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勒都齐惊叹道:“高太师真乃神人!”然后他忽然抽出弯刀,刀锋指向北方,“对了,罗刹人虽然败走,但鄂毕河上游还有他们的贸易站。“
“正是。”额尔德木图将地图卷成筒状,“明日启程,沿鄂毕河修筑九座堡垒。”他拍了拍腰间的万历三式燧发骑枪,“我会亲自给师相上疏,请他老人家批准每座堡垒配备两门三号轻炮,让罗刹人知道,乌拉尔山以东不允许他们存在!”
是夜,明军主力已经回撤到托木斯克城外扎营。额尔德木图独自登上箭楼,望着西北方向——九十里外,是他们计划新建城池或者堡垒的地方。
忽然,一名鞑靼老者攀上城墙,献上一把镶嵌宝石的突厥式弯刀:“尊敬的大汗,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冰原之刀。”
额尔德木图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太意外,他伸手接过弯刀,发现刀身上的铭文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我们的祖先曾是伟大的成吉思汗的盟友,”老者深深弯下腰,继续道,“如今我们也愿意做大明的屏障。”
额尔德木图将弯刀插入箭楼的缝隙,刀身没入冻土三寸,这才对老者道,“明日,我们将在鄂毕河与托木河交汇处建城,取名‘镇北堡’。既然你已经表明了臣服的立场,那么我也看在你们曾经效力于伟大的成吉思汗麾下,愿意承诺你们将来可以居住在这座坚固而温暖的城堡之中……唯一的前提,就是你们也要与我们的人一道参与建设。”
“如您所愿,尊敬的大汗。”老者知道自己并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反而庆幸于这位“大汗”竟然如此好说话。
是的,他虽然说自己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的盟友”,但那基本属于往自己脸上贴金,蒙古人当年一直是拿他们当奴隶使唤的,只是名义上给了个“盟友”的口彩而已。
黎明时分,明军拔营北上。额尔德木图主力当先,伊勒都齐率军殿后,他的驯鹿雪橇队载着两门已经拆卸的三号轻炮。
队伍行进到鄂毕河支流正欲渡河时,先锋部队突然发来警报:“前方有罗刹人!”额尔德木图策马向前,只见十几个走散又聚集起来的俄军正试图埋设炸药炸毁冰面。他们的火绳枪在冰雪中无法击发,只能用战斧劈砍冰层——这是为了将炸药埋进去,否则黑火药的威力不够。
“随便去一个营,解决他们!”额尔德木图下令。一个营的归化骑兵迅速上,依旧是拉出斜线,从侧面连续三轮齐射。虽然因为冰雪的原因,归化骑兵也不敢放马快跑,但依旧不是俄军残兵两条腿能比的——毕竟人也打滑。这些零散俄军很快被铅弹掀翻在冰面上,鲜血染红了鄂毕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傍晚时分,明军抵达目的地。额尔德木图望着白雪皑皑的荒原与冰河,抽出弯刀在冰面上刻下“大明镇北堡”五个大字。伊勒都齐的驯鹿雪橇队开始卸载建材,鞑靼牧民则在附近搭建毡房。
“小王爷,”阿密达指了指西方,“刚打听到的消息,从此处一路向西,要走两千两百里,才能抵达罗刹人在乌拉尔山以东最大的据点,或者说城池——秋明。”
“师相信中说过,秋明建立于十一年前,现如今应该有些模样了。”额尔德木图点了点头,冷笑道,“我们不着急,师相说京华在伊犁的火炮厂马上投产了,虽然这个厂造不了二号炮,但也有三号炮和四号炮,他已经下令调给我们三十门三号炮,有了这些火炮在手,区区一个秋明城岂有拿不下的道理?”
