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要溢出来的那种状态。
朱高炽跟张欣,被朱棣跟徐氏衬托得平淡至极。
不过,现在朱高炽要带张欣去求医,也是一个壮举。
她觉得将来的朱瞻基哪怕有几分像他爹跟他爷爷,也不会三宫六院的。
“说回《京报》吧。”
张欣也在憋笑,虽然看不到表情,她也懂唐赛儿的笑里藏着什么。
当儿媳妇的跟孙媳妇的,都对皇后娘娘佩服至极。
论拿捏身边的男人,徐氏,可用登峰造极来形容。
“好的,娘。除税后面是采木。”
唐赛儿收敛笑容,专注看报。
“湖广又遭灾了?”
张欣推测。
紫禁城那座被烧了一半的大殿要修,那就要大量的木头。罢了采木,修葺又要延后了。
“是的,娘,旱灾,说是工部要杉松大材七万株,而这种大材都在高山峻岭之中,采木危险至极。”
“嗯,将来你跟瞻基别等朝廷的人说,只要有灾情,当地事务该免责则免,该罢则罢。不必要等人说再做,设为常例也是可以的。”
张欣提点一句。
“是,娘,回头我跟瞻基说。”
唐赛儿应声。
“冠服这事就过了,我知道。新盐例全部弄好了?”
张欣又问。
宗室品级冠服之类,其实是因为唐赛儿肚子里面的孩子才需要更新的。
皇太孙的下一代,出生该用几个奶娘,穿什么衣服,诸如此类,全都得现拟。
之前洪武朝给朱允炆的孩子拟过,朱棣嫌不吉利,徐氏也不想沿用。
“嗯好了,现在大家都可以随便买盐了。实验坊出了人去跟进海边的晒盐法,说今年往后绝对不会有盐荒。”
“那就好。现在日子好过,家家都有余粮。这过冬的菜总算有盐能供上。”
“道里费这个,也是瞻基提议的。出门在外,有时候钱银不就手,难极了。”
唐赛儿跟朱瞻基亲眼所见。
朝中派出去巡边的官员,因着是明察暗访的,被地方住宿坑钱的有之,被偷被抢的也有之。
他们就遇到了一个这样的倒霉官员。
下人走散了,他发热生病,躺在客栈里,说他是朝廷命官,让客栈的人去衙门找人来救。
老百姓没事不入官门,哪怕有印信在手,也没人愿意替他跑这一趟。
要不是赶巧他们在客栈打尖听小二一直说晦气时问起。
怕不是就死在外边了。
回来以后第一时间,朱瞻基就去跟朱高炽说了。
最后定下来,可以求救的地方,不拘于衙门。
急递铺可能比衙门还靠谱。
急递铺十里一个,一般开在距离客栈这种地方不远处,比衙门亲民得多。
老百姓去急递铺并没有什么压力,那么跑一趟做做好事,大部分人是愿意的。
急递铺毕竟是国家部门,有能力辨认印信的真伪。
将来的官员无论遇到什么事,也都可以找急递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