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海外扩张三大规划(2 / 2)

又说什么扶桑就在帝国边上,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还说什么随着帝国的工商业持续发展,扶桑那边似乎也出现了进行工业化的迹象,江湖幕府在长崎已经建设了若干水动力工厂,甚至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新型的纺纱机……长此以往,扶桑也会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最后成为帝国的核心威胁云云。

为了确保帝国本土沿海的绝对安全,海军方面强烈建议夺取扶桑、吕宋群岛这两大区域,以建立绝对的本土防御圈。上述是海军所提出的海外扩张战略中的本土沿海绝对防御圈规划。

除了绝对防御圈计划外,第二项规划则是为帝国子民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什么是生存空间?

不是什么工商业利益,而是耕地!

粮食才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其他的都得往后排,而帝国本土的可耕土地虽然也不少,但是也谈不上多么的充足,帝国需要从其他地方获得更多的耕地。

因此,海军提出要扩大在南洋各地进行打扩张,效仿之前的马六甲半岛地区的扩张,夺取更多的南洋领土,以容纳更多的移民。

比如暹罗那边的一些沿海地方就很不错,暹罗平原的粮食产量高的很,以目前暹罗人的落后水利基础设施,落后耕种能力都能做到这么大的粮食产量,甚至能够向帝国大量出口粮食。

如果帝国能够把这一片富饶的地方拿下来,然后组织大量移民过来自己耕种,再修一修水利设施,这粮食产量翻几番都是轻而易举的。

再比如吕宋群岛还有婆罗洲乃至苏门答腊岛中西部以及爪哇岛,这些地方如果开发好了,都是很适合种植粮食的……就算种不了粮食的地方,也可以种植一些热带经济作物啊,比如种植橡胶,种植热带水果之类的。

同时在美洲展开扩张以目前帝国在美洲西海岸的若干殖民据点为基地,迅速向北美洲内陆地区进行扩张,以容纳更多的移民。

根据美洲移民陆续回报的情报,美洲那边可是富饶的很,据闻盛产金银,最关键的是气候宜人,其整体气候和帝国差不多。

帝国的民众移民过去后,能够很好的适应在当地的生活,不会和前往南洋移民或北方移民一样,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难以适应。

不过这些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的区域并不是在西海岸,而是在北美洲内陆腹地以及西海岸。

如果能够掌控北美洲的话,以北美洲的良好自然条件,养活好几亿帝国子民都是轻轻松松的。

为此,海军方面强烈建议加大对美洲,尤其是北美洲的扩张开发。

为此,都可以暂时放一放南洋,印度乃至扶桑等地的扩张开发。

由此可见,海军方面对美洲的重视。

第三项规划,只是为帝国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不仅仅是工业产品的倾销地,还有工业原料,农产品来源地。

以此提升帝国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

这一点其实简单一些说,就是普通的海外殖民,以掠夺土著国家,海外殖民地的经济利益为主,目前大楚帝国在海外的大部分海外领地都是这么做的,同时其他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基本也是这么做的。

以上海军所提出了三大规划,呈报到了罗志学手中的时候,罗志学非常的感兴趣。

不得不说,海军方面做出的这一份战略规划,虽然直接出发点是为了提升海军的影响力,扩大海军在帝国内部的重要性,但是不得不否认的是,海军方面很聪明,几乎每一项规划都是站在帝国的最高利益出发。

同时也很符合罗志学的胃口。

人家海军那些将领们也不是傻蛋,人家也会研究帝国高层的战略,研究罗志学想要做什么的,这一份规划其实内容具体是什么对海军自身而言并不重要,海军只需要帝国在海外进行扩张,提升海军的影响力就行了。

而具体的这些内容,纯粹是为了打动罗志学以及国内的其他高层乃至国内各行各业民众的。

抛出别人想要东西,进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就是海军方面提出三大海外扩张规划的直接理由。

对于这三大规划,罗志学很有兴趣,认为海军做的还是不错的,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

既有直接的领土扩张和吞并,也有普通的殖民模式,真搞起来好处极大。

这让罗志学不得不慎重考虑起来海军的这三大规划的可行性!

