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硝烟弥漫,新年到来。
在噼里啪啦作响的爆竹声中,洪熙十年如期而至。
转瞬间,便已经是朱高煦来到这个时代的三十四个年头。
如今的他,虚岁已经四十有八,而本该早早去世的朱棣也活到了六十八岁。
对于父子二人能活这么久,朱高煦并未表现出任何诧异,他比较诧异的,主要还是返回云南的好大哥居然活到了五十这个坎。
当然,这是从个人层面来说的变化,而历史的变化则是变得让人无法依据史书。
洪熙十年本该是历史上的宣德二年,这一年明军从交趾撤兵,时隔四百多年被收复的交趾,最终在收回二十年后被放弃。
这一年葡萄牙原本应该在恩里克的带领下,逐步沿着摩洛哥向南方的桑海帝国探索,逐步积累海洋知识。
这一年美洲本该因为长期旱灾而导致粮食短缺,各個城邦国家分崩离析。
除此之外,日本、朝鲜、鞑靼、瓦剌、帖木儿等各个政权都应该专注于国内,有的在改革,有的在内斗。
只是以上的所有都已经被朱高煦推翻,大明朝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这比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国提前了一百多年。
日本的天皇一脉断绝,只剩下了足利氏的天王一脉。
朝鲜的咸镜道成为了大明的东海府,朝鲜的掘金地从咸镜道成为了昆仑洲。
南方本该重新崛起的麓川王朝已经覆灭,大明的官员和兵马深入到了缅甸北部和泰国北部地区,三宣十慰变成了三宣七慰。
海上,吕宋、旧港、满剌加、锡兰、忽鲁谟斯、木骨都束、昆仑角、檀香群岛(夏威夷),东洲、北洲等各个宣慰司、千户所让太阳所照耀之地都插上了大明的旌旗。
从东北亚到东非,大明的藩属国多达七十余国,成为了华夏历史上宗藩体系的巅峰。
除了欧洲、西北亚没有大明的属国外,其余地方都充斥着大明的藩属国。
执掌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仅凭个人能力无疑十分困难。
要么分权,要么放权,这是历史留给朱高煦的两条路。
对此,他选择分权给了朱瞻壑,同时下放了部分理政权力给六部。
殿阁的权力依旧被他所压制和限制,天下也因为刚刚过去的颜李案而变得清澈许多。
这个影响了大明两京十七布政使司的大案,也终于在这一年的大朝会落下了帷幕。
“去岁,天下户数二千余三十六万四千余,口数一亿余七百八十二万余。”
“天下田亩数为六百九十七万三千一十六顷,又余八十九亩四分。”
“朝廷所入田税、商税、关税、矿税合计折色为五千三百四十六万三千余贯,存金十九万三千四百余二十七两整。”
“江南盐茶酒政推行后,增税三百一十六万贯。”
“此外,颜李案后续抄家折色所获约三千一百六十万贯左右。”
郭资将去年朝廷的整体收入情况进行汇报,除了江南盐酒茶政严格推行后在基础税收上增税三百余万贯外,去年最大的收入依旧还是“颜李案”的抄家所得。
金库的黄金收入通常不计入可调动钱粮范畴,但即便如此,洪熙十年的大明朝在当年可调动钱粮这方面,也达到了八千五百万贯左右。
可以说,颜李案前前后后给大明朝贡献了近六千万贯的收入,但这些收入都是他们趴在朝廷背上吸血所得。
颜李及其党羽趴在大明背上吸血二十五年,吸出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利益集团。
面对这场闹剧,朱高煦也不得不做出了最终判决。
“下旨,依律将颜延、李冕车裂于市,其亲眷斩立决,其同党依罪判处斩立决、流放等不同罪名。”
高坐金台上,朱高煦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奉天殿,令人大快人心的同时,也不免令群臣心中惊悚。
皇帝从未判决过如此重的刑罚,可见皇帝对颜李案的痛恨。
“陛下,臣刑部尚书金纯有事启奏!”
刑部尚书金纯站了出来,朱高煦隔着冕旒看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准!”
