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施粥(1 / 2)

休沐这天,李承乾一大早就起来了,洗漱完,吃了两个包子一碗粥,摸着圆滚滚的小肚子打了个嗝,被陈嬷嬷盯着穿了一件夹衣,再裹上厚厚的棉衣。

他艰难地从厚厚的领子里探出小脑袋,奶声奶气地抱怨:“太厚了,我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今儿不比以往,那施粥的地方连个遮风挡雨的都没有,更没有火墙地龙给您取暖,穿得厚一些才好,免得着凉了还要喝药。”

一提到喝药,李承乾不说话了。

药好苦好难喝的,他不要喝药,也不要生病。

被裹成一只球,李承乾去正院向长孙氏道别,就噔噔噔跑去学堂,他和杜荷、苏琛约好了在这里集合。

李承乾来得有点早,自己背了一会儿书,杜荷和苏琛便陆续来了,杜荷还带来了杜构。

杜荷不是很高兴:“阿耶听说我们要去施粥,非要大哥跟我们一起去,说要让他涨涨见识。”

杜构大方地给李承乾行礼,李承乾跟他打了个招呼,见杜荷还是闷闷不乐,很是不解:“杜大哥一起去不好吗,你为什么不高兴?”

杜荷唉声叹气:“大哥去了我们还怎么好好玩?他肯定又要教训我了!”

咦?之前和杜大哥一起玩挺开心的呀!

李承乾抛下这点疑惑,板着小脸说:“我们不是去玩哒,施粥是正经事!”

杜荷垂下小脑袋:“……哦。”

杜构笑道:“大郎君勿怪,二弟年纪小,还不知道施粥是怎么回事,等他去过就知道了。”

杜荷撅起嘴,看吧看吧!不就是比他早出生几年,多读点书,知道的多一点,脑袋聪明一点,性格稳重一点……吗?凭什么老实教训他?

李承乾没觉得杜构的话有什么问题,但他知道这话不能跟杜荷说。想了想鼓励道:“杜大哥也没施过粥,我们都是一样哒,说不定你这次比他厉害呢。”

杜荷立刻来了精神:“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他已经迫不及待要赢杜构了,到时候他也要教训杜构,哼!

杜构:“……”

“其实我阿耶本来也想去的,因为孙阿翁不答应,他才没跟过来。”杜荷很是庆幸,一个亲大哥就够他苦恼了,如果再加一个亲阿耶,那简直太恐怖了。

李承乾和苏琛也松了口气,他们也不想和大人一起,一点都不自在。

只他们几个小孩多好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不用担心被骂,嘿嘿嘿!

李承乾几人心情很好,一直到在门口看见了刚下马车的陆德明。

李承乾天真地问:“陆先生,你来找阿耶吗?他去上朝了,你可以进去等一会儿。”

“老朽不找王爷,”陆德明捋着胡须笑呵呵,“你们今天不是去施粥吗?我同你们一起去。”

众人:“……”

杜荷看看杜构,再看看陆德明,长长叹了一声,他就知道!

秦王府准备的马车很宽敞,陆德明并四个孩子坐一辆,另外一辆装的是给灾民准备的东西,李承乾掏私房钱叫人采买的,孔颖达还遣人送来一些,知道那边有米面,准备的是一些肉和蛋。

杜荷和苏琛有点不好意思,他们都没想到这一点。

李承乾挺着小胸膛:“我给你们都准备了,以后还钱给我就好了。”

杜荷和苏琛连连点头。

陆德明提醒道:“到了那边先不要声张,把东西交给掌事安排。”

李承乾应下:“知道哒!我们什么都不懂,不能随便插手,否则可能好心办坏事。”

陆德明满意地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

“遇到不懂的事,要少说多听多看。更不要轻易指手画脚,否则贻笑大方是小,坏了正事是大。”

四人严肃拱手:“学生受教。”

陆德明捋着胡须颔首,几个学生虽天资不同,各有优劣,但都尊师重道,品性上佳,不错不错。

马车走了将近一个时辰,拐进了一条小路,杜构道:“这个地方我来过,前面有一间寺庙,我陪阿娘来上过香。”

陆德明颔首:“不错,施粥的地方就在寺庙。”

咦?

几个孩子都很惊讶:“施粥不是在城门口吗?”

“谁跟你们说在城门口施粥的?”陆德明道,“城门人来人往,与饥民混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混乱,怎么可能在城门施粥?”

李承乾四人挠挠头,好像没人和他们说过,就是自然而然这么觉得。

可能是因为他们出城少,对出城最鲜明的印象就是城门吧。

李承乾仰着小脑袋问:“所以施粥都要来寺庙吗?”

