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船只抵达淮安后,朱高煦等人花费半个时辰将东西从船上搬下,随后一行二百余人马开始走陆路往莱州而去。
只是转瞬间,朱高煦他们便赶了三天路,来到了赣榆县的地界。其中值得一说的是,这一路上不仅是两淮境内的城墙遭遇推平重建,便是山东一带也有这样的遭遇。
不过老朱的战略眼光确实是历史第一档的存在,他早早就让山东百姓在诸如济南、济宁、东平、滕县等要点修建了完备的砖石城墙。
这么看来,朱棣在济南、东平一带撞得头破血流倒也不奇怪了,毕竟是自家亲爹一手督造的防线。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放下心来,沉浸式享受着北归。
路途上,朱高煦见到了许多荒废的田地,旁边还有一群忙着开垦的百姓。
除此之外,他还能见到许多放牧的百姓。
一些八九岁的娃娃带着几条猎犬就放牧着十几只羊,在见到朱高煦他们这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人时,这些娃娃还会站在路旁,羡慕的看着他们。
“这牧民居然比农民还多……”
马背上的林五六诧异的望着那比农民还多的牧民队伍,但朱高煦却平淡道:
“虽说忽必烈本人善于治国,也注重农事,但他下面的那群贵族却根本不管这些。”
“忽必烈死后,那些不通事务的贵族将北方及两淮地区的大片耕地废掉,将耕地改建牧场,如此几十年下来,许多北方和两淮的百姓都不会种地,只能以放牧为生。”
“加上河道泛滥,原本就不得支持的耕农,自然就转为牧民了。”
朱高煦对元朝没有太大的恶感,毕竟大明已经代表汉人把仇给报了。
因此对于元朝好的一面,他也没有像许多人一样忽略。
诚然元朝在北方及两淮、四川一带制造了大屠杀,但忽必烈本人还是很注重农事的。
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忽必烈时期的元朝对于中原的农业促进贡献还是很明显的。
这里从元代的《农桑辑要》、《农书》及《农桑衣食撮要》等三本农业书籍就能看出。
不止农业,忽必烈时期的元朝从商业、经济和文化宗教上都有自己独到之处,很多方面其实比宋朝更有优势。
只可惜,忽必烈毕竟是蒙古人之中的异类,自从他死了之后,元朝的农业就开始遭到了蒙古贵族的疯狂破坏。
大量的耕地被抛荒改为牧场,致使金宋时期的近七亿亩耕地暴跌至洪武初期的三亿余亩。
不过朱高煦相信,随着老朱这几年大修水利的动作,由牧转农的百姓会越来越多,土地也会复耕得越来越多的。
只是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那些复耕土地的归属到底属于谁……
想到这里,朱高煦看向了远处正在开垦荒地的那些百姓。
在他们赤膊上身开荒的时候,后方小道上却搭起了一个粗布凉棚。
几个好似下人的男人抬来了椅子,一个身穿绸衣的乡绅坐在了椅子上,紧接着一面旗子也被竖了起来。
【孔】
“是衍圣公家在雇人开荒,不过他们居然能从曲阜开荒到赣榆,这手倒是够长的。”
亦失哈瞧着那面孔府的旗帜,面露惊讶。
从曲阜到赣榆,怎么也有四百多里,孔府居然能把手伸得那么长,而且还是开荒,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朱高煦听着亦失哈的话,脸色也渐渐不好了起来。
他对北孔本就没有好感,眼下北孔居然在洪武年间就搞起土地兼并,如果继续放纵下去,不知道他们会兼并多少田地。
只是他现在人微言轻,还惩治不了孔府,不然他必然要上奏。
“走吧”朱高煦没有久留,而是继续赶路。
一个时辰后,他们如期抵达了赣榆县,并入住了赣榆县的驿站。
赣榆县是一个临海的小县城,朱高煦记得前世的它只是连云港的一个区,不过这一世嘛……连云港还在水里泡着呢。
“殿下,您要出去逛逛吗?兄弟们想去看海。”
一连赶了三天路,林五六除了在沐阳县闲逛了会,其它时候都在路上了,因此来到赣榆县这个沿海城池的他很有兴趣。
他和护卫里的许多兄弟都还没见过大海,想趁着休息去看海。
由于入住的是城外的驿站,朱高煦倒也不担心宵禁,因此也打开了房门,将圆领袍的摆子别进了腰带里:“走,瞧瞧去!”
