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49章(1 / 2)

昌宁二十一年,三月,霍瑾瑜带着随行官员离京抵达永清府,坐着龙船沿着运河而下,先后经过霸州、河间、德州……于下旬十五日到达桃源,视察黄河北岸水利工程。

然后登舟前往淮安府赶去,四月上旬到达淮安府。

沿途视察了淮河周边的水利系统。

淮安是黄河、淮河、运河山水交汇之处,是黄淮襟要、漕运锁钥,从登基以来,霍瑾瑜不知道在这里耗费了多少钱治理,看着沿途一座座耸立的坚固大坝,还有百姓脸上的笑容,让她心里颇为安慰。

四月中旬,霍瑾瑜到达扬州,下船之际,霍瑾瑜看着岸边跪伏的官员士绅和百姓,微微挑眉,高声道:“都平身吧!”

现场众人山呼万岁。

宣王与毅王也跟着一同下了船。

宣王看着扬州城内四处张灯结彩,用肩膀撞了撞毅王,轻声道:“大哥,你看扬州官民张罗的不错。”

毅王精眸一错不错地盯着霍瑾瑜,防止出意外,听到宣王的话,别说头,连目光都没有移动,低声道:“你老实点。”

入了扬州城,霍瑾瑜在扬州官员的陪同下,先参观了扬州的水利系统。

她可没忘几年前江南的士绅大户占河为田、侵占水渠河渠,给江南造成过一次灭顶之灾,这些年江南还算风调雨顺,她担心这些人又旧病复发。

视察多处河岸堤坝,她仔细观察了一下,见还算干净,心中松了一口气。

过往都说江南富庶,可是对于许多从京城而来的官员和将士来说却觉得江南平平无奇,甚至落后京城许多年了。

只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看过了京城的繁华和热闹,江南这种繁荣就不够看,许多人来江南,大多是想找寻先贤古人著作中描写的水乡,也算是追寻古人的脚步。

俗话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此时正值扬州春夏之交,扬州的一草一木都已然成景,鲜花盛开的桃李装饰着扬州城,行走在城中,淡香扑鼻,处处都能见到美景。

走在这样古色古香的地方,内心不由得沉寂下来。

霍瑾瑜乘坐銮舆上,看着两边的风景,现在她了解为什么有些皇帝喜欢修园子了,她现在都有意动了。

可是要花钱啊。

而且还有可能带来不好的影响,到时候王公大臣一个个都在郊区买地造园子,岂不是她的罪过。

她身旁的谢少虞见她眉心纠结,轻声问道:“陛下,你怎么了?”

霍瑾瑜:“没事,只是想月月、云云他们了。”

谢少虞闻言,笑了笑,宽慰道:“有长公主照顾,他们二人不用担心。”

霍瑾瑜点了点头。

霍瑾瑜如先前一样,没有在扬州城中住下,而是住在了龙舟上,只在扬州待了两日,第三天又启程去了镇江、常州、苏州。

如先前一样,视察了苏州的堤坝,接见了当地有名望的士绅。

这次与其他不同,苏州官员还举荐了一些有名望、有才名的女子,有人有善名,兴办女学、修桥铺路,有人的刺绣手艺一绝,有人医术高超……其中两名还是沧溟女学毕业的学生。

霍瑾瑜欣慰地点了点头,鼓励了他们,同时赐下赏赐。

这些忙完以后,她带着褚青霞、毅王、虢国公、谢少虞等人去了西湖。

到苏州不去西湖,等于没去苏州。

随行官员听到这话,愣了一下,轻咳一声,“陛下说的对!”

心想,回去后一定要让人将此日此景用诗词记录下来,让人传颂,看看他们苏州西湖的魅力。

霍瑾瑜望着碧波荡漾的湖面,心情也越发舒畅。

“大哥,你看,这就是古人口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朕看了这些江南景色,真是高兴,这般富庶有诗意的地方乃是我的江山。”霍瑾瑜嗅着随风而来的荷叶清香,神情带着沉醉,“朕现下来了江南,可惜没时间出海,欣赏不到波涛汹涌的海面。”

毅王唇角微抽,陛下的主意真是一阵一阵的,前面说起西湖,后面又拐到出海了。

“陛下说的有道理,不过出海这事不急。”毅王倒不担心霍瑾瑜乱跑。

他发现小七这个皇帝其实很安分,也坐得住,基本很少往外面跑,都老实窝在紫禁城处理政务,时常熬到深夜。

以前身份没曝光的时候,他心疼这个弟弟被偌大的江山缠住了,连个知心人都没有,皇宫里只有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

身份曝光后,他更心疼这个小妹妹承担那么大的压力,

霍瑾瑜表示,她上辈子就不怎么喜欢出去旅游,给她一根网线,她就能游遍全世界,而且这个时代出行不方便,尤其她是皇帝,那就更不方便,出行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劳师动众”,再加上舟车劳顿,不是必要的出行,她真的没心思。

褚青霞闻言,眼珠子转了转,“陛下,微臣也想出海见鲸鱼!”

听说海面一望无垠,堪比平原。

陛下让她研究蒸汽动力船,她这个研究者,也想看看自己研究的船如何行驶在海上。

霍瑾瑜:“只要保证安全,朕又不拦你!只不过,你若是让自己有了危险,以后就只能待在京城了。”

褚青霞顿时笑开了花,“多谢陛下!”