顿了一顿,他又继续道“而且师相还说,罗刹人现如今正在内乱,只要把乌拉尔以东的这批罗刹人击败,他们十年……甚至二十年内都休想再跨过乌拉尔山,而这些时间足够我们大明建立起乌拉尔山-乌拉尔河这一‘山河防线’了。”
额尔德木图并非无的放矢,而高务实的“消息”当然也是准确的,俄国人现在的危机严重得很。不客气的说,甚至有亡国之危!1604年的俄罗斯之所以会成为高务实的目标,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自身正深陷多重危机的漩涡。
留里克王朝终结后,沙皇鲍里斯?戈东诺夫的统治合法性始终遭受质疑,贵族集团的分裂与农民阶层的不满交织,而1601-1603年的连续饥荒——你看小冰河期也不光是打击大明——更将社会推向崩溃边缘。
这场史称“大饥荒”的灾难导致俄罗斯帝国全国约三分之一人口死亡,莫斯科街头出现人相食的惨状,农民为求生纷纷逃亡,加入哥萨克或盗匪团伙,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权威。戈东诺夫试图通过发放救济金和粮食缓解危机,但政策执行不力反而加剧了混乱,民众将饥荒归咎于他的“篡位“,民间流言称其统治触怒了上帝。
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支持下,一名自称伊凡四世幼子德米特里的冒牌者(史称伪德米特里一世)于1604年秋率军入侵——也就是高务实下令额尔德木图出兵托木斯克的几乎同时。
这个名为格里高利?奥特列皮耶夫的前修士深谙俄国政治缝隙,利用戈东诺夫的统治危机与贵族的不满,宣称将恢复留里克王朝正统。波兰提供的4000雇佣军与哥萨克部队成为其核心力量,而沿途对饥荒灾民的赈济使其迅速获得民众支持。
如无意外,到1605年1月,伪德米特里将在多布列尼奇村击败戈东诺夫的军队,俄军主力倒戈,沙皇本人则于同年4月突然暴毙(可能是遭到毒杀),其子费奥多尔二世继位仅两个月即被推翻。
此时的俄罗斯将陷入权力真空,伪德米特里在贵族内应下将于6月兵不血刃进入莫斯科,加冕为沙皇。但离谱的是,他颁布的第一道政令竟是割让斯摩棱斯克等领土给波兰,并计划迎娶波兰贵族之女玛丽娜?姆尼舍克,这引发东正教神职人员与民众的强烈抗议。
同时,波兰军队在莫斯科的暴行——如洗劫教堂、强制天主教仪式——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到1606年5月17日,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将会发动兵变,伪德米特里被乱刀砍死,尸体遭焚烧后骨灰装入火炮射向波兰方向。
与此同时,瑞典也趁火打劫,于1604年出兵占领诺夫哥罗德等北方城市,试图控制波罗的海贸易路线。俄瑞战争的爆发使俄罗斯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而克里木汗国在南部边境的袭扰更分散了有限的军事资源。
国际格局的复杂性在于,波兰与瑞典的对抗不仅是领土争夺,更涉及宗教与霸权博弈——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企图通过扶持傀儡政权实现“波兰化”俄罗斯,而瑞典则与俄罗斯反对势力结盟以遏制波兰扩张。
如果这场危机没有因为高务实的干预而出现重大历史变化,那么其深远影响在后续十年持续发酵。伪德米特里的死亡并未带来稳定,因为波兰马上又扶持了第二个冒牌者(伪德米特里二世),其军队将于1608年兵临莫斯科城下,建立“图希诺营地”实施统治。
1609年,俄瑞短暂结盟对抗波兰,但瑞典很快背约转而支持波兰。直至1612年,由市民、农民和贵族组成的义勇军在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领导下才得以击退波兰军队。
在此基础之上,1613年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才总算终结了“大动乱时期”。
如此天赐良机,高务实岂能放过?也正因为他知道俄罗斯的内乱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结束,才会让额尔德木图不急于追击,而是沿途建立堡垒,最终在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建立“山河防线”,遏制沙俄东扩的野心。
过不了乌拉尔一线的沙俄,对大明的核心地区自然就不能构成威胁,而大明只需要输出一些军械和财力,就能利用蒙古人与中亚、西伯利亚的“鞑靼人”与俄国人在“山河防线”相持。
至于广大的西伯利亚、中亚资源,高务实的态度自然是能用的先用,不能用的就留给子孙后代了……
----------
感谢书友“初次登录”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大拿66”、“doni”、“gz2010”、“沉默的羔羊132”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