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生死题(2 / 2)
前朝殿试的题目李承平有过很深入的研究,其中以民生与经济、边海防、吏治为主旨的发策居多,这些问题往往与当时的社会情势相呼应。
永兴帝的这道题读起来驳杂,细细品味下,李承平不得不承认皇帝在认知层面很不简单。
皇帝对于现实问题的看法,简直可以用一针见血来说。
大乾如今的问题有很多,其中的吏治问题就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时候。
乾初在吏治方面注重选贤用能,刑法严苛,以重典治吏。
对于这点,李承平觉得要以才德衡量之法,主张考课贵精。
这道时务策就是以“求贤用人”发策。
永兴帝感叹:“其有能者,委以心腹,多面从而志异。察之不详,而用太骤之过。”
意思是开国以来,对贤才孜孜以求,但总难见效,其还感叹识人难、用人难,提出官员选拔、考核与监督的问题。
李承平越往后看,越觉得永兴帝有些好笑。
果然,师父在小黑屋特训时说的话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道理。
殿试考察这些新科贡士,不是皇帝的主要目的,皇帝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这些挤压的朝事,都是他的心头患。
这些贡士有法子处理最好,如若没有好的法子,那他就挑一份自己最最中意的便是,反正怎么都不亏。
殿试这一场考到申时,一道题看似驳杂,让人无可下笔,但写起来后,李承平很快就有些忘乎所以,很是投入。
写着写着就写嗨了,好在是在稿纸上作答,还有更改的余地。
将脑海中的思绪全部理清之后,李承平再次闭上眼睛陷入沉思之中。
对于这次殿试的文章,他必须要慎重对待,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他未来仕途。
这次殿试的题目主要考察的是吏治,也就是说需要考生们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考核和监察制度。
此时此刻,考场内其他士子也都在埋头苦思着。
他们都深知这场殿试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个好成绩。
在参加殿试之前,李承平曾花费大量时间磨练自己的策问能力。
虽然这道考题很长,但只要找到了重点,就能最大程度地回答出皇帝所提出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殿试实际上考验的是士子是否能够提供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就拿这道吏治题来说,如果永兴帝只是简单地询问大家关于吏治问题的看法,那么士子们只需要从选拔提升、绩效考核以及监督问责等几个方面来思考并给出建议即可。
因为官场风气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与繁荣,而治理国家的关键则在于吏治。
李承平坐在那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的眼神专注而凝重,努力挖掘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围的考生们都已经开始动笔了,他们或奋笔疾书,或低头沉思,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专注和认真。
李承平依然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里。
终于,李承平动了起来。
他轻轻地拿起一支墨笔,在考卷上缓缓地写起来。
李承平觉得殿试文章最最重要的便是不能顺着皇帝心意写,原因很简单,皇帝是找你解决问题的,不是让你给他拍马屁的。
朝中百官那么多人,可不缺阿谀奉承之人。
读书人信奉的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帮着皇帝整治和自己一样的牛马多少不合适。
但华夏是真的卷,李承平是真的不想给皇帝想办法,可架不住有人贱啊!
你不干不说,有的是人干人说。
皇帝想要整百官,加强皇权,李承平明明知道自己写了能拿高分,他总不能憋着不写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谓利益共同体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李承平听了很多年的文官集团,但临到他体验见识过后,觉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百官只在乎自己所关切的,别人似乎关他们什么事。
永兴帝问吏治,明朝张居正的考成法相较于现在的发展阶段很是先进。
李承平有意将这些加一些到对策之中,不过肯定不是照搬照抄,那样就太先进了。
事情考虑的太过全面反而不好,容易惹人质疑,不好把事情做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有的考生已经写完了整整一张纸,而李承平仍然保持着沉默。
然而,他的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的紧张或焦虑之色。
考场中的气氛愈发肃穆庄重,监考的官员们个个神色严肃,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些官员大多身居高位,他们的存在让整个考场弥漫着一股威严的气息。
许多考生在下笔时都显得有些战战兢兢,生怕写错一个字或答错一题。
太阳逐渐升高,阳光透过窗户洒进考场,照在了李承平的身上。
他的字迹工整,每一笔都显得格外有力。
随着笔尖的移动,李承平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他的文字如流水般流畅自然。
他将自己的观点、见解和感悟逐一展现在纸上,展现出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
“臣李承平对:察之不详而用太骤之过,天下之才,生之为难,成之为尤难……”
他沿用了《资治通鉴》中的观点:“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德全尽者为圣人,才德俱无者为愚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
李承平接下来又写,应量才德而授职,庸劣者黜退,无需杀戮;小人为祸,奸邪者除恶务尽;纯德君子多加历练。
李承平建议以经义治事的法子,“经义斋者,各治一经”,务“明体”之学。
后面就是一通巴拉巴拉,反正就是引经据典,向前辈讨法子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
低情商的说法就是,写的多,就是为了水。
高情商回答则是,方便陛下更直观的看待古今问题解决方案对比,让自己的论述更有据。
其实,李承平这么一通写下来已经有些直言不讳了,让身后观看之人有些怔然。
若李承平将视线移到正前方的汪阁老身上就能知道,有个不得了的人物正站在他身后,瞧他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