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09章 开启北伐,初战山东(1 / 2)

山东的胜利标志着红巾军北伐的第一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李凡、重八和刘伯温深知,这仅仅是开始。元朝在北方的残余势力依然强大,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这片广阔的土地。为了彻底巩固山东,红巾军不仅需要进一步清剿元朝的残兵,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治理体系,以确保山东百姓的安定与归心。

山东地区在元朝残余势力的控制下多年,虽然红巾军已经占领了主要的城池和要道,但一些山林中的残军依然负隅顽抗,试图通过游击战骚扰红巾军的后方。这些敌军分散在各个小村镇和山区,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时不时发动突袭,扰乱红巾军的后勤补给线。

一日,李凡接到斥候的报告,得知山东境内的几处山林中依然有不少元朝残兵的聚集地。他立即召集重八和刘伯温,商讨如何彻底清剿这些残余势力。

“目前山东的主要城镇已归附我们,但部分山区和小村镇依然有敌军藏匿。若不及时处理,势必影响到我们的后方稳定。”李凡说道。

重八沉思片刻,随后点头:“李凡兄弟说得对。虽然敌军规模不大,但他们狡猾多变,若不彻底清除,必然会给我们带来隐患。”

刘伯温也提出建议:“我们可以分成几支小分队,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将敌军逐步包围并歼灭。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敌人,坚决消灭;而那些愿意投降的,可以给予他们生路,将他们编入义军,让他们为山东的治理出力。”

李凡对此十分赞同:“刘先生的策略很好。我会亲自带领一支轻骑兵队,负责追击和围剿敌军,确保他们无路可逃。同时,我们可以派人前往附近的村庄,向百姓们传播我们的仁政,争取他们的支持。”

在李凡、重八的指挥下,红巾军迅速展开了清剿行动。李凡率领的轻骑兵部队四处出击,逐步逼近敌军的藏身之地。面对红巾军的雷霆之势,许多元朝残军纷纷选择投降。对于这些投降的士兵,李凡遵循刘伯温的建议,将他们编入义军,同时加强对他们的训练和管理。

经过数周的连续作战,山东境内的残军几乎被彻底歼灭。至此,山东的局势终于得到全面控制,红巾军在此地的统治变得更加稳固。

山东长期以来受元朝暴政压迫,百姓生活艰苦不堪。红巾军的到来让许多百姓看到了解脱的希望,但也有部分人心中尚存疑虑。为了让山东百姓真正归心,刘伯温建议立即在山东推行仁政,减免赋税,并加强地方的治理,让百姓们感受到红巾军的不同之处。

在刘伯温的谋划下,重八决定在山东实行三项政策:

减免赋税:对贫苦百姓大幅减免税赋,让他们能够重新恢复生产,不再为生计发愁。

恢复生产:推广农业生产,提供种子和工具,帮助百姓重建家园,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治理清明:派遣红巾军中忠诚且有才干的将士担任地方官员,杜绝腐败,保证地方治理的廉洁和高效。

很快,这三项政策在山东各地得到实施。减免赋税的政策让百姓们如释重负,许多人纷纷称赞红巾军的仁政。重八亲自巡视各地,与百姓们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并亲自监督官员们的工作,确保每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

“红巾军不仅带来了和平,还让我们重新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一位老农感激地说道,“这样的官府,我们从未见过。”

刘伯温还建议设立义仓,将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山东的百姓看到红巾军不仅解放了他们,还愿意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心中对红巾军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