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43章 第143 章(2 / 2)

过去,即便知道他们的价格高,但为了产品的精度,他不得不咬牙甚至贷款上设备,但现在,夏国机床的价格足够低,精度又不差,为什么要花这笔钱呢。

此刻的费恩也在燎原厂的展台前,他昨天入住的时候,就从前台那里拿到了展会的详细宣传页——这是跟其他国际机床展不一样的地方,别的地方都是只有参展品牌和具体展台号,其他的如果需要宣传,一概自己想办法。

但夏国实在是太贴心了,他们提前就收取了这些参展商的具体信息,印刷了这么一本厚厚的产品介绍册,上面有照片型号具体数据,即便还没开展,已经可以躺在床上进行筛选和比对了。

他本身是要购买数控机床的,其实看重的是东阳厂的产品,作为最早和燎原厂合作的机床厂,东阳厂的产品也在夏国机床厂中名列前茅,是他的首选。

可是他看到了什么,燎原厂居然推出了全自动化车间。

燎原厂推出过柔性制造系统,不过是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几台设备,更加灵活的进行生产,也可以这么形容,局部的柔性制造,就是合理的安排时间,让所有机器创造最大效率。

但是,这种自动化车间却完全不同,柔性制造是针对小批量,轻型的产品,智能局部运输,自动化车间是可以生产大批量的重型的产品,可以保证全程运输。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

自动化车间这个概念已经很久了,欧美很多大工厂都开始了自动化,在亚洲,日本在经济崩溃之前,也号称要进行第四次科技革命,为此他们淘汰了一大批普通机床,上马了很多自动车间。

但说真的,自动化车间不但需要微计算机,还需要一个叫工业可编程序的东西,这也叫工业PC。他们通过通讯技术进行链接,交换信息,最终形成控制网络。

这就代表着自动化车间需要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

微计算机大家都知道燎原厂的实力,可工业PC是这几年的热点,如今出现了三个分化,一部分是普通计算机通过插件改造而成,一部分是专门设计,使用了工控板的工业计算机,还有一部分是最为先进的,是嵌入式工业计算机,不但能源消耗少,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极端条件下工作。

姑且认为燎原厂只是通过插件将普通计算机改为工业PC了,但通讯和网络技术是怎么回事?

这没有技术积累可是达不到的。

夏国居然连这些都突破了吗?

所以,费恩一进入展馆,并没有去东阳厂展台,而是来了燎原厂,哪里想到的是,他已经跑得够快了,可到了的时候,展台已经围满了人,好在燎原厂对这个早就有对策,一次只放入五十人,其他排队也给了位置可以坐着,但瞧着这里的热闹与繁华,已经抛弃了他们国家贵的要死的设备,准备来买便宜货的费恩还是感到了绝望。

美国和德国都是曾经的一流机床制造国家,如今他们的展台上,门可罗雀。

明明夏国的机床展台上人已经多到需要排队,可大家宁愿排队浪费时间,也不愿意去旁边先看一看。

这会儿,他听见前面一个美国佬在说话:“哦,你惆怅是没有用的,我在夏国多年,他们有句话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放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没有人可以保持永远的领先,历史都是交替进行的,技术的发展也一样。”

“也许我们仗着百年前的强盗行为,快速积累了大笔财富,促使了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但是,当一切回归正轨,夏国终究是在历史上领先了五千年,百年的落后在其历史上不过是意外而已,它怎么可能不追上?”

“更何况,这个意外让他们倍感蒙羞,他们所有人都在努力,想要洗刷这段屈辱。他们怎么可能不发展?你问我封锁为什么没有让燎原厂倒闭,这就是答案之一。”

费恩看着对方,很快认出了对方,这不就是美国太阳机床厂驻夏国分公司经理贝尔吗?

他在机床圈子里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80年代,无数机床公司看重了夏国的广袤市场,前来开设分公司,德国也有。几乎所有人都铩羽而归,诸如古田等日本机床公司更是撞得头破血流,被燎原厂当做了扬名踏脚石,成为了人家上位的牺牲品,这也是他们两边摩擦不断的原因。

但是唯有两家是得到了好处的。

一个是太阳机床厂,作为第一家来夏国开设分公司的机床厂,那会儿燎原厂还没有涉及机床行业,他们吃了第一波红利。随后,燎原厂持续发力,推出了物美价廉的产品,虽然太阳机床厂也屡次降价针对,但这个贝尔很神奇的是,并没有像是日本人一样,跟燎原厂结下了仇怨。

他跟燎原厂就是普通的竞争关系,纵然竞争有失败,但并没有其他的摩擦。随着燎原厂这两年越发厉害,美国很多机床公司已经纷纷倒闭,太阳机床厂也面临着倒闭。

谁能想到,贝尔抓住了燎原厂扩大生产的需求,让太阳机床厂成为了燎原厂在美国的代工厂呢。同时成为代工厂的,还有美国的PP公司,而这家则涉及到了另一位年轻的高管琳达女士。

