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曼挽狂澜(五)(1 / 2)
◎曼颐和宋麒大吵架◎
于曼颐再回过神时,她已经和徐先生走在一条漆黑的弄堂里了。
他的走法一如当初宋麒带她去码头,不走大道,而是在无人处找出一条路来,仿佛他们这些人就只能走这样较为曲折、又必须掩人耳目的道路。
不过徐先生不大会等她,只是埋低头,急匆匆地在前面带路。而于曼颐抱着手臂,和他刻意拉开一段距离,心里仍然存有一丝警惕。
他们就这样步行到了徐先生的电机公司。说是公司,也不过是一栋居民住宅,只是一楼设做开间门脸,里面陈列各样电器,柜台和架子上则堆着电器的零件。
房间一侧放了一家烧坏了发动机,发出刺鼻的机油味,这整间屋子都有机油味。于曼颐侧过头,看见发动机旁坐着个身材魁梧又光着膀子的中年男人,正在修理发动机。
那人看见于曼颐,立刻站起身,不顾手上油污,抓过一件坎肩便裸膀穿上,沾得布料上也黑皴皴的。再开口的时候,于曼颐便听出来了,这人东北口音,和她一位同学一样。
“于小姐,那位于小姐。”徐先生介绍道。
东北汉子立刻反应过来,脸上的警惕消失,转而带上热情笑容:“于小姐,原来是于小姐。”
他想来与于曼颐握手,但于曼颐目光微落,看见他手上油污未净。那人注意到于曼颐的视线,也立刻把手缩回去,只自我介绍道:“我叫……大磊。”
好潦草的名字。
于曼颐不大在乎他叫什么,潦不潦草。她转头看向徐先生,因为走了这么长一段路,语气有些不耐烦:“宋麒人呢?”
“在楼上。”
徐先生立刻给于曼颐带路,将上楼楼梯的外门打开。她刚才在门外便看出来,这电机公司上下两层,楼上窗户拉得很严实,只能看到里面点着微弱的灯。
木质楼梯狭窄陡峭,于曼颐跟着徐先生爬上去,愈爬愈闻到楼上的机油味更为浓烈。等走到最后一层,于曼颐立刻明白过来,楼上这么大味道,是因为这里也是一个机器车间。
徐先生用布把房间里的东西都罩上了,于曼颐只能通过布料的轮廓判断出那是一架车床,她认得那个东西,因为商务印书馆的某一座厂房里也有类似的东西。
她心里已经有了模糊的猜测,她似乎已经不需要别人告诉她什么,全凭自己近来的所见也能猜到宋麒所做。
车间里面还有一道门,徐先生将门打开,回过头,和她充满歉意道:“于小姐,在这里,你进来吧。”
这已经是整栋楼里最适合休养的房间,关上门,就关上了外面的嘈杂和浓烈的气味。房间很狭窄,靠里有一张单人床,于曼颐默不作声地走过去,低头看了会儿床上的那张脸,一句话都没说。
她的沉默让徐先生有些忐忑。
他不是对于曼颐一无所知,宋麒托他在自己离开上海后帮扶于曼颐时,和他说了一些于曼颐的情况。徐先生自己也是乡镇来人,知道这些地主们把自家小姐养在阁楼,见的东西少,也爱大惊小怪,他以为于曼颐也是这样的女孩子。
即便不说出身,在宋麒的叙述里,于曼颐也是个年龄不大的小姑娘,会因为考不上商务印书馆站在原地流眼泪,又因为家里要捉她嫁人而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然而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在这一刻,面对着昏迷不醒的宋麒,怎么这样镇定呢?
她就那么站着看了好一会儿,背影单薄却稳重,站在床前一动不动。徐先生抱着手臂在门旁几番揣度,终于听到于曼颐开口问:
“你叫我过来看他,总得把事先和我说清楚吧。”
然而这可不好办,他们所做这事,就是最说不清楚的,这也是徐先生前几日一直不敢去找于曼颐的原因。况且于曼颐……他对着的是于曼颐,他该从何说起呢?
