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1 / 2)
公社孙书记第一句话就是, “同志们,今年要保证农业持续发展,不可占用农用耕地,不能荒废农田……”
就一个中心思想, 村民要以种地为主, 今年的产量不能减少, 左手农业,右手工业,两只拳头都要硬。
他提前打预防针, 提醒大家别只顾着发展工业。
村支书代表大家发言,坚决保证今年的农作物不减产, 规定上交的粮食不会少一两。
话虽这么说,但村干部们心里发愁, 人手就这些, 顾了这头就顾不上那头。
但, 粮食必须要有保障。
整场会议,宁嫣都坐在最后面, 默默的听着, 不发表任何意见。
开完会, 大家都站了起来,公社领导忽然点名,“宁嫣同志, 你过来。”
宁嫣笑眯眯的打招呼, “孙书记您好。”
她跟孙书记也相熟, 孙书记是那种传统的好干部,一心为公,想为人民做点实事。
自从宁嫣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他就有意培养她,入党的提议也出自于他,女知青一事中,他更是力挺宁嫣。
所以,他赢得了宁嫣的尊重。
孙书记看着眉眼如画的女孩子,有些感慨,谁能想到她将勤丰大队建设到这一步呢。
全公社对勤丰大队是羡慕嫉妒恨,眼红的不行。
说什么,人家为什么能建三个厂,为什么能统一建那么漂亮的房子?为什么能吃饱穿暖?
还能为什么?人家有本事,你们没有本事,就这么简单。
“你有什么想法?”
宁嫣有些意外,她只管厂子方面的事,从不插手农业,大家也不相信她会种地。“我听村干部和大队长的。”
孙书记知道她跟普通的女孩子不一样,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眼界不凡。
“那你说说,怎么解决劳动力不足?”
宁嫣心里一动,“我们勤丰大队不会是被盯上了吧?”
“什么?”不远处的村支书惊呼一声,急急忙忙跑了过来,“被谁盯上了?”
“总有犯眼红病的人。”宁嫣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大家一样挨穷,还能相互抱团取暖。但昔日的穷兄弟忽然发达了,吃香的喝辣的,而自己穷的喝西北风,这心理就失衡了。
如今勤丰大队就是这样的情况,勤丰大队建厂建房子修路,生活条件变好了,跟四周的大队拉开了距离,眼红病就犯了。
要知道,隔壁吃肉都要眼红举报的年代,勤丰大队一枝独秀,有些人就受不了。
村支书不禁急了,我说嘛,新年第一天上班孙书记怎么会跑来说这些话。
原来是事出有因。
“孙书记,我们大队有今天全靠大家拼死拼活的干,您是一路看过来的,您一定要帮帮我们啊。”
孙书记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但……“你们大队农作物的产量不减,一切好说。”
若是减了,有人就要大做文章,到时他也难以两全。
这等于是承认有人搞鬼,大家都气坏了,他们走到这一步不容易。
“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孙书记,人家到底想要什么呀?”
孙书记不可能将话说的太明白,只说了两个字,“公平。”
大家面面相视,茫然不知所措,他到底在说什么,不懂。
宁嫣扬了扬眉,嘲讽的一笑。
孙书记看到她这表情,不得不承认她聪明的不像话。
宁春华也注意到了,“宁嫣,你是不是猜到了什么?”
大家齐刷刷的看过来,宁嫣淡淡的道,“所谓公平,就是要求资源均分。”
会计一脸的迷惑,“我还是没听懂。”
宁嫣无声的叹息,该说他们单纯呢,还是该说他们看问题不够敏锐。
“我们大队有三个厂,人家一个都没有,就想要一个过去喽,这就是他们要的公平。”
众人:……
狗屁公平,自己没本事搞就去隔壁抢,这跟强盗有什么区别。
大家气炸了,“孙书记,这绝对不行,这三个厂子是我们的命根子,打死都不能分给别人。”
“太无耻了,孙书记,您要为我们主持公道啊。”
孙书记也是左右为难,一起受穷时只考虑怎么帮助下面的村民,好不容易有一个大队自己争气,先富裕起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宁嫣同志,你怎么不说话?”
宁嫣心里跟明镜似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我们只需要考虑勤丰大队的利益,而站在您的位置,要有大局观,您也不容易。”
她大表决心,“您放心,我们会努力照您的意思做,不会给对方一点可乘之机。”
一番话说到孙书记心坎里去了,这姑娘啊,不光聪明,还有着常人没有的政治敏锐。
“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宁嫣看向村支书,这本该是村支书的责任,不该由她多嘴。
村支书冲她使了个眼色,赶紧说,好好表现,努力说服孙书记护着他们。
宁嫣迟疑了一下,她有具体的方案,但是吧,有些话她不好说。
“那个……学校不是有学农的传统吗?今年就安排在我们村子里,我们包饭。”
孙书记摆了摆手,“治标不治本,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我再想想。”宁嫣低头沉思半响,“那就改进农具,农业机械化,科学种植,提高产量。”
孙书记听到了一个新名词,来了兴趣,“农业机械化是什么意思?”
“就是……”宁嫣尽量挑最朴实的话语,“用机器代替人力,解放了劳动力,打个比方,我上次搞的斜挎式收割机就能抵十个壮劳力,是吧?据我所知,国外有联合收割机,从收割到收获稻谷粒一步到位,仅需一要钟,一天能收割五百亩呢。”
孙书记是看过那个斜挎式收割机,也因此给宁嫣奖了一个手表。
但没想到,还有联合收割机这样更先进的机器,这让他心潮澎湃,“我国有吗?”
宁嫣微微摇头,“我只知道有人在研究,但具体到了哪一步,就不清楚了。”
孙书记很失望,“你再打听打听。”
“好的。”宁嫣既然开了个头,索性就多说了几句,“还有育秧用的水稻播种机,插秧机,一天能插几百亩。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别人研发不了的。”
大家听的眼睛闪闪发亮,都是好东西啊。
谁知,宁嫣来了一句,“他国的好东西,唉。”
如一盆冷水浇下来,大家都浇了个透心惊,国外远比他们国家先进,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赶越西方国家呢?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天吗?
“宁嫣,你能造出来吗?”
宁嫣嘴角抽了抽,“您太高看我了,我就是无意中跟一个留学归来的落难老教授学了点东西,但,毕竟没有受过正规专业的训练。”
对,她一直以来就是用这个借口,现在这个老教授不知所踪,没办法求证。
她总不能说,是自学成材吧。
她懂的那么多,知识面那么广,又怎么解释?
跟海外扯上关系都很敏感,没人敢去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