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会不会接招(1 / 2)
公爹跟婆婆因为她吵了一架又和好的事情,张欣当然是不知道的。
更不知道婆婆给加持了助力,把女医这事也给过了明路,让幺娘成了半个王府中的人,省了她后面一系列的温水煮青蛙。
她把给婆婆看病这单心事了了,就把赵氏叫过来开始一个一个的清点自己铺子。
“茶楼,饭馆这些都没什么特别的,这会城里挺安逸的。大南边来的商贾多了,金陵的人少了。”
“让小二留意着金陵的人说些什么。”
“好的。幺娘的医馆也少了些收入,因着不是天天开门的过。”
“幺娘的大姐儿能接,就让大姐儿掌着,等入了三伏,幺娘要天天进府里来。”
“是,二姐儿也还行,两个替换着来吧。粮茶铺子跟以前一样,这会商队应该在半路上。”
“嗯,还是那句话,卡着数,别太大,别太小。”
赵氏把小事都说完,最后只做总结性的汇报,张欣也把后续她需要赵氏做的交代下去,最后才到了这半年铺子里的进账。
“还是五石粮食换二百斤盐么?茶呢?”
张欣扫了一眼赵氏账册中的总进项,不足四位数。
皇祖父建朝没多久,因山西等边地急需军粮,朝廷就开始招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凭引领盐,运销于指定地区,称为开中。
到了洪武四年,这事就成了定例,叫“中盐例”,规定五石粮食可向朝廷换取二百斤的盐引。
后来还陆续实行了纳钞中盐法、纳马中盐法、纳铁中盐法及纳米中茶法、中茶易马法等。
现在她的粮茶铺子,一直在做的就是这个。
几个铺子联合起来组织商队运了粮食跟茶叶还有一些杂物去边地。
粮食跟茶叶换盐引。
杂物则在当地卖了,再倒腾一些燕地没有的东西回来。
整个规模并没有做得太大,就这么不起眼不招人的,在燕地也算是立得很稳当。
每间铺子都挣钱,但又挣得不太多。
“是,来往熟了,倒也不会缺斤少两。茶也是一样的,这两年雨水多,茶园出的茶叶少了一成。”
赵氏原是只在屋里打转的人,这一年倒是变了不少,说话干脆利落,也格外神采飞扬。
“粮食我就暂时不动了,茶这边,我有些别的主意。”
张欣说着,示意挽袖。
“真香,木樨花的味,是上次我给姐儿送过来的那个木樨花弄的?这个是茉莉花?”
挽袖奉上来的是明显的茶叶罐子,赵氏打开其中一个,看到的是茶叶里夹着星星点点的干花,闻到是扑鼻的木樨香味。
挽袖把另外一个也打开,这两种香味就混到了一起,一屋子甜甜腻腻的味道。
“嗯,这个是我弄出来的仿着宋人的窨(xun)花香茶,怎么做我写好了,你拿回去让茶铺里制茶的老师傅看看,能不能做跟怎么做得更好。要行,城东那个空着的铺子就拿来开香片茶行。”
“是,我出府了就问去,姐儿种茉莉花跟木樨就是想弄这个茶么?”
张欣嫁妆里几块林子里的地种了各种香花,赵氏还以为是用来府里供奉的,想不到,居然是拿来制茶。
“嗯,之前看过茶经,就觉得花茶雅致,以前没条件就算了,现在有了,就自己弄着。其他那些花开了,你让师傅们也采了试试。品种越多越好,起个好听的名字,卖开了好卖就买多点地种花。”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