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逼近(1 / 2)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3905 字 3个月前

沧州一战,多尔衮留给阿达里的五千八旗兵,除了一百多名运气好的被冷僧机给救出来,其余的尽数没于城中。

而守将阿达里最惨,几乎是被劈的不成人样,因为这是钱彪的杰作,钱彪深恨此人在城上辱骂大王的行为,因此他要兑现诺言,撕烂此人的嘴。

而周军则伤一千八百余人,阵亡一千一百余人,周军方面最大的伤亡却是入城后围歼阿达里所造成的,全然不是传统攻城战中最大伤亡是由登城所造成的。

主要也是炸城时,守将阿达里为了以防万一,在城上所调的皆是精锐的八旗兵,而第一波炸城,最少炸死了四五百人,而攻入缺口时,又是周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重甲军,斩杀了许多当时人心惶惶的八旗兵,但即便如此,周军也伤亡近三千人,八旗兵,其个体的战力,依旧不是普通的绿营可以相提并论。

而这一战重甲军的伤亡不过百余人,大部伤亡皆是钱彪和柏永馥二部,此战中若非有八旗兵在负隅顽抗,否则的话,只要城墙一塌,大军一拥而入,几乎可以伤亡不过百而夺下一座坚城。

孟浚一日夺取沧州的消息传到正在密谋潜伏的多尔衮耳边,他仿佛被雷劈了一般,呆若木鸡久久不言。

多尔衮一个人呆在帐中,他命亲卫挡住了所有来求见自己的将官,直到数个时辰后,天色已暗,多尔衮召见苏克萨哈。

就这么几个时辰的功夫,多尔衮仿佛更加苍老了许多,不仅是容颜,更多的是心气。

多尔衮对苏克萨哈说道:“孟浚这般步步为营,我大清铁骑毫无用武之地,关内,怕是守不住了!”

苏克萨哈有些不甘的说道:“摄政王,要不是有运河给孟贼补充军粮,否则的话,怎么可…………”

话未说完,便被多尔衮所打断,道:“说这些毫无用处的话,有何意义。”

苏克萨哈见此有些迟疑的问道:“摄政王是要撤回辽东吗?”

多尔衮长叹一声,对着苏克萨哈说道:“不用隐藏行踪了,孟贼有破城利器,沧州一日而破,而沧州一失,京师近在咫尺,派人回京吧,命宫中,各府,以及八旗家眷,包衣奴才,进行撤离京师的准备!”

苏克萨哈领命而出,出营帐后,苏克萨哈怒其不争的语气说道:“阿达里真是废物,一天都守不住,丢人啊。”

虽说多尔衮已经命清廷进行撤离的准备,但是多尔衮也必须牵制孟浚的步伐,给京师留出充足的时间,多尔衮一面行文各个关隘,命蓟州镇的守军掘毁龙井关,居庸关之边墙关门,一面又行文河北之地,准备迁移百姓,充实关外之地。

多尔衮只收到沧州城破的消息,但具体怎么破的并不清楚,一些零散的消息让多尔衮十分头疼,有些消息还自相矛盾,根本不能作为切实的讯息。

直到顾炎武长篇大论周军一日攻克沧州的报纸刊发出来,多尔衮辗转得到报纸,才知道沧州城破的细节。

虽然这份报纸不可避免的夸赞周军,贬低清军,但是具体过程,还是颇为切合实际,只是多尔衮看到最后,勃然大怒,几乎就要气晕过去。

原来是报纸上说八旗兵降者数百人,皆已剪辫刺字,归顺周军,几百人对多尔衮而言不重要,重要的是八旗兵在战场上已经有成建制投降的趋势,这对多尔衮而言是不可原谅的,也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

周军夺取沧州,继续沿着运河而上天津,依旧是结硬寨,打呆仗,虽说速度确实慢的让人受不了,但是在侧的多尔衮却着实寻不到什么良机。

就在孟浚每日波澜不惊的沿京城挪动时,随着金陵的运粮船一起运往北方的运河上,有一道人,伫立在船头。

此人就是李闻道,他当初听闻孟浚要北上巡视赵用平北伐军时,李闻道心中就已经明白大王这是有些迟疑,这是对直接攻入北京信心不足。

可自从听到大王驻兵德州时,李闻道就知道大王下定决心了,因此,李闻道立刻打算出发去北方。

和李闻道同一条船的还有一人,民政司的一个主事,负责粮草清点对接之事,而此人正是昔日从闽地而入金陵的林从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