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2)

赵娘子在家门口看了会儿热闹, 只是没听清他们在说什么,见媒婆起来之后,狠狠的往地上呸了几口,就在门口拉住媒婆说话。

媒婆正一肚子气, 好好的把张大娘三个人骂了一通, 说他们不知好歹, 不讲礼数。

弄得赵娘子越发好奇,媒婆说的是哪户人家, 听了半天也没听到是谁,索性就问起来。

“就王家村那王锤子家的大儿子。”

赵娘子一听, 就知道张大娘他们为什么如此生气,也不拉扯着媒婆说话了, 语气都变淡了不少。

“他们家那三个儿子,不是出了名的懒汉吗?家里也就一个女娘会干些活!”

王家村离他们这里并不远,好些个人都有亲戚在那里, 自然知道王家是什么情况。

“那又如何?他家女娘年岁还小, 还能在家里帮衬着些, 他们家可是有三个儿郎呢……”

赵娘子不再与她废话,觉得媒婆被张大娘收拾一通也是活该。

先不说林春燕做饭的手艺怎么样, 人一个好好的小娘子,干什么要嫁给一懒汉?

媒婆生气,觉得这村子的人都不懂礼数,连这热心的赵娘子也是如此。

林春燕不过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娘子, 有人来给说亲就该烧高香了, 就他们家小娘子那副德性, 怕也没人敢娶回去。

这里认识媒婆的不少,有坐在大树下说闲话的人看到她, 就和她打招呼。

媒婆也不着急走,她还没想好该如何去给王锤子一家回话,顺便和这些女人诉诉苦。

她刚起了个头,这些女人都放下手里的活计,认真听起来。

钱娘子更是把她的位置挪到媒婆跟前,媒婆得意起来,说的眉飞色舞。

可大树下的这些人,越听脸色越古怪。

那狗蛋娘第一个站起来,“你这个憨婆子,不是人家张大姐把你们赶出来,要是我的话,也得拿扫帚撵你!”

媒婆嘿了一声,“那张大娘当他闺女是个宝贝,可也不看看,除了会做饭之外……”

见媒婆还不闭嘴,狗蛋娘直接从筐里拿了做好的鞋垫往她身上抽。

媒婆都傻了眼,只觉身上火辣辣的疼,还没如何,不知道被谁推了一把,人直接往旁边倒去。

站在她旁边的孙娘子,却不说扶她一把,反而往旁边一跳,正好让媒婆摔了个狗啃泥。

这孙娘子媒婆也是知道的,她守寡多年,也有不少人托了媒婆来提亲,如果这事成了,她手里也能多个钱。

偏孙娘子见她过来,每次都是不冷不热的,根本就没成了,白让她跑了几趟。

媒婆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手指都有些哆嗦,指着他们这几个人,说不出话来。

钱娘子家有三个儿子,她也不怕这媒婆——刚才就是她推的媒婆,见这憨货还在这里,往地上啐了一口。

这东西只看钱给了多少,根本就不管说亲的好坏,之前就有小娘子上当,她把男方说的天花乱坠,结果嫁过去,根本就不是那样。

把她撵出去,也好过村里再有人受骗。

媒婆知道不是这几个人的对手,只能拍拍身上的土,一溜烟的就跑了。

狗蛋娘冷哼一声,还远远的在后面喊,“要是再来我们村,少不得拿大棍子把你撵出去!”

她家里可是有两个闺女呢,平日里也是疼得很,要是被说了王锤子那样的人家,她不定多么难受呢。

媒婆不明白,怎么就给林春燕说了这样的亲,就直接被撵了出来,引了众怒。

回去之后,又添油加醋的和王锤子他们一家说了这情况。

“这可不是我不帮着说,实在那家人太刁蛮,不——是那个村子的人都很刁蛮!我说亲这么多年,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人家,连家门都没让我进呢!”

王锤子听了也十分不爽,自家可是有三个儿子,嫁进来保证不会被欺负,他们能看上林春燕,她还不赶紧烧高香。

少不得他亲自走一趟,只是白费了给媒婆的那几个大钱。

张大娘去了码头,来的次数多了,她和周边摆摊的人也熟悉了起来,没来之前的拘谨。

一放松,那爱吹嘘的毛病就出来,和那金娘子吹捧,说她家的林春燕能做出比宋娘子家的鱼肉羹更好吃的拆鱼羹。

“味道那是一顶一的好,比那宋娘子家还要好喝的很,就是那天说的拆鱼羹!”

金娘子不信,“那鱼肉羹可是宋娘子家祖传的,多少人都说好喝,想要仿了去的人多了,也没人能做出来她那个味道,你女儿那什么拆鱼羹是什么?”

相处时间久了,金娘子也看出来张大娘有爱说大话的毛病,一分的东西能硬生生说成七八分。

张大娘见她不信,着急起来,“我家燕娘的本事你也看到了,可不是我胡说,她是真能做出来那味道。”

金娘子转了转眼珠,故意拿话激张大娘,“要是这样的话,能不能让你家燕娘来帮我做几个菜?”

