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四百零二章 临门一脚!(2 / 2)

看着计算机中满屏幕的算式,他嘴角渐渐勾起了一丝笑意。

问题在哪,通过计算,他找到了!

检查了一遍数据,确认没有什么问题后,他手伸向了电话,刚想打个电话给赵光贵那边,让他过来一趟时,赵光贵就出现在了办公室中。

“徐院士,用氧化铪做催化剂合成的碳复合材料,大亚湾那边的中子辐照测试结果出来了。”

带着一叠资料,赵光贵走到徐川面前,汇报了一下氧化铪碳复合材料的中子辐照结果。

徐川笑问道:“结果如何?”

赵光贵叹了口气,道:“很差,低能级的中子束对样本材料的破坏很高,3mev级别中子能级,1.5μm距离的条件下,dpa达到了3.01,比奥式刚都低。”

“而在室温到300c的测试温度范围内,辐照后的断面收缩率为73%~80%......”

dpa是一个衡量材料辐照损伤程度的一种方法,它表示晶格上的原子被粒子轰击离开原始位置的次数与晶格上的原子数量之比。

3.01dpa表示材料中每个原子被平均离开原始位置3.01次。

听起来似乎并不多,但对于第一壁材料来说,这已经是相当高的数据了,更别提在后续的断面测试中,收缩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些数据,都意味着在碳纳米管·铪晶体结构被中子辐照损坏后,碳复合材料的性能在急剧降低。

听到这个消息,徐川倒没有太多的意外。

年前他就通过自己的模拟计算做了推测,确定了氧化铪碳复合材料大概是行不通的。

现在结果出来,正如他之前预料的一样。

笑了笑,徐川开口道:“氧化锆碳复合材料的研究怎么样了?”

赵光贵摇了摇头,叹息道:“还没有太大的进展,让您失望了。”

徐川笑了笑,右手在鼠标上点击了两下,接着起身走向打印机。

等待了一会,打印机中的文件输出了出来,他拾起资料,递了过去,笑着开口道:“没关系,别感觉有什么压力,这本身就是一项很难的工作,短时间内没有进展也正常。”

“先看看这个。”

赵光贵带着些疑惑的接过打印纸,目光落在上面。

在看清楚上面的东西后,他童孔勐的收缩了一下。

“您找到了问题?!”

看着文件上的算式和结论,赵光贵抑制不住内心的震撼脱口而出的问道。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理论上来说是的,不过具体还要看实验情况。”

顿了顿,他接着道:“具体的实验,就交给你了。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在五天内带人将这些材料做出来,然后在一周内完成测试。”

“因为大亚湾那边的慢中子辐照实验是每个月开始,今天已经阳历十四号了,错过了我们得再等一轮,时间就拉的太长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一壁材料的检测,其实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

首先是普通的物理性能、如导热系数、耐高温度、辐射抗性等等这些能在栖霞这边做的。

确认这些基础性能通过后,材料才会被送去大亚湾那边做慢中子辐照测试。

如果大亚湾那边的慢中子辐照测试结果良好,他才会考虑在破晓聚变装置中对其进行真正的氘氚聚变高能中子辐照检测。

毕竟以目前的情况来说,破晓每进行一次真正的氘氚聚变点火运行,都会对装置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伤。

要修复这些损伤,每一次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不说,时间方面也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长的话,搞不好需要个把月。

而破晓聚变装置的每一次停机维修,都是在拉长这场有关‘可控核聚变竞争’的战线。

闻言,赵光贵绷直了身体,一脸严肃就差敬礼的回道:“您放心,我会拼尽全力的!”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那行,这事儿就拜托你了。”

.......

计算材料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很高。

亦或者说,在徐川找到了氧化锆为什么没法像氧化铪一样形成碳纳米管·铪晶体结构的原因后,实验进展的相当顺利。

在赵光贵带着小组的人打地铺,睡躺椅在实验室二十四小时熬夜加班的情况下,仅仅三天的时间,第一批利用氧化锆当做催化剂制造的碳复合材料样本顺利的制造了出来。

一份份的材料被送入了不同的设备中,快速的进行着各项检测,当扫描电镜的数据出现后,赵光贵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徐川,一脸的激动和兴奋。

“教...教授,新材料的扫描电镜数据....出来了!”

“碳纳米管和锆原子,类似的晶体结构,形成了!”

“我们有希望了!”

喘着粗气,一路跑过来的赵光贵断断续续的用了好几句话,语无伦次的完成表达。

徐川起身,从他手中接过了检测数据。

扫描电镜的成像图上,锆与碳纳米管特殊的晶体结构显眼无比。

而一些其他的检测数据,虽然很多数值和他通过计算材料学方法模拟出来的结果存在一些误差和出入,比如耐高温幅度降低到了三千一百度,相对比氧化铪催化的碳复合材料,低了近四百度。

但三千一百度的耐高温,应用在第一壁材料上,也足够了。

就检测结果而言,这些样品与他的之前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现在,就差最后的临门一脚了!

从理论上来说,利用锆代替铪作为催化剂的碳复合材料,是完全能满足抗中子辐照的性能的。

当然,具体情况还得看实验结果。

但至少,他的计算,从来没有出过错!

这一次,希望很大!

........

看完手中的检测数据后,徐川嘴角勾起一丝笑容,笑着夸赞道:“不错,幸苦你们了,我会安排人加急将材料送去大亚湾那边做第一轮的慢中子辐照实验的。”

“至于现在......”

顿了顿,他的目光落在了满是黑眼眶,站都有些站不稳的赵光贵身上,接着道:“辛苦你们了,早点回去休息吧,剩下的工作,可以慢慢来。”

不得不说,材料研究实验室中的成员,有一半以上都是赵光贵这种四十来岁的中年教授。

他们正处人生壮年,有精力有经验。

但再壮年,在连续熬夜爆肝了十天半月后,没倒在实验室就真算幸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