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全面掌控江北(1 / 2)

对于合肥、凤阳一线的战斗来说,之前困扰楚军的并不是凤阳城有多么坚固,朱大典麾下的兵力有多么雄厚。

而是进军过程以及后续后勤线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而这个安全威胁,直接来自于江北地区的大批明军边军骑兵。

又归根于江北地区明军骑兵。

当江北的明军骑兵大部分投楚之后,这些问题瞬间就不存在了。

于是乎,第十师顺风顺水的杀到了凤阳城下,紧接着就枪炮齐发对凤阳城发动了猛攻。

事实也再一次证明,这年头还没有什么明军,没有什么城池能够真正的挡住楚军的猛攻。

当数十门大口径臼炮以及几十门野战炮对着凤阳城发动炮击的时候,朱大典所部根本抵抗不住。

仅仅是攻城三天后,凤阳城就被楚军拿下。

凤阳城内万余守军死伤两千余,余部投降,朱大典自焚而死!

凤阳城陷落后消息传到了庐州府合肥,直接导致当地守军发生了内乱,投降派和顽抗派直接发生了火拼。

最终投降派以绝对的优势镇压了内乱后,数千守军主动出城,对城外第八师进行投降。

随着凤阳城、合肥这两座明廷在江北腹地里最重要的防守据点陆续被楚军占领后,大楚帝国也可以正式宣告,已经大部控制了江北,大量楚军开始向江北北部地区乃至河南、山东开始挺进!

这也意味着大楚帝国掀起的北伐进入了第二阶段:中原战役、山东战役!

——

大楚帝国承顺四年四月五日,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淮安城。

罗志学支持召开了新一轮的御前战略会议,在战略会议上,根据目前的情况,罗志学要求军方做好并制定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

罗志学对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是拿下江北其余驻地,包括拿下庐州府的六安、凤阳府的其他诸多城池如寿州、颍州、亳州、蒙城、宿州等地,同时肃清当地的流兵流贼等中大规模的非法武装,以便把江北地区全面纳入大楚帝国统治当中。

第二,则是占领黄河以南区域,夺取潼关,哪怕无法抢占潼关,也要在潼关外驻防重兵,防备陕西方向的新秦军自潼关而出,同时要防备山西方向的明军渡河南下,影响到楚军在中原、山东地区的行动。

第三,攻占北直隶南部的山东的若干战略要地,为后续全面掌控山东、进军北直隶打下雄厚基础。

罗志学提出的这三个战略要求,其实对应到北伐计划里的第二阶段当中,就是攻占中原和山东。

而具体的计划里,楚军是想要先把陕西、山西方向的明军给堵住,不让他们干扰到楚军在中原,华北方向的战事,进而夺取山东,扫平北上的侧翼威胁后,再大规模北上华北平原,即北直隶,尤其是幽州城。

针对罗志学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军方以参谋部为首,也是注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

首先是对北上参战的各部队进行了细微的重新调整,并部署战略任务。

第一军,则是负责山东东部方向的战事,麾下第一近卫师、第四师一共将近三万人,拟定从海州出发,向北方持续推进,拟定攻占青州、胶州等地。

此外刚拿下徐州不久的陆军第二十三混成旅被重新调往海州,准备和海军第一陆战团一起,共同执行登陆黄海长山八岛乃至后续并攻占登州的作战计划。

为了便于统筹指挥山东中东部方向的战事,第二十三混成旅也暂时划归第一军统辖。

第三军,则是负责山东东部方向,主要是运河方向的主攻任务,他们要沿着运河一路强行推进,他们在这一阶段里的作战目标是拿下运河沿线各地,并攻占周边地区。

主要战术目标有兖州、东昌、大名以及济南府。

因为该方向的负责范围比较大,同时预期会遇上明军从北方抽调来的大批边军兵力甚至是可能会遇上东掳兵力,因此第三军的兵力也是最为雄厚的,麾下第一师、第十师、第十一师将会成为前期的作战主力,同时第一骑兵旅、第二骑兵旅也会加入第三军的作战序列,再加上两个臼炮团,一线战斗兵力足足有五万多人。

至于在后方辅助运输辎重的各种运输团之类的,楚军一向来都不把这些兵力纳入兵力统计范畴之内。

而第二军,则是负责江北地区后续战事,毕竟如今的江北地区其实很多地方都还没有拿下来呢,哪怕后续都可以横扫而下,但也需要时间,怎么说呢,大军行军也需要时间不是……

不过江北后续战事不用太多兵力,因此第二军麾下的第八师将会在第三骑兵旅的配合下直接转道杀入汝州府,以配合在义阳三关等大别山关卡南线的第三师各部攻占汝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