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菱要了碗乌梅汤,准备拿饮料顺顺喉咙再继续战斗——面皮都没用完,怎么能算吃饱?掂量掂量了自己的胃口,矜持地再要了杏仁豆腐、巧拌豆苗、芥末鸭掌、小鸭酥……
她便把解答的任务交给了吃够要留肚子吃爆肚儿的林爷爷。
林爷爷看了眼大伙儿那么多的问题,便决定从“那个女人”的问题为脉络从烤鸭的历史开始讲起,再延展到烤鸭具体的做法,作为一个老教师,不过一小会儿便整理好了思绪,侃侃而谈:
【烤鸭的起源能追溯到南北朝呢,但真正变成一道独具风味的名菜,还是要到明朝,这鸭子啊,又跟最爱吃鸭子的朱元璋脱不了干系了!】
南京皇宫里,御厨房常年备着烤鸭,这功夫已经流水般上了十几只烤鸭,朱元璋正跟着林菱的吃播大吃特吃,听到这话,假装镇定地擦了擦胡子上沾到的酱汁:“……咱爱吃吗?还成吧!”
怎么后人都知道他爱吃烤鸭了?史书连这个也记吗?
……这些史官会不会太闲了些?
【南北朝的鸭子怎么做爷爷没什么印象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唐朝的鸭子,他们叫“笼烧鸭”,但他们的做法比较原始残忍:是给活鸭灌上一肚子调好的酱汁,然后整只鸭子放进笼子里烧烤,蒸笼底下铺上炭火,将鸭子活活烤死,据说这样的鸭子比较入味,但是……内脏什么的,真的不清理一下吗?还有,也不知道毛拔了没有……】
这做法的确有点黑暗料理了,林菱也满嘴塞肉地阿弥陀佛:
【可怜的鸭鸭,愿你们来生不要做唐朝的鸭!】
李世民跟贞观群臣:“……”
不做鸭子什么的,怎么林娘子的口吻讲起来怪怪的?这就有点冤枉啊,他们不常吃鸭子的,鸡鸭肉在唐朝是“贱肉”,因此不大会烹调,但若是说牛羊肉,他们的做法可是很多样的!
【到了宋朝,在《东京梦华录》中,“炙鸭”就已经是宫廷御菜了,宋朝采用“闷炉”烤制的方式烤鸭,尤其是南宋时期,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已经开始多选用体型较为瘦小的南京湖鸭作为原材料,因此烤出的鸭子也被叫做:“金陵片皮烤鸭”。
有点现在烤鸭的感觉了!
元朝继承了这种做法,还加上了蒙古人对鸭子的理解:他们选择去掉鸭毛鸭肠鸭肚,用羊肚把一整只鸭子包进去,再炙烤或烹制,做法改良后又与现在大相径庭,用的羊肚啊……如果吃不了膻味的人估计也不会觉得好吃。
此时,烤鸭还是没能走向普罗大众,也只是元朝皇宫里的御膳。
直到明朝。
爱吃鸭子的皇帝,他出现了!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大明皇宫的御厨们发挥勇于开拓的精神,争相给朱元璋做鸭……】
林菱连忙打断:
【爷爷,说做鸭必须带“子”,不然不文明。】
林爷爷不理解但乖乖点头:
【——御厨们发挥勇于开拓的精神,争相为朱元璋做鸭子,并研究出了各式各样的做法:蒸着吃、煮着吃、煲汤吃、红烧吃,但朱元璋很快都吃腻了,后来,不知是哪个聪明的御厨研发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最对朱元璋口味的做法,这下朱元璋终于满足了。
稗官野史中说,朱元璋“日食烤鸭一只”,不知是不是真的,但不论如何,他爱吃鸭子、连带着整个老朱家都爱吃,应该是真的。
因为之后咱们的呵皮大王要迁都北平,都没忘了带上那几个特别擅长做鸭子的御厨,从此南京烤鸭“南鸭北渡”,从南京明故宫一路到了北京紫禁城,而烤鸭也从南京飞入北平的寻常百姓家,民间开业最早的烤鸭店是永乐十四年的“老便宜坊”,主要做焖炉烤鸭,用果木烤制,不见明火,很是环保。如今名气很大的全聚德烤鸭,也是老字号,是清朝同治三年开业的,到今年都整整一百六十岁了!
烤鸭因此成了明清两朝乃至现在都无比风靡的名菜,清代,乾隆皇帝、慈禧太后,也都特别爱吃烤鸭。】
听到这里,朱元璋火速咽下一口鸭肉,振声道:“果然如此!这北平烤鸭祖籍果然是咱的南京!咱就说嘛,北平那地方哪来的烤鸭,原来是你这儿龟儿忘不了这口,愣带过去的!”
已经一口气吃完半只鸭子的朱棣:“……”
不然呢?他到了北平还不能吃口鸭子啦!
只怕是当初当燕王的时候,就带过去了吧?以他的个性,想吃烤鸭,还用等到迁都的时候吗?
林菱吃饱了,还补充了一句:
【对烤鸭的爱,中外都一样!外国的领导人来咱们这儿访问,也爱吃烤鸭,“登长城、游故宫、吃烤鸭”已经成了外国访华的三大传统项目了,比如那著名的老不死……不是,是老布什。他以前在种花家当外交官的时候,每次去中餐厅吃饭都要点烤鸭、椒盐大虾、干煸四季豆什么的,而且回回必点,现在老北京一些餐厅还有“布什菜单”呢。
还有老奥的夫人米歇尔,还有一张安培陪着吃烤鸭的照片呢。】
林爷爷喝着茉莉花茶,接着笑道:
【其实啊,当初永乐大帝的迁都,不仅仅是将烤鸭带到了北平,烤鸭只是一场巨大的、南北经济文化乃至美食都相互交融的缩影,他“天子守国门”所带来的影响,也令整个政治与经济中心都随着北移,被分裂了数百年的南北隔阂,也被永乐大帝以帝王之身镇守国门而强行缝补,他甚至如此胆大强大,将皇帝宗庙、陵寝也放在了这里,他就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乃至大明所有皇帝做赌,告诫后代子孙,到了家国危难之际也不许后退一步,这是比烤鸭更重要的事情啊!】
朱元璋吃着烤鸭的神情渐渐严肃了起来,可以说,林老夫子说的这个迁都理由,直搔他的痒处!他其实很知道,大明现在最危险的事情,不是残元侵扰,而且南北差距太大,相互都不认同,他身处南京,对北方掌控力度也不够强,甚至掌控力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衰弱,这是很危险的,若是不想成为南宋,他是一定要解决这件事的。
迁都北平……这真的是一个“历史”证明过的好选择吗?可是会不会太危险了一些,若是当皇帝的是老四这种手腕强硬之君,倒是不怕,就怕遇上软蛋……他还没想完,就听林菱咕噜咕噜吃完杏仁豆腐,忽然贱兮兮地说了一句:
【可惜大明就因为战神,名誉大大受损!本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还是可以囊括整个大明刚强不屈的气节,结果现在得加个前提:除了大明战神。】
洪武年间的朱元璋和永乐年间本听得美滋滋的永乐帝都愣了下:什么意思?
大明战神,这词儿不是褒义……难不成是反讽?怎么有点怪怪的。
但林菱没有再多解释,朱元璋想问,也来不及了,这爷孙仨儿已经一擦嘴,起来结了账,又要直奔爆肚儿那家再吃一席了!
手忙脚乱刚学着烤好烤鸭的秦汉唐宋各皇帝:“……”吃不完,真的吃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