原道是她家老太爷要过生日,逢十的时候都是要大办的,可她的手艺也不怎么样,每次都要从外面请厨子。

家里的老太爷就喜欢热闹,特别是他过寿的时候,那定是要办的风风光光,请厨子的价钱都是给的最高。

张大娘想了想,不敢做林春燕的主,“等下半晌她过来的时候,我替你问问,不过先说好了,我家燕娘手艺好,一点也不比那些厨子差,要给的份例是一样的。”

金大娘没在这种事情上和她计较,林春燕敢不敢接还是一回事呢,何苦现在计较这个。

要是真做出来比宋娘子的鱼羹差不多的羹来,那她给了钱也不亏。

鱼肉羹好吃,但是价贵,就是他们家,也只老太爷和家中小孩才能多吃上几口。

若是林春燕真能做成,那来他们家席面的人不就都能吃上,到时谁不说一句他们家阔绰。

林春燕的摊子每日的人都络绎不绝,来买豆干的,田螺,小螃蟹的都不少,这些都是家中有余钱的人家。

也有一些豆大的小孩,每日吸溜着鼻涕在摊子周围,眼馋的看着别人买东西。

这时候的零嘴有限,他们能买得起的更少,也从来不像有钱人家的小郎君,能吵着要着吃。

发现这摊子上卖香豆干,还是给别人洗衣裳的李娘子家中小儿,他家日子过得辛苦,爹早早得了病,撒手人寰,只有李娘子拉扯着他长大。

两人成日里吃的也算不上好,不过这条巷子里住的都是穷苦人家,李小郎君也并没觉得他比别人少了些什么。

只是这日他出去玩的时候,见一摊子前聚了不少人,空气中还飘着一阵一阵的香味,李小郎君就忍不住挤到人群里。

林春燕看他可爱,就给他一豆干,让他拿着吃。

李小郎君拿着那豆干,一溜烟的跑回家,递给了正在浆洗的李娘子。

“这是从哪得的?”李娘子的手成天泡在水里,指关节都变得肿大起来,接过之后也不吃,先问了李小郎君。

“是那摆摊子的小娘子给我的。”李小郎君咽了咽口水,推了推李娘子,“赶紧吃吧,他们都说可好吃了。”

见他如此孝顺懂事,李娘子觉得再苦的日子也能熬下去,轻轻的在那豆干上咬了一口,只觉得唇齿留香,舌头都像是有自己的意识,想要一口吃完。

李娘子克制住,把剩下的豆干递到李小郎君嘴里,“快吃吧,娘已经吃饱了。”

李小郎君不再推辞,也咬了一口,眼睛瞬间瞪得大大的,他还从来没有吃过味道这么好的东西。

那一小口,他恨不得一直停留在嘴里,别咽下去才好。

可最终他还是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下去,李小郎君却不再吃,又递到了他娘跟前。

两个人就这样,你推我,我推你,一口一口的吃完了。

“那摊子在哪里摆呢?”

李娘子把衣裳都晾晒好,围裙也从身上解开,拉着李小郎君去街上寻找。

这么好吃的东西,自然好卖出去,他们肯给李小郎君,不过是因为人家心好。

李娘子是想过去感谢一番,到了那里,见聚拢的人依然很多,就在一旁静静的等了一会。

林春燕歇口气的功夫,就见到一旁站着的两人,那孩子看着脸熟。

李娘子见她不忙,赶紧上前福了福身,说了些感谢的话。

林春燕见她言谈举止,并不是粗鄙之人,身上的衣衫虽然有补丁,但都非常的整洁,心下有好感,又让林桃红把剩下的田螺给包了起来。

没有多少了,倒是还剩些汤汁,卖给别人也不好收钱,他们两个原就准备收摊。

李娘子如何也不收,反而问了价格,想掏了铜板来买。

她刚才站在这里听了许久,也大概知道了价格,尤其是那豆干,她还以为这么好吃的东西,理应卖的很贵,不曾想价格十分公道。

怪道这里人这么多。

林春燕也不想折辱他们,就给他们称了一文钱的。

母子两个拿回去,就着馍馍吃了,那螺蛳又香又辣,非常的下饭。

回头李小郎君就和其他伙伴,说了那豆干和田螺有多好吃,其他人没吃过,都想尝尝。

他们几个小孩便凑了这个铜板,买了好些豆干回来,均分了一下,各自带回家。

也算是给家里添了道菜。

张大娘在码头上卖的也很快,等林春燕背着篓子过来的时候,她也卖的差不多。

林春燕把铜板收到自己这里,张大娘忙把金娘子想托的事情说了。

她没敢提自个儿吹大话的事情,怕林春燕不高兴,只说金娘子想在席间做请他们去做那拆鱼羹。

“我想着你要是能做了出来,他们老爷子也高兴,到时候她说和那些大厨一样给份例钱。”

林春燕看了张大娘一眼,先问,“去做一次,要给多少钱?”

“怎么也要一二百文,多的还能给三百文,不过还得在问问金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