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2)

姜萱 秀木成林 9017 字 3个月前

很快,就有讯报发回。

卫桓当即点了刘拓符非何浑等将,率兵分别去追赶奔逃中的王免廖信等人,轮到最后一个姜钦,他看向姜钰,正要下令,裴文舒却先一步打马而出。

沉默片刻,他道:“我去罢。”

卫桓颔首:“可!”

裴文舒深吸一口气,拨转马头,率军而去。

人手不缺,手里又有准确的舆图,最重要的是裴文舒对姜钦思维行事了解很深,至傍晚时分,他已搜索到姜钦的踪迹。

“绕道堵截,全速前行!”

一声令下,率军急起直追,高速疾驰的马背上,裴文舒举目远眺,神色有些复杂。

这一趟,就当做个了结。

……

姜钦穿过山林一路往西而去。

他打算从穿过阜原后,再沿燕岭山脉一路往西,后续南下直达荆州。

荆州吴化懦弱保守,但好歹是大梁皇室血脉,眼见卫桓势大直逼眼前,他也必会奋起反抗的。

南投吴化,他有信心取得前者信重,他便有了翻身的资本。

从清晨一路疾奔至傍晚,暮色四合,山林中一下子就暗了下来,斑斑树影随寒风不停晃动。

饿倒不饿,他们现在人少,在山林中随时能找到吃的。就是很冷,中午时飘忽的雨丝停了,云层却愈厚,到了傍晚时分,“噼里啪啦”的冷雨打了下来。

姜钦一行摘了大片的黄叶,当作蓑衣披在身上,也不停,“我们快些!穿过这片就到阜原!”

阜原有乡镇,届时找个地方把铠甲换了,伪装一下再上路,他们就基本安全了。

这数十亲卫都是他的死忠,豁出去性命都不在话下,更何况些许冷雨?闻言精神一振,立即扬鞭狠狠一抽。

姜钦一马当先,就要冲出山林。

谁知这时,却听前方有突兀声响。

雨很大,噼噼啪啪拍山林中尤为吵杂,掩盖了很多声动,隆隆的夜雨中,隐隐有什么一种什么骚动的声浪。

是马蹄声!

追兵!!

众人大骇,姜钦神色一厉:“掉头!!”

一行人立即调转马头,重新冲回山林当中去。

但谁知才冲出十几步,却又听前方山林一阵类似的声动起。

“主子!!”

冯平骇呼。

他们被包围了!!

到了这般田地,姜钦反而镇定下来了,四周骚动很快逼近,果然是戎装整齐的敌军。敌军包围圈不断缩小,到一定程度就停了下来,不动。

身后传来一阵不疾不徐的马蹄声。

姜钦调转马头。

“是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昏沉沉的暮色中,一戴了蓑衣的银甲将军缓缓打马而来,两边兵士迅速分开又合拢,将他拱卫在前头。

君子如玉,一袭银白锁子甲又添了英武,神色淡淡,注视前方的眸光有几分复杂。

裴文舒没有回答他,眼前这个人,熟悉又陌生,一样的容貌五官,气质却和从前颇有差异,仿佛就是两个人。

也是,从前套了假面,现在没有。

见了这么一个阴沉犹带戾厉的姜钦,裴文舒忽就完全释怀了。

他没再多说,只挥了挥手:“箭阵,全歼!”

没有诘问,没有交谈,也不单打独斗,直接上了箭阵,一轮箭雨下去,包围圈中的这数十人应声毙倒。

姜钦大怒大恨,死到了临头,他发现自己不想死,眼见冯平为他挡箭毙命,他一边挥剑,一边疾喝:“裴文舒,你……!”

上臂中了一箭,手上一慢,“噗噗噗”连续七八支箭矢,其中一支正中心脏。

心窝一阵冰冷的硬疼,他僵住,直直等着远处裴文舒,“哐当”一声,手中长剑落地,人重重栽倒。

姜钦死了,死得不能再死,马蜂窝一般扎满箭矢,双目挣得大大仰看天空,任暴雨“哗哗”冲刷着。

裴文舒令:“将此贼首级割下。”

一将跳下马,割下姜钦首级,以作复命之用。

裴文舒一眼不再看,调转马头,率军离去。

……

卫桓此战大捷。

尽破兖州大军,诛彭越,及其麾下十二员大将。

长达两年多的一场大战宣告结束,兖州及豫州郡三军尽入卫桓之手。

张济大喜:“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确实值得高兴,这一战结束,天下大局已定。

文臣武将喜气盈腮,拱手齐声:“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欢呼声险些震翻营帐。

卫桓没有制止,微笑道:“汝等都是功臣,待班师论功行赏后,我再大宴诸位!”

“好!好好!!”

“谢主公!”

热闹了好一阵,卫桓才吩咐众人归拢兵士,好生歇息。

大家累是很累的,只情绪却极兴奋,告退离开依旧能听见大小欢声笑语。

卫桓情绪也激动。

很难得,不过他却不是为了大胜的。

而是因为大胜后的班师。

他终于要回去了。

他和妻女已快一年未见。

随着和兖州的战事爆发,卫桓和姜萱母女时有分离,这次是最长的。随着战事到了最后阶段,时时转移挪动,孩子还小,夫妻俩都不敢冒这个险。

于是,姜萱便带着琅儿留在后方,掌政监粮。

卫桓极思念妻女,躺在床上,身体极疲惫,人却睡不着,翻来覆去。

琅儿也不知多高了?一年没见,怕是认不得阿爹了。

她不知,她爹极想她,也极想她阿娘。

好在,终于能回去了!

后续即便再有战事,也不会及得上这次,琅儿也大了,不需要再分离。

张济说,最多几年,就能彻底平定天下。

到时他们就能过上彻底安稳的生活。

到了那时,他要将一切一切最好的东西,都捧到他的爱妻娇女跟前。

他们一家人,再不分离。

想到此处,卫桓压抑不住,翻身坐起:“把文尚和伯潜叫来。”

剩余琐事他在不在无妨,他不留了,他要先一步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