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战前准备(2 / 2)
但皇上尚在江南,若待圣驾回朝再行商议,只怕延误了战机,便再无回天之力。
因此,陈廷远只能自作主张,将眼下对战事有利的重要位置全都安排给“自己人”担任——凡涉及打仗,无非涉及人力、财政与辎重粮草。
在人力上,打仗就会有伤亡,就需要在国内大量征兵,而放眼全国,能够征到兵卒的地方十分有限——江南初定,其百姓又深受江南王蛊惑,很难说服其大量参军;都城附近以商贩为主,按照大衍的政策可以上交钱粮的方式免除兵役,因此,入伍参军变成了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
但从古至今,下策都不是废案,即使再怎么不堪,也还是会在预定的计划中入选。
对于普通人来说,参军意味着增加生命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但对于本就身处绝境的人来说,这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被捕入狱的刑犯,便是这类人群的典型。
但罪犯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本身就是因违背纪律、反抗法度才被捕入狱,在此期间还可能因为受到各种刑罚而与朝廷反目,如今又要他们舍身往死地为其卖命,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然而,这些人身上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例如战斗力强、战斗欲望高,且在这个饥荒年间,许多人铤而走险无非是无奈之举,只要能吃上一口包饭,或许便会选择服从。
因此,权衡利弊下,对于这些人而言,仍然适合将参军入伍、免除刑罚的道路摆在其面前。
但从统计名册到筛选人手,再到参军注册,每一步都需要极其严格的审查与配合,此间的工作更是繁杂。这也是陈廷远急于选“自己人”上位配合的原因。
于是,那位知县被派到了刑部负责筛选符合入伍条件且自愿参军的刑犯;褚方负责视其条件择优录用;杨荣则升任通政司最高长官,负责堵住朝中反对声音的嘴。
而在钱粮方面,由同属李承乾一派的张希文升任户部尚书,以保证前线军饷的正常供应,稳定军心。
工部的主要力量则被用于兵器盔铠的制造。
然而,正当一切都安排妥当之时,反对的声音也随之响起,而声音的来源,便是朝中突然涌现出来的主和派。
相较于王慕远、赵佩等人,朝中一直长期存在的主和派并非什么奸臣邪党,无非是治国理念不同,因此历代的皇上都对其不置可否,只是视其为制衡主战派的工具。
前者,陈廷远担任威武侯时,因为原主暴虐无道,且北关捷报频传,故此朝中主和的声音并不明显。
之后威武侯被捕入狱,王慕远等人当权,大肆坑杀异己,这些人或自顾不暇,或忙于寻找后台靠山,因此也同样不敢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