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洪熙大阅兵(2 / 2)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11369 字 4个月前

从提枪到端枪,数万士兵在整个过程简洁而有力,动作整齐划一,威武雄壮。

面对眼前这庞大方队中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完成“三步劈枪”,诸国使臣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哪怕是大明的百姓也不禁看得头皮发麻。

就如队列与正步那样,“三段劈枪”在阅兵场上的壮美,完全展现了明军在战场上那一往无前的雄浑气势。

朱棣与朱高煦在三段劈枪前便已经起身走出了高台,他们站到了高台前,俯瞰着阅兵队伍的雄姿,将三段劈枪尽收眼底。

他们以三步劈枪来到了天子台前,陈昶所率的武官队伍气沉丹田,声音铿锵有力:

“向右…看!!”

“一!二!!”

“杀!!”

一声喊杀,让许许多多藩国使团汗流浃背,而阅兵台上的前北元太师阿鲁台,大蒙古可汗本雅失里更是面色惨白。

明军筹备北征的消息他们已经知道了,以当下这十万人展示出来的面貌,即便他们没有演习那些繁琐的阵型与冲杀,但没有人会怀疑这样的军队是否有战斗力。

别说直面明军的他们,就连阅兵台上的察合台、月既别、帖木儿等汗国都感受到了冷汗渗透衣服的错觉。

至于南洋、东洋、西洋的各国面对这样的军队,更是凭空生出了一种绝望感。

压在欧洲人头顶的罗马帝国已经消亡,而压在东亚诸国头顶的华夏却一直在。

昆仑洲的资源,滋生了他们心中的野心,而今日的洪熙大阅兵,无疑粉碎了他们这才刚刚冒头的野心。

足利义嗣、李裪、昙摩罗阇四世(暹罗)、索里约波(柬埔寨)、范阳迈(占城)等东洋、南洋国家的国王坐立难安。

对于洪熙皇帝为何举办这次大阅兵,他们比谁都清楚原因。

他们只是没想到,洪熙年间的大明朝不仅保持了强盛的武力,甚至还远远超过了永乐朝。

如果不是典礼还没有结束,他们兴许已经开始去偈拜洪熙皇帝,以此来挽回本国在这位皇帝心中的形象了。

“向右…看!”

“一!二!!”

炮兵方阵与骑兵方阵纷纷经过,面对数量庞大的火炮与骑兵,饶是月既别、察合台、帖木儿这些以骑兵为自豪的汗国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两千余门火炮,这是他们在座所有国家火炮加起来都达不到的数量。

明军火炮的威力已经不用赘述,在座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因为郑和所率舰队而加入大明宗藩体系的。

旁人或许不了解,但他们可太了解大明火炮的威力了。

当然,相比较火炮,眼前那近六万甲胄俱全的骑兵才是令他们颤栗的存在。

在不考虑后勤补给的情况下,这六万骑兵完全可以把整个西域、河中、突厥斯坦等地打穿。

“兴许,我们该庆幸……”

“呜呜!!”

兀鲁伯、也先不花等人还来不及庆幸大明朝无法将数万骑兵投送到西北的时候,呜呜作响的蒸汽火车提醒了他们一件事……

如今的大明,已经不再是那个受限于地理的大明。

亦或者说,他们正在解决那限制他们统治整块大陆的地形。

“一!二!!”

火车上,敞篷的车厢上站立着握枪而立的明军兵卒,他们的身后是一门门长丈许的舰炮。

火车拉拽着他们向西方移动,而他们则是对着高台行着注目礼。

尽管他们看的是天子,而非诸国使臣,可诸国使臣心中依旧升起了一股寒意。

拉拽着他们前进的火车,仿佛将未来展示在了诸国使臣眼前。

只要他们与大明为敌,火车就会拉拽着明军前往他们的国家,将阻碍两国关系的一切都全部摧毁。

“老二这阵仗可太大了……”

坐在第六台的亲王位置上,朱高炽直擦冷汗,虽然心中骄傲,但也被阅兵部队的三步劈枪震惊得冷汗直冒。

不止是他们,就连朱瞻壑、朱高燧、朱瞻基、朱祁钺等人都是如此。

这一日的阅兵,远比永乐大阅兵的声势更为浩大,更为精锐。

在众人的注目下,最后的火车部队消失在了阅兵广场的尽头……阅兵典礼中的阅兵式宣告结束。

“太强大了……”

足利义嗣满脸汗水,不知道是因为北京的正午太热,还是因为被刚才那阅兵仪式所震撼得冒出了冷汗。

他紧了紧自己的拳头,又想到了国内的关西、关东等势力,瞬间改变了思路。

“大明越强大,我的地位才会越稳固!”