说完这些,她面露惋惜,“陛下,可惜你不是男子,微臣只能等到下辈子嫁给你了。”

霍瑾瑜:……

众人一头黑线,目光落到霍瑾瑜身边的谢少虞。

这位女侯爷真是胆大,居然在谢少虞说这个,就不怕日后被人针对吗?

谢少虞神色淡然,静静地站在霍瑾瑜身边,似乎没听到褚青霞的话。

他心中叹气:……

褚青霞的性子朝中人都有所了解,本身有才,加上陛下一直护着,说这种话,他不觉得奇怪。

何况,她也只是看在陛下是女子的份上,才敢这样“调戏”陛下。

霍瑾瑜白了她一眼,“算了,若是下辈子只剩下你能娶,朕还是出家当和尚吧。”

“陛下!”褚青霞顿时哀怨地看着她。

陛下您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她留。

众人纷纷忍俊不禁。

……

四月中旬,霍瑾瑜从江南返程,路过曲阜时,又亲自祭拜了孔庙、

在莱阳停靠是,褚青霞出去游玩,还见义勇为,救了一名被拐的女娃。

听说小孩因为不想裹脚逃出来,不小心被人贩子拐了。

霍瑾瑜没想到现在日子好过了,裹脚恶习居然还死灰复燃。

当即命人彻查,不查不知道,裹足一直就没在山东消除过,只要有人追捧,有人为了前程,就会将魔爪伸到更弱的女子身上。

再加上许多人被自小洗脑,女子要守妇道,裹脚是祖辈留下来的规矩。

霍瑾瑜看着跪在下面请罪的山东地方官员,在他身后跪着几名裹着小脚、面容惊恐的女子,有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有二三十岁的妇人、也有五六十岁的老妪……

褚青霞坐在下方,眼含怒气地瞪着地上的官员。

“赵良,你家女儿可有裹脚?”霍瑾瑜看向莱阳知府赵良。

经过调查,山东各州府就莱阳的情况最严重,褚青霞抓到的人贩子,救下的女孩也是莱阳的。

“没有。”赵良额头冷汗直冒,任由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不敢擦拭。

朝廷规定,官员家眷若有裹脚,当即免职。

陛下早在十几年前就定了性,赞同裹脚乃是不孝不慈、不仁不义之人。

“那为何莱阳的情况会如此严重?”霍瑾瑜更加不解了。

上辈子都说山东人爱考编制,又是孔孟之乡,山东学风盛行,按理说她都说道那份上了,裹脚这事早就会被禁止,怎么又开始了。

赵良垂头看着地面,低声道:“陛下,实属恶俗难消!”

“既然是恶俗,又怎么会消除不了,消解不了,不是自己无用,就是自己也赞成这种恶俗,是吗?”霍瑾瑜目光幽幽地看着他。

赵良再次将额头贴在地面,“微臣不敢!”

霍瑾瑜没再理他,看向后方跪着的几名女子,面带微笑,温声道:“你们有什么委屈可与朕说。”

褚青霞连忙点头:“对啊,陛下与我都是女子,一定为你们做主。”

跪着的五名女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年纪最大的老妪颤颤巍巍磕头道:“皇帝万岁,求您放俺回去吧。俺家里还有小孙儿等我回去。”

其他人女子也纷纷磕头。

……

“陛下,你和俺们虽然都是女子,可是有人是天上云、有人是地上泥,俺们裹脚也是没办法。”

“裹脚一开始疼,后面就疼习惯了。”

“陛下……呜呜……裹脚好疼,一动就更踩在刀子上,俺不要!”

“陛下,娘说不裹脚不好嫁人!”

……

褚青霞听不下去了,当即道:“脚被束缚,又怎么能跑起来,女子本来气力就弱于男子,再将脚裹住,到时候被恶人欺负,你们怎么办?”

听到这话的小女孩抹了抹眼泪,瘪嘴道:“爹娘说了,要守妇道!这样才能嫁出去!清白比命大。”

“……”褚青霞被这话震得脑子嗡嗡响,她转头看向霍瑾瑜,“陛下,救命啊!”

霍瑾瑜扶额,两指按了按自己的眉心,叹气道:“是朕的错,朕应该给她们更多的路,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执拗嫁人了。”

褚青霞:“……陛下,这不是您的错,明明是他们。”

她当即抬手指向赵良,“他们这些官员无用,否则京城没有、直隶没有,天下那么多地方就在山东变成了‘恶俗难消’,还以孔圣人后代自居,我看圣人在世,也会被他们给气死。”

圣人提倡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没听说孔圣人说过裹脚。

“褚青霞,慎言!”霍瑾瑜给了她一个警告。

一些事在心中吐槽就行,说出来就会被别人当靶子,没看她禁止裹脚的时候,也要盖一个“不慈不善”的帽子。

褚青霞合上嘴,素手使劲扣着扶手。

霍瑾瑜给那些女子赐了银钱和布匹,然后让人送他们回家了。

等到那些女子离开后,霍瑾瑜示意赵良起身,“赵良,你与朕说清楚,为何恶俗难消?”

赵良:“陛下,此乃民风难压。现下莱阳这边百姓流行娶小脚女子。大多觉得安稳、好掌握,而且就算不裹脚,女子能干的体力活也不多,在家刺绣、纺织比卖苦力赚的更多,不用遭受日晒雨淋,女子相貌也养得好,这也是穷地方开始风行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