合同从明年开始,这不但缓解燎原厂供不应求的问题,还解决了美国规定的限制进口问题,也让两家公司免于倒闭。

听说合同签订的当天,这两家公司的人都在额手相庆,将贝尔和琳达捧到了极高的位置,当然费恩觉得很惆怅,百年的机床公司如今都以给燎原厂代加工为荣,多悲哀啊。

如今费恩听着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却似乎了然了,是啊,哪里有永远不变的领先,人家燎原厂努力了,找对了方向,追上了,这就是他们的天下。

倒是展台里,但凡进来的人,十有八九都会问他们的自动化车间,就听见工作人员一一回答:“我们这里只能展示部分柔性加工系统,不过我们有自动化样板车间,就在不远处的南河汽车厂,如果大家有空,可以乘坐我们的免费班车前去观看,班车就在展馆正门处,有工作人员进行接引。”

来这里大部分自然不会是为了购买全自动车间,只是觉得好奇问问而已,所以,也不可能拿出这么宝贵的看展时间过去瞧瞧,好在,燎原厂的工作人员还说了:“我们这个样板车间,目前是真正进行生产的,24小时连轴转,所以,任何时间,只要你们想,都可以去参观。不过,晚六点到早八点参观的话,需要先来这边报个名,我们好接你们进去。”

这挺好,又能看看,又不耽误参展。

立刻有不少人都签了字,当然还有一部分采购商,对所谓去全自动车间太感兴趣了,想了想后,直接出了展台,直奔正门。

费恩和青山熊太就是这样的,他们的采购计划中,当然没有全自动车间,可是,那股子不服气,或者说不甘心,还是什么,迫得他们忍不住想要看看,燎原厂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车子就停在大门外,一出去就有穿着燎原厂厂服的工作人员,他们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也是改变之一,如果是原先,谁能认识一个厂的厂服呢,但现在,黑土地上的火焰,这一标志性图标已经深入人心了,任何时候,瞧见这两个配色,他们都会想到,那是燎原厂的厂色。

上了汽车,他们以为不会人多,哪里想到,这样的要紧时刻,居然还有不少人跟着上来了,他们中间,有棕色金色头发的欧美人,也有黑色头发的亚洲人,还有黑皮肤的客户,不知道是哪里的。

车子不小,但很快就坐满了,不过几分钟就开动起来。

车子里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其实更多的是不太相信,所谓的全自动车间,毕竟,这需要的技术太多了,燎原厂这么快就能达到吗?如果他们真的突破了,那么这个世界上,在机床领域,就没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到的了。

那燎原厂又拥有技术,又有价钱,它就是无敌的。

这里是新建的会馆,离着南河汽车厂新厂区并不远,不过十分钟就到了,随着车子开动,这些人都忍不住向外看去,这里和南州市区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那里是深沉的,带着历史痕迹的一座城市。

而越往新区走,他们就发现这里虽然不至于高楼林立,可已经变了模样——这里的城市规划显然是用了心的,明明处处郁郁葱葱,仿若花园城市,可是往外看去,也可以看到远处的高楼,还有一排排整齐的厂房。

如果不是旁边的司机还听着夏国的频道,播放着夏国歌曲,他们会以为,这里是哪个发达国家的工业区。

好在,一共没有几分钟,就到了。

车上的工作人员很快将他们带到了一个大车间门口,解说道:“这里就是南河汽车厂,请跟我来。”

等着他们准备好了,工作人员就直接推开了车间的大门,所有人都心怀好奇,燎原厂的全自动车间是噱头,还是真的做到了全自动,要知道,即便是欧美日本的机床厂,都只能说是自动化车间,因为根本没办法全自动。

那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只需轻轻一按,只要少少几个人,生产就会正常进行,即便是他们也觉得太先进了。

所以,他们此刻的好奇心真是到了顶点。

没想到的是,大门打开,先听见的一些并不算太大的噪音,然后才看见里面的景象,这里居然是冲压车间——他们居然从钢卷带着他们看?这……费恩和青山都面面相觑,不知道燎原厂这是有多自信?

但很快,他们都不吭声了。

巨大的龙门吊车从面前经过,吊钩精准的落在了他们前面的钢卷面前,然后启动,将钢卷放在了生产线上,随后的一切简直如行云流水,钢卷开卷,冲孔,裁切,落料,拉延,整形,裁边,冲压,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动手,全部自动完成,唯有在冲压结束后,两三个工人会在传送带上检查一下冲压件。

如果说刚刚他们还觉得,这有点太早了,现在他们则明白了,为什么要从这里开始看,因为人家真的全自动了,从头开始,没有任何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