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棣在回来的半路上驾崩了,朱高炽随即登基继位。
朱悦燿接着上奏给朱高炽诬告侄儿,又说他才应该是继承蜀王之位的人。
朱高炽自己被两个亲弟弟搞得焦头烂额,他本身就是嫡长子继位,又深受弟弟有夺位之心的危害,怎么可能站朱悦燿这边?
接到上奏以后就派人去蜀地查访。
查出来自然是子虚乌有。
朱高炽当即下令让朱友堉袭封蜀王,同时召华阳王朱悦燿进京当面问询。
朱悦燿不但不承认,而且还在朱高炽面前继续数落侄儿的不是,朱高炽听后大怒,斥责朱悦燿,最后命朱悦燿迁至武冈,后来又命其迁至澧州。
朱悦燿这事的处理是朱高炽在位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最雷厉风行的了。
再后来,宣德六年,当了蜀王没多久的朱友堉去世。
朱友堉膝下无子,按规矩,只能是“兄终弟及”。
而朱友堉的二弟朱友坿早已去世,且仍然无子。
于是蜀王之位,便落到其三弟朱友埙身上。
朱友埙于宣德七年正式袭封蜀王。又于宣德九年薨逝,且无子。
朱友埙去世之后,朱悦燫一脉就算是断了。
按大明宗室规定,蜀王之位就该轮到朱悦燫的弟弟来承袭。
朱悦燿,本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却偏偏在宣德八年已经没了,时年四十一岁。
所以张欣才觉得这货是个倒霉孩子。
哪怕他长命一点,这蜀王的位子就是他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