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和何教授说起这个担忧的时候,何教授笑了。
“若是用上全封闭结构,车体可就重了。”
孟秋挺起胸膛,眼神自信,这题我会!
材料上有特种钢材,相对于现在用的钢材,至少能减重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
然后是结构,有“蝎尾”呢。
“蝎尾”,名副其实的轻型坦克,加上火炮,总重量才不过十吨左右,系统里的老师评价它除了“轻”,没有其他地方值得称道,但对现在的他们来说,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的。
比如它的轻,正是他们现在需要的其中一个,“蝎尾”的结构堪称精巧,很值得借鉴。
孟秋先说钢材,以他们的071加榴炮举例:“……第一次设计时,总重高达6.5吨,进一步简化后,总重还是维持在6吨,主体结构改用特种钢材后,最后定型重量只有4.7吨。”
至于“蝎尾”不好提,只能借口是从“飓风”上得到的灵感。
“装甲车体的结构也不是不能改,比如……”
何教授听得时不时点点头。
其他研究人员看着孟秋和何教授相谈甚欢,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怪不得大领导夸她呢,这就有灵感了?他们还没把“飓风”琢磨透呢!
虽然孟秋年纪轻,但这段时间接触下来,她还是得到大家认可的。
当然,谁也不能跟华国币似的人人喜欢。也有人对她有点意见,这个意见不是针对她的实力,而是对她的行为。
她这人也太惫懒了吧!
如此紧急而重要的项目,之前每天晚上还要回家,好不容易搬过来住了,还以为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改过自新”了。
结果还是老样子。
大家谁不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十几个小时都蹲在实验室或者办公室里?她年纪最小,按理说,精力最充沛,偏偏每天到点就走,完全不顾这个项目有多重要。
唐荃是项目组里的一员,她的宿舍在孟秋的隔壁,往往她晚上回来,隔壁早就熄灯了,早上她离开宿舍,隔壁还没有动静。
唐荃估算了一下时间,每天至少八九个小时,需要睡这么长时间吗?
平时也就算了,现在大家到这里来,是有任务,不是为了休息。连年纪最大的何教授、朱教授半夜都还在伏案工作,她一个年轻人,怎么能睡得着呢?
这天傍晚,见孟秋又准备回去,唐荃皱皱眉,追了上去。
“孟秋同志,孟秋同志……”
“唐荃同志?”孟秋停下脚步。
“孟秋同志,我有几句话想跟你说。”
孟秋做出认真聆听的样子,示意她请。
“孟秋同志,我认为凡事有轻重缓急,在有些时候,个人是可以做出一些牺牲的,是不是?装甲车的项目意义重大,上面给予了我们这么大的支持,我们不能让别人失望。”
“尤其是你,孟秋同志,大领导都那么夸你,可见对你寄予众望……你是不是暂时应该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她说得很委婉,孟秋反应了一下,大概听懂了。
唐荃同志是劝她每天别走那么早,牺牲一点个人时间,将更多精力放在项目上。
孟秋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她能说她回宿舍不是在睡觉,是在梦里面学习吗?
“唐荃同志,我接受你的批评。不过我精力不太好,如果不休息足够长的时间,白天就没精神,我那也是养精蓄税,为了白天更好的工作!”
“而且,我躺在床上的时候,也有在思考的。”
孟秋半真半假地说。
唐荃以为她在开玩笑,眉头皱得更深了,她张了张口,还要再劝,孟秋忙打断她的话。
“唐荃同志,不好意思啊,我就先回去了。”
说着,孟秋加快脚步,赶忙溜了。
唐荃看着她的背影,眉头皱得更深了。
回到宿舍的孟秋一边打水洗漱,一边在心里嘀咕,她真的没有偷懒嘛,不过大家真的还是太卷了,每天不管什么时候到办公室,都有人在,都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才来的,还是晚上压根就没回去。
在一群卷王中,她确实显得比较突兀。
她也没办法啊,系统中学习更有效率。
孟秋洗漱完,躺在床上,进入系统空间,继续上课。
白天搞装甲车的项目,晚上学装甲车的课程,她这算不算是临时抱佛脚?
不管了,有用就行。
孟秋“唰唰”记下老师讲的要点,等老师讲完,举手,积极提问。就是她问的问题太“课外”了。时常把白天遇到的问题拿来问老师。
主打一个充分利用师资资源。
系统说她这是,有人路过都要被她抓住先问两个问题才能走。
孟秋觉得这话听起来有点耳熟。
晚上在系统中学完,第二天,孟秋再想办法尽量合理地、不经意地把学到的东西透露出去。至于怎么想出来的,她手一指,都是“飓风”给我的灵感了。
其他人:“飓风”这么能启发人的吗?
他们看着被拆的七零八碎的“飓风”,产生怀疑,难道是我们没摸透?
再研究研究,研究完,说好的灵感呢?怎么灵感这东西还挑人呢?
