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62章(2 / 2)

王熙凤知道自己劝不动贾母,故而并不多言,只巧言巧语哄了一通就找准机会溜了。

出来后她便叹了口气,如今姑母已经不在了,只林姑父和林妹妹两个,林妹妹素来与府里亲近,故而林家和贾家关系也一直颇为亲密,可若老祖宗寒了林妹妹的心,那两家不往来也是再简单不过的。

素来女婿和岳家不亲近的还少吗?只要四季节礼按时给了,谁也不会说林姑父什么。但面上功夫和真心亲近能一样吗,若真推得林家和府上离了心,怕是老祖宗迟早要后悔的!

……

另一边,黛玉和胤祚却没有王熙凤的烦恼,黛玉纵然伤心,但经过前几日那一遭,早知道贾母并非全心待她好,如今再遇到这种事也很快自己就想通了。

胤祚则更加潇洒了,因为黛玉的降维帮助,康熙让他一个月完成的功课,五六天功夫就搞定了。

胤祚看着厚厚一叠功课,对黛玉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他还有自己的小心机,绝不提前交功课!于是在康熙以为胤祚正在苦哈哈读书写文章的时候,他就躲在自己宫里或者军医学院看医书,或者跑去林家跟黛玉一起喝茶聊天画画,日子过得相当悠闲。

转眼大半个月过去,胤祚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不会让康熙高估他的能力从而加大作业量时,这才跑去御书房交功课。

康熙漫不经心地翻了翻,不由挑了挑眉:“这是你写的?”

胤祚一脸镇定:“是啊!”

他抄写的!

康熙诧异地看了胤祚一眼:“倒是有长进,可见这个法子不错,还是得适当给你一点压力。”

胤祚:“……”啥意思?

胤祚有种不详的预感,果然康熙接下来就道:“以后每个月写两篇文章,不合格就回来上课,朕会交代你先生,让他们每月给你布置题目。”

胤祚:“不……”

康熙摆摆手:“朕还有事,你把文章拿给先生瞧吧,你这文章虽有进步,但缺点也多得很,让先生好好指点指点。”

胤祚闻言一顿,不知想到什么,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异常痛快地答应了。

康熙:“……?”

在胤祚走后,康熙眉毛挑得更高了。小六惯爱和他讨价还价,怎的今日如此顺从?

绝对有猫腻!

胤祚高高兴兴跑去尚书房,把文章拿给先生看,果然也得到先生的夸奖若干,顿时心满意足。

虽然被夸的不是自己,胤祚却有一种隐秘的得意——

这可是他师妹写的文章呢!

先生细细看了这几篇文章,还指出了不少问题。胤祚一一记录下来,认真的态度叫先生暗暗点头。

却不知胤祚第二日就带着先生的指点去找黛玉,黛玉素日极少看这类文章,自己写更是第一次,能得到尚书房先生的指点非常高兴,认真听取了意见后又细心琢磨两日,重新写了几篇文章。

胤祚誊抄后拿给先生看,先生见他重新写了文章已经很惊讶,再看那内容更是惊喜不已:“孺子可教,六贝勒这文章改得极好,进步很大!”

胤祚嘿嘿一笑,得了先生指点又反馈给黛玉,然后再把黛玉改过的文章给先生看,就这么愉快地做一个工具人,你好我好大家好。

在黛玉文章写得越来越好时,先生看胤祚的眼神也越来越惊艳和可惜。惊艳于他的天赋,可惜的是如此有天赋之人,偏偏明珠暗投一心学医!

大约是实在可惜,近日每每康熙问起皇子们的功课,总会有先生提起胤祚,希望康熙好好管管他,让他走回正路上来。可惜无论他们怎么痛心疾首,康熙也只是敷衍罢了,从不明确表态。

先生们如何恨铁不成钢不说,康熙也颇为无奈。又打发走一个先生,他和太子对视一眼,齐齐叹了口气。

太子笑道:“也不知六弟找谁捉的刀,我瞧着不像是几位弟弟的手笔。”

康熙哼笑道:“他素日接触的病人和学生多了,保不齐里面就有才华出众些的。”

太子笑道:“只是这么一来六弟学不到什么东西,汗阿玛的心血却是白费了。”

康熙叹气:“他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吗,若是逼着他自己写,必定想方设法也要逃了的,倒不如如今这般,虽则不是自己写的,到底要抄写一遍,以他的记性总能学到点东西。”

“汗阿玛一片苦心!”太子笑道,“如今瞧着那捉刀之人倒是个可造之材,倒可以招揽来为朝廷所用。”

“再说吧。”康熙心里知道这怕是林家那丫头的手笔,哪里能招揽,只敷衍太子罢了。

……

天气越来越热了,五公主派人找胤祚要硝石,胤祚取了些给她送去,不由叹口气:“听说汗阿玛这些日子心情越发不好了?”

