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越说越带劲,仿佛已经融入角色,连说带比画,演了10多分钟。
塞纳特很满意,没想到卓别林竟然搞出这么好的点子,把这个有舞台剧功底的英国人留下果真是对了,他大为高兴:“你现在就上场吧!看还能玩些什么花样出来。”
卓别林说:“玛蓓尔导演似乎不太喜欢我。”
塞纳特说:“放心演就是,而且还有李谕先生作保。”
几人随后来到摄影棚,卓别林也很想试试新角色,不过他还没有完全知道新片剧情是什么。
他只知道是一个关于太太与丈夫、情人之间纠纷的故事,发生在旅馆休息室,他扮演的角色则穿插在其中逗乐。
卓别林立刻发挥想象力,把自己设计为只是想找一个睡觉地方的流浪汉。他冒充一个十分疲倦的客人进入休息室,摇摇摆摆走进去,绊倒在太太脚上,起来后转过身抬了抬礼帽表示歉意。
接着刚扭转身继续走时,又被痰盂绊倒,于是又转过身去礼貌地抬了抬礼帽,以显示绅士风度,可那只是一个痰盂。
摄影机后面的人都笑了起来,其他演员、工作人员听到后跑过来,看这个新来的伙计拍片,所有人都边看边哈哈大笑。
卓别林一口气演下去,多年底层社会的生活积累加上艺术天赋,使他迅速找到了流浪汉的感觉。这个人物不仅从他心里活起来,又通过表演活在了人们面前。
拍了两个来小时后,另外几部拍摄的影片都停下来,全厂职员几乎全部聚集到这片场地。
反正无声片不禁止喧哗,大家都被逗得开怀大笑。
能把现场人员逗乐,卓别林已经成功一大半。他的表演得到了认可,以前还从来没有哪个演员让大家如此笑过。
卓别林的穿插镜头演得很长,摄影师算了算后向塞纳特问道:“先生,一共拍了23米胶卷,都要留下吗?”
此前大部分无声喜剧片一个镜头一般很难超过3米,23米绝对破了大纪录。
塞纳特显然有点拿不定主意,他不知道如此长的镜头都放映出去会有怎样的效果。
李谕插了一句:“既然能逗笑,长一点短一点有什么关系?”
塞纳特终于拿定主意:“好吧,那就都放进去。”
电影的剪辑整理很快,几天后,这部影片就有了最初版本。
塞纳特邀请李谕以及一众演职员共同观看了影片。
虽然卓别林在本片中还是个配角,但看过陈佩斯、朱时茂的《主角与配角》的肯定明白,配角也能把戏抢过来。
观看结束后,李谕对卓别林说:“简直太成功了,我感觉可以用这个形象为主角拍摄完整的影片,效果必然更好。”
卓别林说:“可惜我在这里说话不算数,更没有成为导演的权利。不过等合同期满,我一定会找一个相对自由的电影公司,最好不要有太多限制。”
卓别林的艺术理念明显超出这个电影公司一个段位。
只是当下电影演员的角色相对固定,在这部片中扮演哪个角色,到另一部里还是哪个角色。
想要演出水准得继续进行艺术加工创作,而不能拘泥于以往的形式。
李谕说:“那么我得预定成为一个你的影迷。”
卓别林笑道:“我已经成为您的书迷,当然,我说的是星战,而不是那些难懂的数学与物理书。”
李谕说:“其实以一个性格鲜明的科学家为主角,也能有很有趣的故事发展。”
卓别林摇摇头:“首先至少要懂科学,才能挖掘笑料,这就难倒几乎所有的导演;其次,科学如此严谨,很难做成喜剧片。”
目前整个社会对科学还是过于尊重了,几乎开不得玩笑。《生活大爆炸》不可能有提前问世的土壤。
关键还是现在的电影受限于技术本身,表现力被限制。
李谕说:“看来就算科幻片也要等很久问世。”
卓别林说:“科幻片那么宏大的场景,当然无法拍出来,不过能看到小说已经很不错。对了,李谕先生将来还会不会续写星战,我非常喜欢。”
李谕说:“星战应该不会写了,但过段时间我应该会再写一部科幻惊悚类型的小说。”
卓别林说:“非常期待!”
离开洛杉矶前,李谕和卓别林吃了顿饭。
卓别林成名时间非常早,最多再过几个月,他就会声名鹊起,成为一流的喜剧演员。
喜剧这东西蛮吃天赋的,有的人天生就擅长搞笑,但日常生活中可能和荧幕上又完全不同。
卓别林现在的收入已然不低,周薪达到200美元,在全美都算高收入人群。
等他半年多后离开这家电影公司,收入更加恐怖,达到了每周1200多美元!
要知道这时候的电影产业才刚刚起步,更不用提将来他拍出那几部极有轰动效果的畅销片之后了。
两人自此成了朋友,多年后卓别林对记者谈及这件事时感慨道:“李谕先生是个年少有为的科学家,他的艺术眼光很高。这让我越来越相信,或许在某种程度上,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喜欢和科学界人士交朋友,比如1931年时,我结识了爱因斯坦先生,这同样是件值得铭记的事情。”
……
李谕购买了不少电影拷贝,拿回去准备让国内的电影人借鉴学习一下。
电影是一种有点技术含量的艺术,而且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力相当强,要是利用好了,将来甚至能作为一种文化启蒙的形式,李谕一直比较看好。
——话说苏联后来甚至把电影当做宣传工具,而且在相当长时间里,苏联的电影实力一点都不弱。
民国时期国人自然也喜欢电影,不管怎么说,看电影的人绝对比看书的多了去,要是能把人血馒头早点拍出来,震撼效果真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