大家看着孟秋的眼神幽怨,孟秋默默移开视线。
装甲车团队中有老中青三代,青年一代多是带来的学生,一方面让他们来打打下手,另一方面也是带出来长长见识。
刚开始按照年纪,大家下意识把孟秋归到了青年一代。等知道年初在战场上发挥出色的071加榴炮是孟秋带领团队设计完成的,大家对她的认识提到了中年组,也就是研究的主力军。
可随着她不断提出想法,不知不觉间,她似乎已经混进了老年组。
连何教授、朱教授都说她点子多,有时候两人讨论着讨论着,突然把孟秋叫过去,问:“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最关键的是,她还真能提出看法!
被带过来长见识的学生们傻眼了,这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感觉吗?
呜呜以后再也不敢夸自己是天才了!
看着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孟秋同志,他们再也不好意思直呼其名了,默默地改为礼貌且透露着几分尊重的“孟老师”。
中年组一开始喊“小孟”,现在也称呼起“孟秋”,虽然相互之间差了十几二十岁,但是在工作中,完全忽略了她的年轻。
大概只有何教授、朱教授还喊:“小孟,小孟……”
然后,年龄相差甚大的三人就围在一起,又开始讨论起来,讨论之深度、之广度、之反应速度,一般人都插不进去话。
大家感慨,能被大领导另眼相看的人,果然不简单。
但越是如此,有人就越是对她惫懒的行径看不过,觉得她明明有能力做得更多,却偏偏就是不做,思想觉悟不够,毫无奉献精神。
这天大家开会,讨论最终的设计思路。这些天,“飓风”还有他们自己的070-自行火炮都被拆过不知道多少遍了,送过来的相关资料也都过了一遍。
也是时候把整体设计给定下了。
会议上,大家讨论得很热烈,你一言我一句,有时候针对某个目标,意见相悖,说着说着还吵了起来。
看着平时或是斯文,或是威严,或是温和的老师在这种场合拍桌子瞪眼,和别家老师“友好交流”,学生们瑟瑟发抖,不敢说话。
“孟秋,你说是不是我说得有道理!”
“谁说的?孟秋,你来看看我的……”
学生们看着被拉到火山口的孟老师,眼中写着两个字,左眼“勇”,右眼“士”。
孟老师,真勇士也!
等看到自家化身霸王龙的老师在孟老师的几句话中平复下来,没一会儿又开始写写算算,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和隔壁老师的学生对视一眼,礼貌地微笑,呵呵,呵呵。
一场会一开就是一下午,一转眼,天都黑了,事情还没说完。
何教授看看时间,七点多了,他拍了两下桌子:“先去吃饭吧,吃完饭再说。”
“小型基地”设备齐全,食堂还分好几位大厨,南北菜色都有。大家去打饭,有人一边吃饭,一边还在继续讨论。
等吃完,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会议室。
孟秋去倒了一杯水,下午说太多话了,而且大家吵起来,声音忒大,自己不说大声点,都压不住,嗓子有点不舒服。
她捧着一杯水,站在门外,一边喝水,一边消食。
身边忽然多了一道身影,孟秋转头看过去,来人道:“孟秋同志,设计早一步定下,实验工作就能早一步开始。今天大家都在,你应该不会先退场了吧?”
孟秋尴尬地笑笑:“是唐荃同志啊呵呵……”
“孟秋同志,我们之前在单位,在项目关键期,几天几夜连轴转都是经常有的事。没有人抱怨,甚至让大家回去休息,大家都不愿意……”
孟秋三两口喝完杯子里的水,指指会议室:“唐荃同志,里面好像有人找我,我先进去了。”
唐荃同志人挺热心的,她搬过来那天,保卫科的同志不方便到女同志宿舍区,帮她把行李送到宿舍外面,唐荃同志看见了,主动过来帮忙,见她不会收拾,还帮她打扫房间,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才离开。
就是唐荃同志自己是个勤奋认真的人,所以总是看不惯她踩点上班,踩点下班的“混子”行为,总是担心她浪费自己的天赋。
孟秋也很无奈,住在左右隔壁就是这点不好,有点动静都能听见,她都不好意思说她晚上偷偷用功来着。
唉,只能先溜为敬。
会议继续。
孟秋今晚没打算走太早,大家都在加班,她一个人离开不太好意思。孟秋看了眼手表,还早,不到八点,等到十点左右回去差不多。
孟秋是这么计划的,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会议进展没有那么快,说着说着就忘记了时间。等到她打哈欠时,一看手表,时针已经指向了“五”。
时间过得这么快!?孟秋惊讶,不知不觉竟然都通宵了!
她下意识摸了摸心口,有心脏防护膜在,一次两次熬夜应该没事吧?
何教授看她打哈欠,瞅了一眼时间,也有点惊讶:“都早上了?就先到这里吧,大家赶紧回去休息,今天上午就别来了,下午再过来。”
大家应着,陆陆续续往外走。
孟秋站起来,不知道是不是起太猛,有些恍惚,她摇了摇头,慢慢往外走。
凌晨五点,西边的天幕上几颗星子若隐若现,东方却已经泛起鱼肚白。
孟秋收回视线,往宿舍去,走了两步,下台阶,脚还没踩下去,眼前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