“很多寺庙常年做善事,本来就会经常施粥,百姓吃不饱饭时便会下意识来寺庙求助,所以很多善人想要施粥便会借寺庙的地方,寺庙也很乐意,还会派人帮忙。”

陆德明给几个小的解释:“但也不是一定要来寺庙,只要不影响正常秩序,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城门口肯定不行,一般会选择离城廓远一些,在宽阔的道路上设棚施粥。如果饥民数量众多,劳动朝廷赈灾施粥,自然随便哪里都可以。”

李承乾四人点头,再往前走一段,便看到路边横七竖八或躺或坐的饥民。

李承乾上次出城还是去看尹阿鼠被流放,那时候他在马车里看到百姓排队出入城,见有人穿着单衣,有人穿絮着芦花或者柳絮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他觉得那些人很可怜。

但看到这里的饥民,才知道那些人已经算幸福了。这里的人大多瘦得脱相,能看到的皮肤都黑紫溃烂,这么冷的天,他们随意睡在避风之处,身子蜷缩成一团。

好在衣裳还是齐整的,勉强能有一点温度。

陆德明看着他们身上的衣裳,对李承乾点点头:“看来王爷施了不少衣裳。”

李承乾沉重的心情松快了一些。

到了寺庙门口,早有收到消息的人在候着了,李承乾被侍卫抱下马车,发现其中还有一个和尚。

二人上前行礼,自我介绍是长安县县令杨仲谦和本寺主持惠明。

李承乾先和杨县令打了个招呼,他们还有交集呢。当初李承乾带着阿牧破获西市拐卖案,可叫长安县和杨县令大大出了回风头,后来杨县令在奏表上也特意申明李承乾和阿牧的功劳。

李承乾:“杨县令怎么会在这里?”

“此处乃下臣长安县所辖,听说王爷今天要来,下臣自该陪同。”杨县令笑呵呵道,“王爷和先生,还有几位郎君长途辛苦,寺里已经准备好厢房和素斋,还请进去修整一二吧。”

李承乾摇头:“我要去看施粥。”

杨县令迟疑:“那里不干净,王爷想知道什么,待会叫人来问话便是了。”

“不要不要,我要自己去看!”

其他人也点头,他们跑到这里,就是为了长见识/玩/教学生的,如果在厢房坐着说话吃茶,找来几个人问问话,那在府里也行,何必还要跑这么远?

他们都坚持要去,杨县令便也不再多劝,领着他们去了。

粥棚当然不在寺庙里面,寺庙外有一块很大空地,是专门用来施粥施药的,这会儿上面搭了好几个粥棚,里面有人正忙碌着烧火煮粥。

杨县令解释道:“咱们施粥一日两回,上午在巳时,下午在辰时,王爷来得早,这会儿才刚开始准备。”

李承乾一眼就看到了秦王府的粥棚,一则位置正粥棚大,二则管事之人他眼熟。

他噔噔噔跑过去:“陈伯!”

陈伯这才看到李承乾一行,连忙行礼:“大郎君,陆先生,几位郎君,你们来了?我听阿郎说你们要来看看,不过还得等一会儿,你们先坐着等一下吧。”

大家都忙着,他们哪好意思坐着等啊。

李承乾道:“我们也帮忙吧?”

这叫陈伯有些为难了,这几个最大的七十多岁,最小的李承乾五岁,能帮得上什么忙?

陆德明捋着胡须笑呵呵道:“老朽可做记录、算账等文书工作。”

“那陆先生就帮忙算账吧。”算账就在棚子里,设了两张简易书桌,这样笔墨不会被冻住,手也不会冷得不能写。

陈伯对杨县令道:“劳烦您再给给添一套桌椅。”

杨县令即刻命人去办,不一会儿就带着一套桌椅回来,放在原本的账房先生旁边。账房先生也不介意,人家只是来体验几天,又不抢他们的差事,还能分担他们的活计。

人家还是小王爷的先生呢!

杜构:“我什么都能干一点,力气活也行。”

这个年纪的少年确实能干点活了,陈伯便让他帮着淘米,杜荷跟他一起,李承乾和苏琛则负责烧火。

李承乾和苏琛乖乖巧巧坐在火边的小板凳上,呼哧呼哧拉风箱,李承乾仰着小脑袋问来添水的人:“我们要烧多大火,这个火会不会太小啦?”

这人嘿嘿一笑:“郎君们想烧多大就烧多大,没那么多讲究的。”

李承乾突然想起来:“我们还带了蛋和肉!”

这人一愣,连忙去叫陈伯过来。

陈伯想了片刻后说:“我们会请饥民帮忙干活,把这些蛋和肉做为报酬给他们,您看可以吗?”

“咦,还会请饥民帮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