徐先生是一个很质朴也很纯粹的工程人,机器一是一,二是二,他觉得人之间也是这样。例如于曼颐是宋先生重要的人,那宋麒受了这样重的伤,他认为就应该告知于曼颐。但他们手头的工作决不能泄露分毫,那他就没有道理和于曼颐多做解释。
但当这两个东西交叉到了一起,他该怎么处理呢?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是要比机器复杂许多。
然而于曼颐语出惊人:“你们是不是在造无线电?”
徐先生被吓了一跳,吓得冷汗都冒出来了。宋麒怎么这都和于曼颐说呢?
然而于曼颐在这一瞬转过身,就像看透他的脑子似的,用另一句话打消他的惶恐:“你不用害怕,宋麒没和我说,你也没和我说。是我自己猜出来的。”
徐先生压根就没想过于曼颐能猜出来,人猜不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怎么会想到,于曼颐已经在图书馆翻完了一整本无线电的书呢?
她早就不是于家大宅的二小姐了。
“商务印书馆里有秘密工会,员工们私下都知道,所以虽然我不懂,但我大概知道你们的身份,”于曼颐说,“但我对你们不感兴趣,我只是个老百姓,想赚一点钱,好好过日子,所以你不需要和我解释太多。”
徐先生摘了帽子,又开始擦汗了。
“我只说我看到的:宋麒帮你们造无线电,借着在英国公司的理由,拿到一些市面上禁止流通的专业书。刚才那个用布盖着的车床是用来车零件的,但有的零件车不出来,宋麒就去武汉替你们拿,因为他可以借公司理由出差。”
“我也只想问我没看到的:他为什么会出事?”
“回上海交接零件的时候,出了点纰漏……”徐先生靠在门上,叹了口气,“另外还有一个暗点,和我这里的作用差不多。宋麒过去找人,结果那地方已经……好在,人和零件,都回我这里了。”
在徐先生口中,人和零件似乎是一样重要的。于曼颐不懂他,就像她也不懂商务印书馆的工会里那些人。
她弄懂了一切,又回身看向宋麒。他眼睛闭着,脸上没什么痛苦,看起来只是睡着了,只是睡得比较沉。
她忽然控制不住地伸手去摸他手腕,感到了微弱但稳定的心跳后,因为质问徐先生而紧绷的身体才缓缓放松下来。
他很少这么安静,他在于曼颐的身边时总是没完没了的说话,给她解决问题,解决完了又惹她生气。他也不睡觉,扫盲班的时候总去地窖写东西,回了上海后又整晚不回家。哪有人这么成宿成宿的不睡觉呢?
总得补回来的。看吧,补回来了。
于曼颐微微把被子往下拉一些,看到他穿的衣服比平日大了几号,看尺寸,应当是徐先生的。右侧的袖子从领口就被剪开,取而代之的是一道绷带,从靠近心口的位置裹到肩膀。
她用指尖碰了一下绷带,借着微弱的灯光,看到了白布下隐约的血。已经被止住了,又用绷带一层层的裹住。
于曼颐也很意外自己没哭,她自己都觉得自己现在应该哭的。但细思起来,她从被三叔按着手印下手印那天开始,就没有在除了宋麒以外的人面前哭过了。
哭有什么用呢?
“他要多久才能醒?”于曼颐眼睛看着宋麒的脸,问题则朝向身后的徐先生。
“医生说他失血过多,慢慢恢复,转醒或许一到两周,”徐先生又在叹气,“真是急死了,现在机器上有的地方只有他懂。耽误两周,机器出不来,要耽误重要的事了……”
于曼颐将手从宋麒的绷带处收回来,又将被子替他盖好。她忽然又伸出手,摸了两下他漆黑的眉毛,继而转身站起来了。
“为什么只有宋麒懂,你不是电机公司的吗?你不懂吗?”
