,吴家,太子党羽,以及支持纪元的人,都想让纪元做大学士。
就算是太子本人,似乎也有点阻止不了。
六月十七,朝会上,皇上不发一言,纪元领旨谢恩。
天齐国最年轻的大学士,就此诞生。
二十六的天齐国大学士,古往今来再也没有了。
皇上脸色难看。
太子也觉得有些恍惚。
这是他想要的吗?
这又是他促成的吗?
好像不是,又好像是。
反正下朝之后,纪元头一个对他表示了感谢。
纪元,确实是他的人吧?
也确实是太子党吧?
“殿下,粤地人过来了,说是对蒸汽船有些想法。”纪元道,“闽地也有人来,还说带来海外的人,想要求见殿下您。”
太子点头,把刚刚的想法抛到脑后。
他可是太子,甚至在大学士的争斗中胜过了父皇。
纪元聪明的话,肯定会继续支持自己。
而纪元的聪明,似乎不用再印证了。
送太子跟粤地,闽地的人去聊蒸汽船,纪元在工部外面,看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
王家推出来的官员,王大人。
这位王大人,几乎是审视的看向纪元,眼神还带着说不清的情绪。
谁会相信 ,他会输给这个年轻人。
他的背后是皇上,竟然都输了。
放在之前,谁会相信?
皇上自己都是不敢相信的。
但他若强行让王家的人做大学士,又会得罪太多人。
到时候,皇上跟朝臣们更加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