但是问题也不少,比如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划,其实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因为他们的核心都是直接占领并吞并海外土著国家,把这些海外领地变成帝国的直属领土。

但是这样一来难度也不小。

单纯的领土扩张容易,但是怎么把这些领土变成帝国的永久领土,并且以最小的代价去施行,并降低后续的影响,这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比如扶桑吞并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

倒不是因为他们难打,更不是因为海军他们说扶桑以后是帝国的威胁,这基本都是无稽之谈。

毕竟扶桑就在帝国边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墨西哥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强盛的大楚帝国天然就会对扶桑的社会结构,经济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并让他们严重依赖帝国……想要对帝国造成威胁是不可能的事。

至于吞并的难度,军事上不存在什么难度,随便派个几万帝国陆军登陆基本也就能横扫扶桑列岛了。

问题是这破地方土著太多,根据各种不靠谱的初步统计数据,这年头的扶桑大概有一千大几甚至两千万人口。

而且他们的人种也不咋地,一个个矮小的很,一米四是常态,一米五都是高个子了……

按照帝国以往的教化正侧,一旦吞并后就会进行大规模的通婚,以便把当地土著彻底变成汉人的。

但是罗志学一想到华夏民族要和超过两千万的小矮人进行大规模的融合通婚……然后生出一群小矮子……他心里就不舒服!

真要这么高,岂不是华夏民众好不容经过二十年才提升起来的那么点平均身高会被分分钟拉下跌。

平均身高不增反降!

这样太扯淡了!

再说了,罗志学个人对扶桑也没啥好感,虽然导致他对扶桑没什么好感的事来源于前世时空,这个时空里几乎不可能再出现同样的情况,但是他还是心里不舒服啊……

这不把他们都灭绝了罗志学都自认为是个好人了,这非但不灭掉他们,反而要把他们容纳进来作为一家子,享受帝国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卓越成果?

靠,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这不就是墨西哥人和美国合并嘛,你说美国人得多糟心啊……

再说了,都把扶桑人吞并为帝国子民了,以后还怎么压榨他们的经济价值,为帝国子民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

所以,罗志学既想要吞并扶桑,但是不太愿意把两千万扶桑人都接纳进来……这样的矛盾心态其实在其他地方,主要是南洋半岛上也存在。

大楚帝国目前可没有大规模吞并南洋半岛,也就只吞并了安南地区而已,其他地方依旧以傀儡国的方式进行压榨统治。

除了经济上要继续压榨外,也和地方的人种不咋地有关,尼玛又矮又丑的土著,帝国高层也好,罗志学也罢,全都嫌弃……

之前的安南都还好一些,其中还有不少是明王朝时期的移民后辈,最关键的是当地也没多少人口,这年头的安南长期受到战略的影响,其实人口很少的。

南方的阮家一直都是受困于人口稀少,经济发展不起来,军队也就那么几万人而已。

而且当地之前频繁战乱,帝国吞并之前当地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以至于当地人口数量进一步暴跌。

帝国接受安南南部阮家地盘的时候,那么大的地方里,只统计出来了四十几万人口……其中七八万青壮还被抓了战俘,然后被运到苏门答腊岛那边去种植橡胶了。

北方那边也差不多,超过十几万叛军俘虏被运到了婆罗洲那边去种植橡胶去了。

前后二十几万青壮被一股脑送进了两大岛屿的橡胶种植园后,当地剩下的多为老弱妇孺,而且总数也不多。

因此帝国在越南地区的融合还是比较容易的,虽然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整体可控。

但是扶桑……那可是将近两千万人口,而且语言不通,文化习俗也差异非常大,融合起来非常麻烦的。

因此吞并扶桑看似可行,但是麻烦也非常大,罗志学是绝对不愿意直接吞并融合的,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至于说吞并后不融合,放任他们自己玩,那就更扯淡了。

教化政策是帝国基本国策,不可能因为扶桑而有所改变的。

它还没那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