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得到甲等拔擢的官员大概一百余名,但被评为丁等,等待降职或辞退的官员却多达五百余人。
六百多个人背后写着他们的成绩和过去三年详细的功绩,翻看起来还是比较浪费时间的。朱高煦摆了摆手,没说话,但亦失哈却明了的点头,随后示意徐硕他们先出去理政。
从送走足利义嗣到看完吏科的奏疏,他整整花费了两个时辰,这还是他翻阅速度比较快的结果。
换做旁人,这一本奏疏起码就得看整整一天,或者两本奏疏对照来决定是否朱批同意。
朱高煦不用这么麻烦,因为他记忆力很好,宛若传说中的记忆照相机一般。
放下吏科的奏疏,朱高煦开始拿起吏部的奏疏翻阅。
此时已经是黄昏,亦失哈上前作揖道:“陛下,先用晚膳,然后回乾清宫休息再处理吧。”
朱高煦摇摇头,仔细看着吏部的奏疏,一边看一边交代道:“这件事情不能拖,得早早落实。”
“你让人随便做点送来,我在这里吃就行,另外给大学士们也送去一些。”
“是……”亦失哈无奈应下,朱高煦也拿起朱笔,仔细的在黄昏下翻看奏疏。
不多时,天色黑了下来,但烛光却让他可以好好处理奏疏。
在文册中,他发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例如江淮、陆愈、张渤海,还有于谦、邝埜、王直、石璞等历史上的名人。
以朱高煦的经历,他已经不会单纯的相信史书上的功过是非的,他可以采纳,但不会偏信。
现在的他只看能力和功绩,而这些人无疑再次证明了他们的能力。
对于他们,朱高煦没有太多犹豫便选择了朱批同意拔擢,剩下的一些人他则是挑灯直至夜半子时(23点)才朱笔批阅结束。
由于他不离开,殿阁的徐硕他们也不敢离开,所以一直等到他批阅奏疏结束并走出武英殿后,徐硕他们才各自松懈下来。
宫门已经关闭,他们只能在武英殿凑合一晚了。
翌日,沈国公王义难得穿上了武官的常服,与陈昶拿着两本奏疏前往了武英殿。
相比较文官的功绩还需要多方调查,武官的功绩就显得很容易盘查了。
大明两万多名武官,今年得到拔擢的有二千七百余人,其中需要朱高煦点头的是千户及以上的武官,而这类武官的武职通常十分稳定,所以需要他批阅的也不过一百多人。
坐在主位,朱高煦翻看着奏疏,殿内坐着的陈昶和王义则是假装很忙的打量殿内四周情况。
自上次他们为李察等人求情后,他们见到朱高煦便不自觉的会觉得愧疚尴尬。
用坐立不安来形容眼下的他们,再贴切不过了。
相比较他们,朱高煦的心思主要还是放在了军务上。
一百多名武官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在这其中朱高煦还是找到了几个比较醒目的人名。
“刘永诚、方政、朱勇、毛忠、曹义……”
瞧着这几个名字,朱高煦眼前一亮。
虽说他不会偏信史书,但这几个人名对于他来说还是有些熟悉的。
朱勇是朱能的儿子,这个朱高煦是知道的,不过朱勇虽勇,在历史却因为朱能去世太早而导致他没有专人调教,如果不是他带着骑兵在鹞儿岭惨败也先之手,朱祁镇即便被围也能凭借马力撤退。
当然,朱高煦不会把鹞儿岭惨败全怪在他头上,毕竟朱勇当时被朱祁镇所派太监节制,不救被伏太监,他也很难活着回到北京。
至于方政,他虽然不是特别出名,但朱高煦记得他的儿子方瑛。
方瑛年少出名,可以说参与了正统、景泰、天顺年间所有西南的战事,是明代中期为数不多以军功封侯的人。
剩下的毛忠和曹义,都是在正统年间比较出名的名将,也先兵分四路进攻大明,二人有效抵御并反击,同时曹义还在土木堡后驰援京城,战功不算显赫,但也足够了。
倒是最后的刘永诚,看到他名字的时候,朱高煦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他记忆中的刘永诚是一个太监,并且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六朝太监。
在明代中后期的宦官心中,刘永诚与郑和地位崇高,刘永诚也被宦官们尊称为“刘马侯”。
朱高煦以为自己看错了,可是他看了看,这上面记载的刘永诚战功确实不错,并且是北直隶人,靖难时投入军队作战。
“亦失哈,宫中有叫刘永诚的太监吗?”
