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大楚帝国制定最长工作时间以及最低工资标准的时候,乃是承顺二十九年,帝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同时海外扩张殖民的规模也不算太大。
帝国的整体经济环境依旧属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所以最低月工资标准不算高,只有二点四楚元,最长工作时间的标准是月休三天,工作日正常工作时间十个小时,可加班两个小时,实际最长工作时间为十二个小时。
但是如今又十多年过去了,帝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民众的收入普遍增加。
以帝国经济最发达,民众平均收入最高的松江府为例子,其地方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达到了六点五楚元,已经远远超过了帝国统一的最低标准。
帝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地方可以在全国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但是不得减少。
帝国统一标准为二点四楚元,各省最低标准必须大于或等于二点四楚元,假设省制定的是二点六楚元,那么府级单位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时候,就必须是二点六楚元起步……可以增加,但是不能减少。
很多地方因为经济普遍发展,实际施行的最低工作标准已经超出全国标准,而且是超出了很多。
同时又因为经济持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更高,对收入的要求也更高,最低二点四楚元的标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保障。
大楚帝国制定的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出发点就是确保下限……如果下限太低的话,那么就没什么意义了。
这也是十多年后的今天,帝国准备推动新一轮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因。
并且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提前敲定一个基本规则,方便后来间隔一段时间就调整一次,而不是和现在这样,调整一次的最低工资标准还要上参务院会议,让罗志学来亲自主导会议。
帝国高层想要把这事形成一个规矩,后续按照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就行了。
如此情况下,罗志学在承顺四十四年九月召开了一次扩大参务会议,商讨新最低工资标准事宜。
并听取了过去多年来的人均收入、消费水平等关键数据的报告。
根据多方的统计,大楚帝国的人均收入,对比十五年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主要受益于工业发展,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带来的整体经济增长。
同时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有了极大的增长,食物消费在总支出中占比逐年降低,人们开始在居住,穿着,出行,教育,娱乐等更多方面进行消费。
这除了得益于人们的收入增长外,还得益于大量的海外农畜产品,经济农作物进入本土,使得食物的价格非但没有增长,反而是出现了一定的下降。
还是以经济龙头松江府为例子,承顺三十年的时候,一名普通私营工厂里的普通男性员工,月薪大概在四楚元到五楚元之间,月休四天,上班时间在十二小时左右。
而这个收入中的大部分都要用于自己以及家人的食物开支。
也就是食物消费占比是非常高的,普遍能够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这个食物消费,只局限在必要食物的开支,并不包括去餐厅吃饭,昂贵食材等奢侈食物开支。
这一时期里的楚国人,哪怕是松江府里的普通工人群体,也是只能是吃得饱,但是谈不上吃得好,要逢年过节等特殊日子里才会买上一两斤肉回来,和家人一起享受一顿。
但是到了承顺四十四年的今天。
松江府地区里的最低工资标准就已经达到了六点五楚元,而实际上普通男性工人的薪资收入大概在七楚元到八楚元之间。
这说的还是普通无技术的普通工人,如果是技术性工人,低级技术人员或低级管理人员,其薪资收入会更高,能够达到月薪八楚元到二十楚元之间,这要看具体的工种的不同而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范围。
当然了,除了这些稳定工作里的工人外,实际上还有一部分人的实际收入还不到最低薪资标准的,比如店员,仆人,码头搬运工等行业,实际收入可能就只有五六楚元甚至更低。
不过这些低收入者也得分情况,比如从事不稳定的工作,比如拿时薪的店员,单次计件的搬运工,这些是真的惨,他们的低收入就是全部收入,还要自行承担食宿等开支。