徐先生并没有被于曼颐这句话戳到痛处,他说什么都又老实,又诚恳。
他说:“我们负责不同的部分。宋麒负责的那部分,我没有学过,他也是从公司的一些禁止外带的手册上看的。现在市面上又买不到那些资料,哎……”
于曼颐眼前忽然闪过了东方图书馆四楼那层写着“RADIO”的书架。
宋麒就那么安安静静地躺在她身后,一言不发。于曼颐不习惯他这个样子,但这画面又意外的不陌生——
这栋屋子光线昏暗,让于曼颐想起那些地窖里的时日。她一开始把宋麒救回家里,他就是这么安安静静地躺在那的。
她的命运是从那个决定把宋麒带回地窖的时刻转上岔路的,此后种种,阴差阳错,绝处逢生。而这一刻,又到她做选择的时候了。
于曼颐抬起头,将目光投向焦虑不已的徐先生。他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着脑门上的汗,擦完了又把帽子带回去。
“那把你需要的部分写下来吧。”于曼颐终于开口。她觉得宋麒好像在她身后动了一下,但她回头的时候,他还是维持着那个微微侧头躺着的姿势。
于是于曼颐回过头,继续说:
“东方图书馆的权限层里……”
“或许有你需要的东西。”
*
于曼颐近来由于经历颇多,因此感触也颇多。
例如她发现,人做事是否鬼祟,完全看她的出发点是否鬼祟。当人知道自己所从事之事需要鬼祟时,那她从心态到行为,就都会随之鬼祟起来。
像这看四楼的无线电资料,她那日大摇大摆看了一天,走的时候都不屑于归位。而如今再来看,却显得特别的心虚,特别的惊慌,特别的手忙脚乱。
看门的爷叔就在图书馆门口坐着,并不屑于回头看于曼颐,于曼颐也根据两个齐叔的行事作风推测,这位爷叔不会太负责——
谁来做看门工作,是为了尽职尽责呢?
但她还是抄得很害怕,时不时抬头往门外看一眼,又将视线迅速回归书本,奋笔疾书。
至于有些要画图的地方——
有些老师总批评于曼颐画画像个复印机,模仿哪位老师就复印哪位,现在她倒真成了一台精度很高的复印机了,眼睛如尺,横平竖直,粗略一看就复刻尺寸,许多地方甚至不需要测量角度。
哪怕只有一个架子的书本,对徐先生来说也是如获至宝了。于曼颐替他抄了两次,他立刻意识到商务印书馆是多么珍贵的社会资源,打了几次报告,给于曼颐申请下来一台微型相机。
然而这也并没有解放于曼颐的劳动。胶卷有限,她只能在翻到一些极其复杂的图形时动用相机,剩下的时间,仍然在数不尽的抄抄抄,抄得她一次测验时,英文分数都上去了。
于曼颐每次去电机公司时,宋麒的脸色看起来都能比之前好一点,但还是没有醒来的迹象。她和徐先生在他躺着的房间里传递资料,于曼颐回头观察宋麒,感觉他不说话的时候能比平常英俊一些,在这个时刻主要起到了一个装饰上的作用。
她以前去图书馆并不这么频繁,但这两周,几乎是日日泡在图书馆里。她抄得手酸,回宿舍时也没力气理会尤红的挑衅,叫她看起来愈发的面目狰狞,歇斯底里。
终于,她在一次抄了重要资料并走出图书馆大门后,被尤红纠缠住了。
“拿出来!”对方伸手便来揪她公文包。
然而里面都是给徐先生的无线电资料,于曼颐心里一惊,没想到这两周鬼祟,四楼爷叔没找她麻烦,竟然被尤红盯上了。
她死攥着公文包不放——当然不能叫尤红知道她在干什么。于曼颐在这一刻也十分困惑,她抄无线电这事和尤红有什么关系?警察都没她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