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二百三十三斩(1 / 2)

浮光三千里 南有檵木 8898 字 4个月前

离开永绥后,一路秋云金风,彩山碧水。

胥姜一行沿汉发水岸往黔马场行进,过黔马场,再行半日便抵涪州。

汉发两岸地势陡峭,官道旁便是悬崖绝壁,车马都走得很慢。胥姜靠着柳眉补眠,这些时日父母之事耗费她不少精神,如今一松懈下来,便像整日都睡不醒似的,一靠着人便软了。

猿号鸟鸣间,忽闻渔歌互答,柳眉掀起帘子往外看,原来是有几艘渔船,正在前方江水回湾处撒网捕鱼。

前方单伯也掀开车帘来看,见不远处正好有一座观景亭,便让护卫们靠过去歇歇脚。

柳眉摇醒胥姜,让她下车透透气,胥姜打了个哈欠,抻了抻臂膀,问道:“大概什么时辰了?”

“午时该过了。”不在城中,也只能大约估计。

两人下车,胥姜见远处一座白塔眼熟,便知快到地方了。她见此处有亭子,时辰也合适,便同柳眉一起,将准备的干粮、糕点、茶水等吃食摆出来,和着清风渔歌,餐一顿金秋。

“秋风入水荡洄波,渔舟驻水罟梭梭。”江中有人唱《竹枝》,胥姜抓着半张饼凭栏而望,却见唱歌的并非渔人,而是不知自哪儿飘来的一只客舟。

一渔人笑应,“先生自从何处来?惊得蛮老手哆嗦。”

那人拱手道:“痴人不敢应先生,涪州路客下齐河。”

原来是自涪州来,要往齐河去,胥姜几人一边啃饼,一边看得津津有味。

渔人收网而回礼,“山高水远不留人,江湖再见斗酒歌。”

二者相错而过,一人入烟波,一人织渔罗,另一只渔船也收网了,网中肥鱼乱跳,差点将船带翻。

渔人喊道:“上货咯——”

亭子里的护卫高声喊道:“老伯,上的什么鱼?”

“草鱼。”那渔人把鱼捡出来,扔进了水舱。

这个时候的草鱼肥,入冬便瘦了,何况还是江鱼,江鱼身短而宽,肉厚而膏,很是鲜美,用来做鱼脍或烤来吃最美不过。

胥姜舔了舔嘴边的饼渣,问道:“老伯,您的鱼卖吗?”

“卖。”渔人指了指上游,说道:“往上走有个渡口,你们去那儿等我。”

“好嘞。”有渡口,便有人家,到时借几个家伙什,就着江水做顿江鱼,岂不美哉?这么一想,胥姜顿觉手中的饼越发的没滋味起来。

众人歇够了,收拾了东西,朝前方渡口而去。

行约两刻,见水边有滩,江中有渚,滩边停放着不少渔船,还有码头,船肆,和几户人家。

自官道往下有小路,可通人马,车不能过。单伯留下两名护卫看守车马行李,随后带着另外二人,同胥姜、柳眉一起步行至水边,等渔船回来。

船肆上有老妇招呼,“几位客官,要不要上来喝口茶?”

胥姜对单伯问道:“要不要上去坐坐?”

单伯见老妇满头雪丝,不忍拒绝,况且也想见识一番这江上人家之风俗,便点头道:“坐坐也无妨。”

胥姜遂朝妇人道:“阿婆,怎么上船?”

“几位稍等。”老妇应了一句,随后去船尾叫来一名老翁,老翁自水中捞起一根纤绳,随后使力将船拉到了滩上。船是蓬船,船舱却比寻常蓬船深广,除船舱有拱蓬,船头船尾按前低后高也搭了平棚,船舱内设有木桌、团垫,供客人喝茶歇息。

这船吃水不浅,可老翁却凭一己之力,将船拉上滩,足见手上有几分真功夫。

船上滩后,老翁从甲板上抠起两块长板搭在地上,供客人上船,一名护卫先登船,随后过来拉单伯。

板上钉了横销,踩着不会打滑。

单伯上去后,胥姜随即跟上,老妇伸手来接,胥姜握上去,握住满手的裂口与老茧。

“多谢阿婆。”老妇还要来拉柳眉,胥姜抢先道:“我来吧。”

待所有人都上船后,老妇请几人入船舱坐,单伯让胥姜与柳眉入舱,他们去了船尾。

老妇见这是有规矩的,便让老翁在船尾另支了一方可折叠的矮桌,让几人坐。

胥姜见老翁从头到尾都没言语,又见他脖颈上有道疤,心头便有了猜想。一名护卫坐下后,对老翁问道:“老伯,你们船上都有什么茶?”

船舱内老妇答道:“有姜茶、老荫茶、山菊茶、方坪茶,还有相思茶,都是十五文钱一碗。客官想喝哪种?”

单伯也看出老翁有异,在桌下拍了拍护卫的手,随后对老翁道:“孩子没有眼力见,冒犯您了。”

老翁摇了摇头,示意没事。

问话那护卫这才察觉自己失礼冒犯,忙朝老翁行礼赔罪,老翁笑了笑,回了一礼。

单伯拍了拍他道:“方才不是在问有什么茶么?这会儿船家报了茶单,怎么又没声了?”

护卫忙道:“那就来碗山菊茶吧。”正好去去浮躁之气。

单伯与另一名护卫对此无异议。

老妇又对胥姜与柳眉问道:“二位娘子喝点什么?”

老妇报的前面几味茶,胥姜都知道,只是最后一味未曾听过,便问:“这相思茶是什么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妇答道:“是黄堆山上一株老茶,由一对有情人所种,所以唤作相思茶。”

“原来如此。”胥姜笑道:“那我便来一碗相思茶吧。”

说完见柳眉看着她笑,她立时臊了,低声道:“我只是好奇。”

“哦——”柳眉笑意更深,随后对老妇道:“那我也来一碗相思茶。”

老妇看了眼胥姜,脸笑成一朵花,“好,各位稍等,我这就烧水。”

胥姜顿觉脸上发烫。

船上用瓦罐保了炭火,老妇支起小泥炉,夹入两块火炭,随后抓入一把松针,吹了吹,火便起了。老妇起身去拿壶,胥姜见她行动不大方便,遂上前帮忙。

“阿婆,我来吧。”

“哎哟,这怎么好?哪有让客人自己动手的。”

胥姜挽袖接过她手中茶壶,笑道:“我也好茶,这也是做惯了的活儿,不妨事。”

老妇见她手脚利落稳重,并非见她老弱而强顶上,便一边道谢一边朝旁边让开去,“多谢娘子,那便劳烦你了。”

柳眉也上前帮忙,“阿婆,往哪里取水?”

老妇走到一只木桶旁,取过一只葫瓢,然后揭开木桶盖子说道:“这儿。”

柳眉上前接过葫瓢,舀水注入水壶中。

老妇道:“这是山上的泉水,用来煮茶最好。”

胥姜瞧了瞧那高山,问道:“阿翁打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