朱高煦带着林五六往海边去,期间遇到了亦失哈,不过亦失哈对于大海没兴趣,所以最后只有朱高煦和林五六等百余人来到了海边。
不得不说,即便在这个时代,自后世青岛到连云港的海也不算特别干净,最少不如朱高煦前世在海南及国外看过的海干净,这是纬度和河道问题,很难改变。
不过相比较前世朱高煦去的青岛,这个时代的赣榆县大海倒是比后世的这块海域要清澈几分。
在沙滩上,朱高煦与林五六等人玩起了角抵(摔跤)。
为了公平,朱高煦将双方分为五十人对八十九人。
林五六那边八十九人,自己这边五十人。
定好了人,朱高煦就站到了队伍面前。
许多不知道朱高煦力气的兵卒小心上前试探,却被朱高煦抓住领子,直接整个人被提溜了起来,双脚在空中乱踢。
朱高煦的力气更大了,他试着将那兵卒往空中举,然后还大胆的松开了一只手。
如此,他仅一只手就举起了一个一百多斤的汉子。
他这举动,将不熟悉他的人看得目瞪口呆,纷纷张大了嘴巴。
待他将那兵卒放下来,那兵卒也在他控制下稳稳落地。
“殿下,您这样我们可就玩不了了……”
林五六苦笑,朱高煦见状也想开口,却不想被远处的一群人打断了:
“那边的,不知道这海滩归我家吗?”
朱高煦等人转头看去,却见一个骑着矮马的中年人带着七八个护卫站在海滩边的路上朝他们质问。
“这海滩是朝廷的,什么时候成你家了?”
林五六不惯着这人,直接骂了回去,那人见状还想再争辩,却不想后方慌慌张张跑来了一个人。
那人穿着禀生的衣袍,见到朱高煦等人后跑得更快了。
之后也不知道他在那中年人耳边说了什么,那中年人这才忙着作揖道:“诸位说得对,这海滩确实是朝廷的,在下刚才不过是想与诸位开个玩笑罢了,实在抱歉……”
说罢,那中年人急忙道:“快宵禁了,小老儿先走了。”
话音落下,他便带着人离开了,而林五六也转过头来义愤填膺道:
“殿下,那小老儿肯定是当地的乡绅富户,不然不可能见我们这里一百多号人还敢开口说这海滩是他家的。”
“想来是后来的那人知道我们的身份,这才让那乡绅投鼠忌器逃了。”
“嗯……我知道。”朱高煦颔首,林五六都能想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能想到。
不过比起这些事情,他更好奇那小老儿是哪家的人。
“不玩了,我先回去了,你们也别玩得太晚。”
瞧着天色,朱高煦也没了角抵的兴趣,交代一句后就转身往驿站返回。
林五六见状,对余下的兄弟招呼几声,然后自己带着五个兄弟护送朱高煦回了驿站。
回到驿站后,朱高煦就找到了驿站的小吏,向他们询问那海滩的事情。
只是面对他的询问,那些驿站的驿卒小吏也支支吾吾。
“你们尽管说出来,我也不会插手这事,只是想知道罢了。”
朱高煦安抚了那小吏和两名驿卒,见状那小吏才如实交代道:
“那是孔府的旁系,前元时期就已经成了赣榆县的大家,莫说海滩,整个赣榆县起码有三成地是他家的。”
“听他府上的一些仆人说,这些地的租子有两成要交到曲阜去,所以县里也不敢管。”
他将他所知道的事情说了个清楚,朱高煦听到后眉头略皱,但终究没说什么,只是对他们交代准备晚饭送到屋里去,然后便起身离开了。
在他离开后,那小吏和驿卒也松了一口气,继续忙碌了起来,毕竟要准备二百多人的饭菜,这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
好在亦失哈打点了,提前叫了十几个帮工来帮忙做饭,不然这驿站还真弄不出二百多人的饭菜。
只是在他们忙碌时,上了驿站二楼眺望大海的朱高煦却眉头紧皱。
孔府在山东的势力,恐怕比他想的还要大,这也难怪老朱这样敢于批判孟子的人,居然会继续给北孔袭封衍圣公爵了。
“日后我若有机会,得着手解决这事情才行。”
朱高煦记得明末的时候,衍圣公府仅上报的田地就有百余万亩,隐瞒的更是难以计算。
原本他还以为是明末的文献夸大,结果从今日白天到刚才的所闻所见看来,或许事情真相比记载还要夸张。
“果然,有的东西不能上称。”
“一旦上称,怕是连铁称都称不出来到底有多重……”
留下这句话,朱高煦关上了窗子,对自己的这趟北归之路更为坚定了。
“这天下,只有由我来主政才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