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这世上的事,真是无巧不成书啊!(1 / 2)
老太太握着关首长的手紧紧不放,指甲掐进老首长肉里了都没感觉到。
那种战争年代建立起来的,生死与共的革命友情,老太太一直没忘。
关首长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她的记忆里。
***
当年抗日战争进行到阶段性相持阶段时,敌后抗战尤为重要,而且非常艰苦。
那时候,关老爷子已经结束地下工作,临危受命,在八路军某师任政治部主任,带领队伍辗转于鲁省四处抗日。
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老爷子冒着生命危险,在缺衣少粮的艰苦条件下,带领八路军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想尽一切办法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
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身为政治部主任的他,领导鲁省军民进行精兵简政,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四处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
针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蚕食,他提出“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一举扭转了鲁省抗日根据地的被动局面。
老爷子领导的八路军队伍,纪律严明,从不扰民,深受老百姓爱戴。
住在井沟村,后来改为凤凰庄村那段日子里,八路军在村里办起了识字班。
不仅教老百姓识字,还给他们宣传新思想,鼓励妇女同志们打破封建意识,冲破封建枷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顾老太太就是那时候参加革命事业的。
八路军住到村里后,思想觉悟高的她,和首长一起动员自己的丈夫当村长敷衍鬼子。
不仅鼓励丈夫和鬼子斗智斗勇地周旋,还督促他组织民兵配合八路军抗敌,帮八路军护粮送粮,掩护转移伤病员。
她自己则说服组织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成立了妇救会。
身为妇救会主任,她不仅带领姐妹们不分日夜地做军鞋,搓麻线,给八路军准备粮草。
还带着青妇队员冒着敌人的炮火,上战场给八路军战士们送水送饭,抬着门板从前沿阵地抢救转运伤员。
闲暇时,她还不忘走村串户动员男人们参军打仗,保家卫国。
因为思想觉悟高,表现突出,她和丈夫在关首长的介绍下同时加入了共产党。
关首长还给一直没有名字,被村里人称为顾吴氏的她取名吴爱军,意在表扬她对八路军的拥护和支持。
在那段艰苦岁月里,吴爱军同志曾担任过两个村的妇救会主任,负责十几个村的抗日宣传和发展党员工作。
全家人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救治了很多抗日干部和伤病员。
关老爷子当年在老顾家养过半个多月的伤,有吴爱军同志和全家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他才那么快就恢复了健康。
解放军大举南下时,需要大量的民工支前。
吴爱军同志利用自己的号召力,适时提出:“最后一把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的口号,四处奔走,发动老百姓为支前做贡献。
为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她让自己身体受过伤的丈夫和年仅15岁的儿子,带头推起小车,组织了一支支前小分队。
支前途中,年纪轻轻的顾老爷子因为身体透支,累倒在追随二野南下的路上,没有看到新华国的成立。
......
吴爱军同志的奉献精神和救命之恩,关岳山老爷子没齿难忘。
新华国成立后,老爷子长期担任省级领导职位,而且还身兼数职,工作职责越来越重。
他一直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到快70岁,才卸下肩上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