“陛下,颜李案牵扯官员已经高达七千四百余名,吏员更是高达九万八千余人,按照《大明律》,这群人的亲眷都需要被牵连,如此一来牵扯数量便高达一百二十余万。”
“陛下,若是判决如此多的人流配,恐怕会影响各地秩序……”
金纯话音落下,许许多多的官员也作揖道:
“陛下,臣以为,朝廷之律法中牵连未免过于频繁,是否可以修改律法。”
“陛下,牵连亲族过多,即便发配也需要数百万贯的费用,得不偿失啊陛下。”
“陛下……”
一时间,百官纷纷为颜李案中被牵连的官吏亲眷喊话,但朱高煦很清楚,他们为的不是颜李案中的官吏喊话,而是为了今后的自己。
他们都料不准,自己日后会不会也被牵连,自己的亲眷是否会因为自己而被牵连流配。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如此万众一心的为颜李案官员亲眷喊话。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今的《大明律》是朱高煦亲自制定的,而其中牵连的律法也是朱高煦让人加上去的。
朱高煦之所以这么做,为的就是解决地方人口过于稠密,部分地区民族比例不协调的问题。
当今被牵连的一百二十万人,除了已经被判处发配的五十余万人外,剩下的七十余万人都是大明朝稳固边疆的重要资源。
这样正大光明进行人口迁徙的资源,朱高煦个人怎么会选择放过呢?
“说完了吗?”
朱高煦一开口,嘈杂的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面对众人那又惊又怕的目光,朱高煦缓缓开口道:
“律法皆朕亲自制定,你们是觉得朕所制定律法过时了,还是担心日后你们也会成为颜李案中的一员?”
“臣等不敢!”听到皇帝这么说,刚才谏言的众人纷纷跪下叩首。
望着他们,朱高煦没有仔细追究,只是表明了态度:
“律法既然制定就要遵守,若是他们的丈夫、父兄没有触犯律法,那朝廷会随意的抓捕他们并流配吗?”
“他们的丈夫、父兄贪腐的时候,他们难道没有跟着享乐吗?”
“享乐的时候不劝阻,案发之后却以为与自己无关,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下旨,颜李案剩余七十余万罪民发配云南,身处云南的罪民,则发配孟养、孟垦、麓川三府为民。”
如果不是没有足够那么多人使用的抗疟粉,朱高煦甚至想把这七十万人直接发配到云南行都司三府为民。
“臣领旨……”
刑部尚书金纯嘴里发苦,只觉得自己日后恐怕要被这群人刀笔苛骂数百年了。
“户部继续……”
朱高煦收回目光,将目光放到了户部尚书郭资身上。
郭资闻言站出来作揖,随后继续汇报起了朝廷的财政问题。
“去岁,朝廷行政支出约二千九百余万贯,六军都督府军饷及军费支出一千九百余万贯,工程上的维护和支出约八百五十万贯。”
“结合上述,去岁朝廷结余二千八百三十六万贯。”
“如今,国库及天下常平仓之中积存折色尚有六千五百二十四万贯,另有不可动的金库黄金五百四十余万两。”
“除去抄家所获国债,当今国债仅有百余万贯尚未偿还,洪熙十三年连本带利,约一百五十六万贯。”
时隔二十年,大明朝的国库积存终于重新突破五千万贯,达到了六千五百余万贯的程度。
以此作为结果来说,直到当下正在修建的湖广、漠北、西北等三条铁路竣工,朝廷这笔钱都不存在用完的情况。
正因如此,作为这次出工又出力的党派,杨士奇率先站出来作揖道:
“陛下,国库当下既然充盈,臣以为可以着手修建从武昌通往宁波的江南铁路。”
杨士奇站出来后,作为殿阁大学士的杨荣也站了出来。
“陛下,臣与工部讨论过,江南铁路全长二千七百八十里,从宁波为起点,途径绍兴、杭州、嘉兴、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应天、太平、池州、饶州、南昌、九江,最终抵达武昌,串联湖广铁路。”
“如此一来,沿途可影响近三千万百姓之民生,实乃惠利江南百姓之工程。”
“陛下,臣以为然!”杨溥附和起来,而三杨表态后,庙堂之上不少人纷纷作揖表态。
他们支持修建湖广铁路,就是为了方便与江南铁路串联。
只要江南铁路的工程同意,那他们对江南也算有些交代了。
不过他们也知道,当今陛下如果不同意,那他们再怎么建议也不可能将工程落地。
“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