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超级大肥差。
梁鼎芬说:“是的,这条玉鱼过崇文门缴了三万两税银。”
张之洞说:“我没记错的话,负责崇文门收税的,也是庆王爷之人。”
梁鼎芬说:“可不是,一点没落下!”
张之洞叹了口气,然后说:“咱们进去拜个寿就走。”
三人走向门口,见到一张桌子,后面坐了两人,负责收礼金。
张之洞说:“通报一下,新任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拜见庆亲王。”
收礼的人看了看张之洞,拿着笔一动不动。
梁鼎芬催促道:“没听清吗?”
收礼的人握着毛笔,指了指礼单。
梁鼎芬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初到京城,不太了解规矩。”
里面有人朝他使了个眼色,收礼的人会意,也不敢要钱了,连忙说:“大人请进。”
最近不少御史轮番弹劾奕劻,不敢明目张胆强行收钱了。
但晚清官场的潜规则无人不知,奕劻总能把钱再捞回来。
当日的礼单的上,只有张之洞、梁鼎芬、李谕一分钱没给。
当然寿礼多少带来了,张之洞拿了一个卷轴,写了两句诗。李谕则拿了一筐子外文原版书,还有理有据地说:“这本书出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书中有金句,知识就是力量。这么多知识,难以估量!”
奕劻并不想得罪这些清流人士,乐呵呵收下:“多谢几位。”
其实张之洞早就摸清了奕劻的心理,必须有人不送礼才行。而且王府还会把不送礼的奉为上宾、好生招待,以显示庆王府“清廉”作风。
张之洞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不是迂腐之人,越是他这种另类的好官,越要有聪明的脑子,否则寸步难行。
但有人就不太了解规矩。
一个商部的五品主事,只凑了500两银子拜见,直接被拦住。
然后奕劻让儿子载振主动弹劾这名京官要贿赂自己,以充分表明庆王府廉洁作风。
这一招很绝,一百年后还屡见不鲜。
总之,官场上的潜规则太多又太隐晦,混官场非常艰难,尤其是旧时代官场,简直是如履薄冰。
张之洞能混出来的同时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绝对是人精。
但张之洞几人拒绝了成为上宾的机会,借口有公事离开。
出门后,张之洞无奈道:“朝中第一重臣竟然只图金银,大清江山危矣。”
——
李谕却无心关心朝堂之事,他还要赶紧准备今年的赴美留学考试。
今年庚子赔款给的金额比较多,招生规模可以扩大到50人。
李谕另外又让基金会出钱加了10人。
他深知越早送出去越好,因为他们肯定会回来。
李谕上辈子时,有一段时间(尤其二十一世纪初),名校出现过“精英西去不复返”的情况,在网上有非常激烈的讨论。
但至少历史上第一批留美的接近50人,全部选择了回国。甚至在建国后,也只有一人随着校长去了宝岛。
李谕考虑到去年已经打开一定的名声,今年报名者人数更多,所以题目难度需要提升。
考试仍旧分为初试以及复试,初试还是中文以及英文两科。
复试是数理化生等题目,现在清华学堂的留美游学主要针对理工科,至少八九成的学生在美国选择理工科专业。
这方面,现在国内最有资格出题的就是李谕。
其实李谕本来不想接这事,因为不需要出到那么难,自然用不着自己,但好歹当了清华学堂监督,这事不做不行。
李谕按照梯次出了送分题、较难的题目和难题。
反正超不出高中范围,所以化学和生物即便李谕不太擅长,也能出几道。实在觉得不好出,看看最新的杂志就知道大体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在书房研究着试题的时候,王季梁誊写好书稿来找他。
李谕终于想起来,这位王季梁也是我国近代化学重要的开创者,后来当了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所长。
于是这次再见到他时,问道:“过几天将会进行今年的留美招生考试,你要不要参加?”
“肯定要参加!”王季梁果断说,“两年前我就一直在准备!当时我还在准备应试科举,突然科举废除,一名留日归来的朋友看到我仍在看经史子集,嘲讽说,‘这堆废纸,读它何用?不如统统烧掉,免得害人!’从那天开始,我就打定主意走科学救国之路。”
王季梁算半路出家,但李谕并不担心他的学习能力,历史上王季梁是第一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之一。
所以李谕只是说:“祝你好运。”
李谕的梯次难度设置很有效果,正好可以选拔出所需的五十人,而最让他激动的是生物一科。
由于不是生物专业,难度把握得不是很好,题目出得偏难,但有一个叫做吴君的学生答得却格外好。
李谕心中狂喜,他一直想培养个生物方面的牛人,以便尽早完成青霉素试制。
这是件非常费时的事情,必须有个懂得相关知识的人靠上时间。
只不过这名学生只有生物和化学两科做得不错,其他科目不好,遗憾落榜。
李谕正好能悉心引导一年,明年再送去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