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红日再次西沉,烛火再次点亮。大家方才发现,已经两天一夜没合眼了。
俱酒立即命众人前去休息,但他却留下了随巢子,说有事向随师兄请教。
随巢子一番神秘化的发言,在临淄之会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令俱酒有了新的想法。
“鬼神”是人类文化中最具神秘气息的。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待鬼神的态度也不一。
儒家“敬鬼神而远之”,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后期的大家荀子则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甚至翻遍两千余年儒家流传史,鬼神迷信从来不是儒家所倡导的,甚至多位有影响的大儒都是反对鬼神之说的。
道家强调“道”的作用,《老子》一书认为“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先秦的道家与后世的道教不是一回事。
被认为是道家范畴的《周易》很少谈到鬼神,是故有“易不言鬼”的说法。
杨朱之学被后人归入道家,个人主义的滥觞杨朱也是反对鬼神的。
法家则是坚定的无神论者。
甚至先秦时期的阴阳家,也是研究自然万物规律的一种学说,这个阶段并不涉及鬼神。
但是,墨家的学说中,是明确鬼神的存在的。
墨子专门写下《明鬼》一文,希望人们明白鬼神的存在,而且鬼神具有“赏贤而罚暴”的神秘约束力,可以在冥冥之中规范人们的行为。
俱酒之前看到吴起信中所言,草原诸部不好管理,不利于团结,一直很发愁。
那么后世将这些游牧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是什么呢?答案是宗教。
比如早期的萨满教,后期的藏传佛教,西域的伊斯兰教等等,都有过广泛的信众,起到了心灵统治的神秘作用。
随巢子既然有这方面的特长,俱酒也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又是一夜长谈。
俱酒道:“随师兄,朕昨夜梦到师尊了,师尊通体发光,腾云驾雾,法相庄严,悲天悯人。”
随巢子叹了口气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钜子是太想念师尊了。”
俱酒道:“不不不,我觉得师尊已然成神,一直在注视着天下墨者。不仅仅是墨者,也在挂念着天下苍生。”
随巢子来了兴趣:“钜子,果真如此?”
俱酒道:“若使天下之人皆拜师尊,师尊神灵必会荫庇更多人。然天下之人不识师尊,不拜师尊,不信师尊,便会隐入苦难。”
这,基本上是所有宗教信仰的出发点。
俱酒建议随巢子发扬墨家学说中的神秘文化,更加深入地钻研《天志》和《明鬼》两篇着作,建立一个将老墨子神化了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