但是也有的,比如仆人这种人家到手的钱是纯收入……在大楚帝国里的仆人群体虽然表面收入比较低,但实际上雇佣者需要向被雇佣的仆人提供食宿甚至穿着,而雇佣合同里往往会包括这些费用的,他们拿到手的钱实际上是扣除了食宿坐衣等费用后的纯收入……真算起来,其实合同收入并不算太低,至少是超过最低工资标准的。
上述说的都是一些社会底层群体的收入,如果是中上层那么就更高了。
比如官员,松江府里哪怕是刚入职的从九品官员,其基本月薪也有二十多楚元,再加上各种补贴,福利,一年下来,综合年收入差不多有三百多楚元,如果是入职年限比较久,已经有过几次升职的正八品官员,年收入能够达到五百楚元左右。
这个收入在松江府里,属于标准的中等收入群体了。
还有企业里的中层管理,中级技术人员等等,其月收入大概也在数十楚元,综合年收入数百楚元。
还有一些金融,法律,医疗,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月收入在二十楚元以上,综合年收入在三百到五百楚元之间。
至于高收入群体,这就很难说了,年收入好几千甚至好几万的都有。
而制定各种福利政策的时候,帝国方面也基本不考虑中等收入以上的群体,更别说什么高收入了。
比如现在帝国制定最低薪资收入标准的时候,考虑的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低收入群体,通过制定最低收入标准的方式,来保障他们的收入下限。
同时考虑的地方也不是松江府这样经济繁华之地,考虑的是全国范围。
毕竟帝国制定的最低收入标准,是面向全国的……这个全国可不仅仅指东亚这一小片本土腹地,还包括所有的直辖领地,包括美洲地区。
同时在行政领地里的楚国人就业,也将会受到该项法律的保护。
不可能说你在行政领地里雇佣一个楚国人,就可以给低于最低标准的情况了。
因此综合考虑之下,这个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不能太高,要不然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承担不起,人力成本没有优势的话就更难发展起来。
但是也不能太低,太低的话在一些物价比较高的地方,民众收入太低就不够用了。
所以需要综合考虑全国的情况,最终确定一个数字……并且按照老规矩,帝国只规定下限,直辖各省各府,行政领地各州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高!
而经过好几次的会议讨论后,结合了全国各地的情况,大楚帝国终于敲定下来了新一轮的最低工资标准。
全国统一最低工资标准为三点六楚元,各地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但是不能减少。
从二点四楚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到现在的三点六楚元,增长了百分之五十。
这个增长率已经算不错了……放在后世的话得直接对比为翻了几倍工资。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大楚帝国的货币是金本位货币……金本位货币可是非常保值的,也不可能进行无节制的货币超发,想要印多少就印多少。
金本位制下的大楚帝国是没有通货膨胀的,反而是经常出现小幅度的通货通缩。
这和后世各国普遍采用信用化货币,每年都进行货币超发,固定给你来几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在金本位的年代里,涨五十个百分点的工资,那就是实打实的给你涨……
而不是表面给你涨工资,后脚就给你来一个通货膨胀覆盖,实际一算……尼玛半毛钱都没涨,甚至会出现扣除通货膨胀后,实际收入降低的情况。
这是信用货币的特殊情况,和大楚帝国如今奉行的金本位是截然不同的。
在大楚帝国里,可不存在什么物价上涨的情况,相反……民生物资的各种物价,尤其是粮食的价格对比十年前,还出现了小幅度的下跌呢。
如此一来,民众们到手的工资收入实际上还要更高一些。
从粮食价格的角度去看,按照目前的三点六楚元最低工资标准,其增长幅度并不止表面数据上的百分之五十,实际情况可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左右,在部分地区里甚至能够达到百分之百以上。
衡量收入涨没涨,其他的数据都不太靠谱,直接算‘收入能够买多少粮食’就行了……
假设:十年前的收入能够购买一千公斤的大米,十年后收入如果能够购买一千五百公斤的大米,那么就是收入涨了。
反之,如果十年后的收入连一千公斤的大米都买不到了,那么妥妥的就是收入降低了。
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更关键的数据,那就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即恩格尔指数。
这数据可以非常直观的反应一个地区的生活水平高低。
所以衡量物价,收入等经济数据的时候,用食品价格是最靠谱的。
毕竟民以食为天!
而大楚帝国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时候,也是考虑到了基本的民生情况。
当然,大楚帝国制定的这个标准,只能确保下限,让底层的民众,夫妻两人同时工作能够养活一家人……饿不死!
但是想要生活的更好,那么就需要更加的收入了。
而实际上绝大部分地区里的现行最低工资标准,都已经超过了帝国最新制定的全国最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