德清:“是,陕西的灾情一直没有好转,皇上烦心呢。”

康熙烦心,自然脾气不好,后宫里风声鹤唳,五公主都不敢多要冰了。

“陕西那边如何了?”胤祚问。

德清道:“说是不大好,从五月到现在只下了两场小雨,小麦长了那么高,都到了灌浆期,眼瞧着就能收了,硬生生给耽误了!虽说不至于颗粒无收,但也相差不大,听说陕西大片大片的麦子长在地里没人收,伸手一摸……那麦穗都是瘪的,压根收不了多少粮食,还不够费劲的呢。”

胤祚吓了一跳:“这么严重?”

“可不是么?”德清叹气,“好在金薯推广有几年了,陕西那边的人也会种上一些,好歹有点粮食入仓,倒不至于许多人饿死,也没听说有大面积迁徙的情况。不过如果后续救灾还是不利就不好说了,听说陕西巡抚萨弼因为贪污赈灾粮被罢免了,之后怕还要问罪,如今皇上愁的就是这个。”

胤祚叹气:“是啊,若是底下人有异心,不论汗阿玛拨多少东西,到不了百姓手里都是白费,得找一个铁面无私之人才是。”

说到铁面无私,胤祚倒是想到一个——四阿哥!

四阿哥可是有名的不近人情,刻在史书上的刻薄寡恩,被戏称为冷面王的人!又向来是一心为民做实事的性子,若叫他负责此事,想来一定会干得很好。

胤祚不知道,他这回竟和康熙想到一块去了。

康熙也属意四阿哥,一则如胤祚考虑的那般,此事交给谁都不如四阿哥叫人放心。四阿哥虽年轻了些,但前面也办过两件差事,也算是经了历练,当时表现出的能力也颇为不俗,再派上两个助手帮着他便无碍了。

二则拨粮食赈灾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今年的麦子已经这个样子了,若是硬等到明年,朝廷赈灾压力太大不说,百姓的日子也过的苦,倒是可以督促陕西百姓种一茬金薯。金薯生命力旺盛,对环境要求弹性较大,干旱的环境也能生存,且本身产量极高,哪怕因为干旱产量不那么好,收获的金薯想来也够百姓吃几个月了。

恰好四阿哥就做过金薯推广工作,派他去再合适不过了。

康熙心里有了论断,四阿哥也乐意前往,此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因着灾情刻不容缓,四阿哥马上就要出发,胤祚去找他的时候宫人正在收拾东西,乾东三所到处忙慌慌的。四阿哥自己也有许多事情要做,同样不得清闲。

胤祚把一个包袱交给他:“刚去给额娘请安,这是额娘叫我给你带的鞋,额娘说你这次去陕西少不得要下地,鞋的消耗大,外面买的未必合你的脚,还是多带一些过去,不要嫌麻烦。她还叮嘱你试一试,若有不合适的她立时就能改了,免得日后受难为。”

四阿哥接过包袱拆开,果然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六七双鞋,显然都是近些日子做的,他拿了一双上脚一试,笑道:“正好。”

胤祚便也笑了:“如此额娘该安心一些,你不知道,听说你要去陕西,额娘多惦记。”

四阿哥抿抿唇:“是我不好,叫额娘担心了。”

“嗐!你做的都是为国为民的正事大事好事,额娘只有高兴的,”胤祚笑着安慰他,“我还想跟你一起去呢,可惜汗阿玛不同意!”

四阿哥奇道:“你去做什么?”

“大灾之后易有大疫啊!”胤祚叹气,“我原想着跟你一起过去,若没有疫病自是最好,若有我也能出一份力,只是汗阿玛说当地有大夫,还派了太医过去,一般情况能应付,实在不成再叫我过去。”

四阿哥点点头:“汗阿玛考虑周到,你还有军医学院的事呢,总不能说走就走。”

“我知道,”胤祚叹气,“我来就是想提醒你注意防疫,我给你写几样药材,到时煮了水叫百姓一天喝一碗,再就是生活习惯上也要注意,回头我写了册子叫人给你送过去。”

四阿哥点头。

次日四阿哥就离京去陕西,胤祚则找了太医院众人一起用两日时间编了一本防疫小册子叫人给他快马加鞭送去。

之后胤祚一直没接到四阿哥的信,只当他忙于赈灾没有时间,并没有多想,却不知四阿哥赈灾还算顺利,防疫却遇到了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