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摇摇头:“没听过。”
“嗯,知道了。”闻言,朱高煦也不再纠结,纷纷对这些人的拔擢批红。
做完这一切,朱高煦这才将目光投向坐立不安的王义和陈昶,二人在感受到目光的一瞬间也先后起身。
“处理完了,就这么办吧。”
朱高煦公事公办的说着,王义与陈昶闻言在心底叹了一口气,作揖过后拿着奏疏退出了武英殿。
瞧着他们那落寞的背影,亦失哈不免难受道:“陛下……”
“打住”朱高煦不想讨论他与渤海将领以前的事情,亦失哈见状也只能闭上了嘴巴。
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六月二十日如期而至,整个北直隶都因为京城的阅兵典礼而热闹了起来。
在清晨的晨钟声里,北京的所有城门纷纷打开,而为了赶早的百姓们也鱼贯而出。
提前出城的军队已经在现场维持起了秩序,但他们低估了百姓看热闹的热情。
近二十万百姓涌上了阅兵台,除了诸国使臣阅兵的位置外,其余位置被抢占一空,说是人挤人、人坐人也不为过。
好在阅兵台的工程质量不错,不然这么多人一口气冲上来,这阅兵台恐怕会被一些震动给弄塌。
一个时辰的时间转瞬而逝,百姓们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
“增加护卫,从几个城门分别抽调!”
负责护卫整场安保工作的陈昶冷脸下令,将领们连忙调派兵马,将现场的安保工作加强。
大明门被控制,在近二十万军民的注视下,一辆辆华贵的四轮马车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里。
其中最为显目的,便是一辆由两头大象拉拽的大辂。
“吼!!”
当大象出现,原本稍微安静的现场立马热闹了起来。
那山呼海啸的声音,让大辂之上的朱棣笑得合不拢嘴,坐在他身旁的朱高煦也嘴角带笑。
“好多的人……”
“这些人比我们国家的人都多……”
“这得有十几万吧?”
“不止,最少几十万!”
“我看最少有一百万人!”
常言人一过万无边无际,而长达数里的阅兵台更是给人一种一眼看不到边的错觉。
在诸国使臣眼中,这是他们见过最大场面的一次阅兵,大明的国力在此刻彰显无疑。
要知道他们刚刚从城中乘车出来时,道路两旁还有许许多多的百姓。
也就是说,几十万人在城内,几十万人在城外,这就是世界的中心……北京城的底蕴。
别说一些小国,就连日本、朝鲜、帖木儿、米昔儿、南国等自认为大国的国王和使臣都不由感到了震撼。
“阅兵还没开始,这群人就已经被吓到了,哈哈……”
朱棣爽朗的笑声在朱高煦耳边回响,朱高煦也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
“万国来朝,二圣同车……此当为千古佳话!”
朱高煦的话,让朱棣的笑声更为爽朗,而他也愈发期待起了接下来的阅兵典礼。
大象拉拽的大辂在万众瞩目下来到了一处特别往高处修建的阅兵台前。
朱棣与朱高煦被人搀扶下车,而朱高煦侧过身子示意道:“长者先请!”
“好,那俺就不客气了!”朱棣没有拒绝,高兴的将俺这个自称都搬出来了。
他们走上了七丈高的高台,高台如一个金字塔,他们父子二人所坐的地方为最高处,接下来则是亲王、公主,再往下是郡王和诸国国王,以及诸国使臣和大明官员。
走上高台,这里面积不过二三百平,修建着一座规模不算大的亭子。
亭子正中是两张椅子,而六部尚书与六府都督则是站在左右。
亭子四周有竹帘遮挡四周目光,保障了通风的凉爽和隐私。
二人入座,鸿胪寺卿见状走到了一个巨大的铜制喇叭面前。
他深吸一口气,随后开始唱声:“天子入座,群臣入班!”
声音喊出,经过训练的军队当即开始由近到远的加入其中,并进而唱礼。
一时间,“天子入座、群臣入班”八个字通过一排排的阅兵台前兵卒口口相传,使得阅兵台上的百姓们得知了阅兵进度。
兴许是紧张,总之百姓们纷纷安静了下来,一些孩童吵闹着,也被家长几个巴掌被打得安静。
距离天子高台较近的百姓们,很快就看到了一辆辆马车上走下了一队队穿着各类服饰的藩国队伍。
即便没有护卫跟随,这七十余国的国王、使臣数量也达到了上千人之多。
这上千人代表了世界上八成以上能被称为国家的政权,掌握了除大明本土外,世界近一半的人口。
只要大明开口,他们完全可以凑出几十万军队来征讨那些不臣服大明的国家。
这群在本国位高权重的人,现如今却站在朱高煦与朱棣所在的高台下,等待鸿胪寺卿的宣召,方可入座。
传承自先秦的华夏畿服体制在经过汉唐的发展,最终在大明洪熙年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