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开幕式的焦点,导演里的巨星!(1 / 2)
王权继续和另外六位评委开会,因为这里面有英國人,有西班牙人,有瑞典人,有德国人,有华夏人,有美籍华人,还有布基纳法索人,所以只能用英语交流。
王权发现,自己在这群人里算是英语表达相当流利的,黛安·克鲁格虽然也混好莱坞,但日常交流还行,可说起专业的电影词汇明显差点意思。
而来自非洲的布基纳法索导演加斯顿·卡伯更擅长法语输出,英语说的磕磕巴巴。
王权来之前曾请教过自己的老师谢非,去年给《入殓师》大奖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他就是评委之一,老先生曾多次参与国际电影奖项的评审,也包括柏林主竞赛单元评委,这方面经验丰富。
他告诉王权,想要在评奖中有话语权,表达能力必须强,而表达能力的工具只能是英语。
谢老师还说了,国际电影节争奖就看谁声量大,很难一团和气,如果说评奖有什么原则,那就是分蛋糕原则,不能让一部电影得到太多奖项,但有时候普通评委的权利很容易被评审团主席忽视,造成主席一言堂。
强势的评审团主席如王家卫,可以不顾其他评委反对,给十几个人颁发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奖,造成帝后贬值。
波兰斯基可以给把最佳男主、最佳导演、最佳影片金棕榈三项大奖全都颁给他欣赏的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
昆汀更是任性地把戛纳金棕榈给了一部纪录片,还把威尼斯金狮奖给了前女友。
而普通评委里也有强人,如杨德昌01年的时候,其他评委和主席都看不上《穆赫兰道》,气的杨德昌直呼这群虫豸真特么没眼光。
还好他英语好,在他的力挺下,才帮大卫·林奇拿到了戛纳最佳导演双黄蛋,后来的各种影史排名也证明了《穆赫兰道》的影史地位。
王权倒也没想着推翻蒂尔达·斯文顿的权威,但也绝不可能做主席的应声虫,要不然自己来干嘛滴啊。
散会后王权和王颖单独出去吃了个饭,他们是坐一趟飞机来的,凭借俞菲鸿这层关系,两人迅速混熟了。
两人用母语聊了聊最近的创作,王颖虽然也是知名导演了,但王权不仅是知名导演,还是著名的电影公司老板,是值得他深交的。
王颖导演首先表达了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欣赏,然后聊到了自己正在筹备的《雪花秘扇》。
根据王权对这部电影的了解,屁事太多,最早确定的章紫怡最终会成为一颗弃子,直到11年才拍出来,王权自然不会让茜茜跟这部电影扯上关系。
不过王颖问起国内谁能跟章紫怡搭戏,王权不假思索道,“李兵兵吧,还有张婧初,年龄合适,而且英文非常流利,沟通不成问题。”
王颖点点头,记下了这两个名字。
明天是开幕式,晚上的时候王权抓紧学了几句德语,他语言天赋好,学了十几句还挺有模有样的,这时有人敲门。
王权问,“谁?”
“我。”是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还是中文。
王权直接开门,然后看到了张婧初,她惊喜道,“王导你真的能听出我的声音啊?”
王权:并没有,但是年轻,还是女的,自己总不会吃亏。
“当然了,你的声音很有辨识度,哪怕我们一年多没见了还是能听出来,进来说吧,”王权把人让了进来,“你怎么也来柏林了,好像就只有两部华语片入围主竞赛单元了吧。”
她要是这两部电影里任何一部里的女主角,自己还真不能让她进来,得避嫌。
“我演的是《拉贝日记》,展映单元,不是主竞赛单元。”
“哦。”王权肃然起敬,对拉贝。
张婧初试探着问,“到时候我们电影首映,王导您有空参加吗?”
“当然,别的电影可以不参加,这部电影必须要参加。”
张婧初笑了,“那我就放心了,王导你这是看什么呢?”
“学几句德语。”王权晃了晃手上的小册子。
张婧初,“用我教您吗?”
“你还会德语?”
张婧初,“《拉贝日记》里很多德國演员,这么久了我还是学了一些的。”
说着她还讲了几句,还真是有模有样的。
“太好了,我正愁不知道该跟谁学呢,那你就教教我吧。”王权满脸都是对知识的渴望。
张婧初也是刚到柏林,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精神和身体都比较疲惫的,但她还是强打精神教王权学德语,直到下半夜才回她自己房间,没办法,王权太好学了,疯狂地吸收新知识。
中间除了学习外语,两人还交流了今年的工作生活。
张婧初说她不急着谈恋爱,还要趁年轻多拍几部戏。
去年她拍了《红河》《拉贝日记》《窃听风云》《天水围的夜与雾》,这些都会在今年上映。
今年她已经确定出演宁赢导演的一部电影《A面B面》,另外就是争取《堂山大地震》的女主角了。
一部《非诚勿扰》让华意兄弟赚得盆满钵满,冯晓钢导演再一次想要挑战高难度,拍摄一部灾难人文大片,改编自小说《余震》。
这部电影华意内部的几个女演员也都在争,但张婧初也不是全无倚仗。
王权笑着鼓励她,“你一定可以的。”
第二天,柏林电影节正式开幕。
柏林电影节的星光暗淡在欧洲三大里也是出了名的,别说跟戛纳比了,较之威尼斯也差远了。
首先这个季节就很难顶,柏林的2月,真的不算暖和,这就杜绝了大部分女明星展露身材的想法,穿的那么多,捂得那么严实,一点都不曼妙,都不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