足利义嗣眼神闪烁,不由得看向了高台上的朱高煦、朱棣二人。

不止是他,几乎是所有国家的国主、世子和使臣都起身面向高台上的这对父子。

他们保持作揖的动作,仰望着那站在所有人头顶的父子,百感交集。

“这次阅兵办得好,看来接下来十几年,这些家伙都能老实老实了。”

朱棣一手放在腰间的玉带上,一手抚摸自己的大胡子,对此次阅兵十分满意。

这次的三段劈枪,比永乐年间的三段劈枪更为精彩,带给人的感觉也更加震撼。

哪怕是他这种南征北战的人,也忍不住仔细回味起来。

“一场阅兵,能够震慑一些宵小之徒,保障朝廷利益十几年不受侵害,这也是值得的。”

站在一旁,向来不支持铺张浪费搞工程的夏原吉也忍不住作揖赞同,其余郭资、黄福等人也纷纷点头。

显然,他们都从诸国使团的表情看到了此次阅兵的圆满成功,尤其是当火车拉拽士兵与火炮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使团都如坐针毡,仿佛那辆火车并非演习,而是真的要前往某处,捣灭他们之中其中一个国家。

“陛下,可以返回华盖殿举办国宴了。”

礼部尚书宋礼站出来作揖禀告,朱高煦颔首,脸上流露几分骄傲:“走吧!”

他开口后,朱棣也高兴的抚须想着高台下走去。

“跪!”

鸿胪寺卿唱礼,所有使臣连带文武官员纷纷下跪。

在百姓们的注目下,朱棣与朱高煦下了高台,并登上了那辆由大象拉拽的大辂。

在他们之后,太子朱瞻壑、太孙朱祁钺、汉王朱高炽、赵王朱高燧等人纷纷走下高台,地位分明。

随着宗室尽数离去,各国使臣才走下高台,登上了本国使团的马车。

回到马车后,这些使团也开始了内部的激烈讨论。

其中,又以帖木儿汗国内部讨论的较为激烈。

“我们必须要改换方向,不能继续对察合台作战了。”

坐在马车上,兀鲁伯黑着脸说道:“我们和察合台作战,一旦战事偏向我们,歪思那个家伙就会向大明求援,而我们的疆土有海洋也有陆地。”

“一旦明军向西北深入修建铁路,那我们日后就得面对两路夹击。”

听闻此话,作为沙哈鲁次子的依不喇却皱眉道:“我们不打,那就是留给大明打。”

“大明得先对付漠北的卫拉特和察哈尔!”兀鲁伯黑脸道:

“况且,我不认为我们是大明的对手,我们必须学习大明的文化和知识。”

“你如果这么做,那就是背叛了真主!”依不喇是一个狂热的宗教继承人,兀鲁伯也是,但兀鲁伯很清楚战场上的事情不是靠喊两句真主就能解决的。

“只有学习了大明的技术,我们才能把真主的荣光传播到整个世界,不然等待我们的只有毁灭。”

“我会向父亲谴责你!”依不喇冷脸将头转过去,兀鲁伯也黑着脸扫视了众人。

面对他的目光,众人纷纷转过头去,显然他们都不想接受大明的文化传入,哪怕他们知道唯有学习大明的文化技术才能让帖木儿国强大。

“一群蠢货!”

瞧着自己的这群兄弟,兀鲁伯在心底暗骂,同时也准备在晚上的宴会好好表演,以此争取到洪熙皇帝的支持。

怀揣这样想法的不仅是他,还有察合台、月既别,沼纳朴儿、底里等国。

不过由于宗教问题,他们并不敢过多讨论这个话题,只能把问题交给本国的大汗、苏丹来做决定。

相比较他们,中南半岛和东北亚的朝鲜、日本、暹罗、甘孛智等国,乃至南洋同样信仰宗教的满剌加等国都已经开始磨拳擦脚,准备在晚上的宴会上向洪熙皇帝表示本国对大明朝的忠诚。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大明的指缝里获得一些资源来发展本国。

不然仅靠他们自己研究,恐怕一辈子都无法从洪熙皇帝治下的大明朝获得关键的技术。

这位洪熙皇帝对大明朝的把控,远超洪武、永乐这两位皇帝。

有他在位的大明,无疑是诸国面前无法逾越的大山,除了表现得乖顺些外,他们别无其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